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京发布了《中国中长期负债能力与系统性风险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政府资产负债净值为11.3万亿人民币,发生债务风险的概率较低。我国政府资产负债率处于世界中等水平,近期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报告指出,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低速增长后,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同期财政支出增速也会下降,但由于支出刚性,增速下降幅度会低于财政收入。我国中央政府的整体负债水平会有一点程度提高,具体有四个特点。
第一,即便考虑到隐性债务,并以窄口径统计政府资产,当前我国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性仍处于世界平均水平,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较低,风险可控。
第二,由于我国GDP基数相对较大,债务占GDP的比重对GDP增长速度较为敏感。保持GDP相对高速增长,可以明显抑制债务水平提高。
第三,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我国债务水平会逐步提高。按稳健情景测算,我国债务占GDP比重到2020年在26%左右。按高风险情景测算,我国债务水平占GDP比重到2020年在30%左右,在安全范围之内。
第四,经济增速下降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高于收入增长速度,我国赤字率会有较明显的提高。2018年后,赤字率会逐步接近3%的警戒水平。
为提高我国负债能力防止系统性风险,报告提出四点政策建议。
首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增长速度高时,财政平衡问题并不突出。而增长速度放缓后,平衡财政预算和利用扩张性财政刺激经济增长的矛盾就会显现。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可以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增加GDP的总量,会降低债务占GDP比重,提高政府负债能力。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需要扩大内需,特别是通过消费需求弥补外需不足形成的缺口。可通过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使其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增长动力从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加快税制改革,平衡增收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一,调整税制结构,构建有利于税收增长的长效机制。其一是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营业税改增值税在短期内可能会导致一定减收,但有利涵养税基,增加未来时间税源的增长。其二是调整消费税课税对象,根据恩格尔系数构成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现实,将生活必须消费品项目从消费税课税对象中剔除。并适当提高奢侈消费、高端消费税率,增加高收入者税负。其三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综合考虑家庭负担能力实施综合征收,降低中低收人家庭税负,同时切实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
第二,适当调整政府间分税体制。配套营改增,适当调整增值税分享比例。营业税属于地方税,占全国税收收入15%左右;增值税为共享税,占全部税收收人30%左右。在全面推行营改增后,即便保留原地方基数不动,地方增量税源也将明显下降。为了保证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占比基本稳定,建议将现在的75:25分享比例,调整为70:30。加快以不动产税为主的地方税建设,结合房产价值评估,对存量房产实施累进不动产税,为市县地方政府建立稳定税源,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房地产投机风险。
再次,控制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
加强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建立起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财政资金运行体系,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
积极推行综合预算和滚动预算,将预算安排与部门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自有资金、结余资金等占有、使用的公共资源相结合,提高支出分配的公正性。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完善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制度。
最后,完善防范财政风险的相关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财政稳定储备金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在现有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基础上,建立财政稳定储备金制度(预算稳定基金)。建立中期(5年)平衡预算制度。提高政府债务的透明度。编制政府的资产负债表。
据悉,该报告是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丛书2013”的一部分在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发布会上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