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扎堆北上广深 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以前总有接不完的单干不完的活,而从去年底开始,吴飞明显闲了许多。他是广州一家民营广告咨询公司的员工,他的东家因业务下滑严重已经两年未招人,而去年一年就裁员多达三四十人。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是珠三角主要的人才交流渠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该人才市场获得的一份《2013年上半年人才供求情况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场招聘企业2.45万家次,同比下降15.8%;企业招聘职位数53.8万个,同比下降9%。
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说,企业经济信心指数有所降低,在招收新人方面更为谨慎,这从智联招聘上职位数量的增长较为缓慢可以看出。“大学生出来没有特别的技能,可替代性较强,因此找工作也更难。”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对本报说,尽管今年经济增长幅度放缓,但是新增岗位和就业人数依然在增加,只是相比以前的增速有所放缓。
广东:全民总动员
6月初,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29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家认为,其中包含了多条创新性政策,补贴力度更是前所未有。
比如文件要求,在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时,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细化就业影响评估的相关内容,将新增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文件中对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提出新的补贴政策,中小微企业每新招一名应届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其中,属于小微型企业的还给予1年期限的社保补贴。
文件还提出,鼓励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吸纳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项目实施,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列支。
除了传统的补贴和举办招聘会,地方政府在促进创业方面也花费不少心思。广州市政府从去年开始举办“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以此为基础组织优秀创业团队入驻大学生创业苗圃,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补贴申领、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
一些国企也在政府要求下承担了部分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任务。广东某国企员工告诉本报,该公司今年招生的规模比去年还大一些,除了员工流动常规补充以外,还新招了许多人用以扩充新业务。“我们公司每个人的人力成本早在前一年就已做好预算,而且上面也要求我们帮忙解决就业的问题。”
7月初,广东省直机关提供6000个实习岗位,让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体验”。这一由广东团省委、人社厅、教育厅等多个单位主办的“展翅计划”预计将共拿出8万多个实习岗位,除了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有大量民企也参与其中。
结构性失衡
广州市人社局的一位官员表示,目前的状况是结构性失业。“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面有人没工作,一方面有工作没人去。”
谌新民称,广东等沿海地区近几年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内地的工业化、城镇化逐渐发展起来,大量外来务工者回流,因此广东的就业形势和原先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此前广东对全国的就业贡献是最大的,而现在各地分担了许多就业压力。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陈建辉曾对本报表示,目前的就业难,除了国际经济形势不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是岗位需求结构的调整。
郭盛表示,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岗位增长率也较快。比如金融、互联网、高端制造业岗位增速非常快,而简单的加工制造业增长得较慢。
此外,目前国内区域性失衡和企业失衡的现象也十分普遍。郭盛表示,大部分人才扎堆北上广深,而不愿意去经济增速更快的三四线城市。需要人才最多的是中小企业,而人才流向更倾向于国企和外企,这就造成了人才分配的不均衡。
上述《报告》中提到,随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急需各类中高级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但是由于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存在,珠三角这方面人才存量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根据广东省人社厅提供的今年二季度广东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企业用工监测情况,广东市场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明显,求人倍率(需求数与求职数之比)高于1.35,其中高级技师更达到1.9以上,高于总体求人倍率1.05。
“红娘”的困惑
“政府在就业问题上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谌新民表示,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应该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不要一遇到就业问题就说是政府的责任。政府需要做的,一方面是帮助城市弱势群体,另一方面要纠正劳动力市场的失衡状态,此外还应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
而如何纠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这正是令地方政府头疼的地方。前述广州人社局官员说,目前很多岗位虚位以待,而政府只是做一个红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不可能强制要求某某企业怎么样。“如果硬是‘拉郎配’,供需双方不满意,红娘也不好当。”该官员表示,供需失衡就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困惑点。
这一点在大学生就业上有明显的体现。该官员表示,在广东经济转轨变型的情况下,岗位数量实际上并未减少,而现在岗位要求的技术含量和能力比以前“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的时候要求更高,现在大学生一下子还接受不了。
“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企业出钱是购买有用性,并不是购买知识,而大学生满脑子知识,却缺乏为企业创造劳动价值的能力。这个能力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掌握。”该官员直言。
谌新民认为,在解决结构性失衡这一点上,政府能做的包括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提供培训服务,通过调节劳动力市场价格,以及制定政策和法规来引导。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因此除了“保就业”,地方政府目前还在朝着这一更高要求努力。
“不是把人拉进来让他有活干,而是让双方都能找到合适的、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岗位。”这是前述官员对“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理解。他认为,国家提出这样的方向,意味着政府并不觉得就业岗位不足,而是缺少能够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期望值、扎扎实实从零开始做好本职工作的人。
在这一导向下,广州采取了一些做法。比如中国南方人才市场近期走进清华北大,邀请这些学校的学生来南方人才市场交流,让他们感受广州的就业环境、就业资源,“认识一下广州”。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是珠三角主要的人才交流渠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该人才市场获得的一份《2013年上半年人才供求情况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场招聘企业2.45万家次,同比下降15.8%;企业招聘职位数53.8万个,同比下降9%。
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说,企业经济信心指数有所降低,在招收新人方面更为谨慎,这从智联招聘上职位数量的增长较为缓慢可以看出。“大学生出来没有特别的技能,可替代性较强,因此找工作也更难。”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对本报说,尽管今年经济增长幅度放缓,但是新增岗位和就业人数依然在增加,只是相比以前的增速有所放缓。
广东:全民总动员
6月初,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29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家认为,其中包含了多条创新性政策,补贴力度更是前所未有。
比如文件要求,在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时,要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细化就业影响评估的相关内容,将新增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文件中对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提出新的补贴政策,中小微企业每新招一名应届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其中,属于小微型企业的还给予1年期限的社保补贴。
文件还提出,鼓励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吸纳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项目实施,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列支。
除了传统的补贴和举办招聘会,地方政府在促进创业方面也花费不少心思。广州市政府从去年开始举办“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以此为基础组织优秀创业团队入驻大学生创业苗圃,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补贴申领、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
一些国企也在政府要求下承担了部分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任务。广东某国企员工告诉本报,该公司今年招生的规模比去年还大一些,除了员工流动常规补充以外,还新招了许多人用以扩充新业务。“我们公司每个人的人力成本早在前一年就已做好预算,而且上面也要求我们帮忙解决就业的问题。”
7月初,广东省直机关提供6000个实习岗位,让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体验”。这一由广东团省委、人社厅、教育厅等多个单位主办的“展翅计划”预计将共拿出8万多个实习岗位,除了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有大量民企也参与其中。
结构性失衡
广州市人社局的一位官员表示,目前的状况是结构性失业。“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面有人没工作,一方面有工作没人去。”
谌新民称,广东等沿海地区近几年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内地的工业化、城镇化逐渐发展起来,大量外来务工者回流,因此广东的就业形势和原先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此前广东对全国的就业贡献是最大的,而现在各地分担了许多就业压力。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陈建辉曾对本报表示,目前的就业难,除了国际经济形势不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是岗位需求结构的调整。
郭盛表示,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岗位增长率也较快。比如金融、互联网、高端制造业岗位增速非常快,而简单的加工制造业增长得较慢。
此外,目前国内区域性失衡和企业失衡的现象也十分普遍。郭盛表示,大部分人才扎堆北上广深,而不愿意去经济增速更快的三四线城市。需要人才最多的是中小企业,而人才流向更倾向于国企和外企,这就造成了人才分配的不均衡。
上述《报告》中提到,随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急需各类中高级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但是由于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存在,珠三角这方面人才存量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根据广东省人社厅提供的今年二季度广东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企业用工监测情况,广东市场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明显,求人倍率(需求数与求职数之比)高于1.35,其中高级技师更达到1.9以上,高于总体求人倍率1.05。
“红娘”的困惑
“政府在就业问题上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谌新民表示,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应该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不要一遇到就业问题就说是政府的责任。政府需要做的,一方面是帮助城市弱势群体,另一方面要纠正劳动力市场的失衡状态,此外还应提供就业信息和服务。
而如何纠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这正是令地方政府头疼的地方。前述广州人社局官员说,目前很多岗位虚位以待,而政府只是做一个红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不可能强制要求某某企业怎么样。“如果硬是‘拉郎配’,供需双方不满意,红娘也不好当。”该官员表示,供需失衡就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困惑点。
这一点在大学生就业上有明显的体现。该官员表示,在广东经济转轨变型的情况下,岗位数量实际上并未减少,而现在岗位要求的技术含量和能力比以前“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的时候要求更高,现在大学生一下子还接受不了。
“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企业出钱是购买有用性,并不是购买知识,而大学生满脑子知识,却缺乏为企业创造劳动价值的能力。这个能力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掌握。”该官员直言。
谌新民认为,在解决结构性失衡这一点上,政府能做的包括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提供培训服务,通过调节劳动力市场价格,以及制定政策和法规来引导。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因此除了“保就业”,地方政府目前还在朝着这一更高要求努力。
“不是把人拉进来让他有活干,而是让双方都能找到合适的、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岗位。”这是前述官员对“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理解。他认为,国家提出这样的方向,意味着政府并不觉得就业岗位不足,而是缺少能够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期望值、扎扎实实从零开始做好本职工作的人。
在这一导向下,广州采取了一些做法。比如中国南方人才市场近期走进清华北大,邀请这些学校的学生来南方人才市场交流,让他们感受广州的就业环境、就业资源,“认识一下广州”。
原标题:人才扎堆北上 广深就业结构性失衡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122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郭树清山东改革印记聚焦政府与市场关系
下一篇:GDP与就业关系紧密 保平稳就业 服务业将获政策支持
·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及路径选择2013.08.07
·快讯商务部上海自贸区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2013.08.07
·专栏信贷扩张再引关注 高盛警告巨额损失2013.08.07
·欧盟继续对华光伏产品展开反补贴调查2013.08.08
·商务部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正在完善2013.08.08
·GDP与就业关系紧密 保平稳就业 服务业将获政策支持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