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养老产业的机遇

发布时间:2013-7-19 4:39: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7月17日下午,80岁的沈全德老人在养老院的标间里看电视,悠然自得。
    这是他住进养老院的第四天。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一点儿也不想家,三年前就想着这里了。”
    2010年这家在长宁区的养老院刚开工,在报纸上打广告称“沪上最豪华养老院”,沈全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7月13日,该养老院开张,沈老第一天就“搬”来了。在3万多平方米的院内,这是一幢E字结构、拥有825张床位的现代派风格的楼房,入住标准从七人房到总统套房(二房二厅)不等。目前,在还散发着装修气味的空荡的楼道中,只有数得过来的几个人,尚“独居”的沈老说:“我就等着他们给我找对象了,只不过那对象不是女的。”
    这家酒店式的养老院,在设施、设备、环境、服务上推崇西方现代养老理念,本报记者在楼内看见新装修完的棋牌室、茶室、健身房、咖啡吧、电影院……若不是看到走来走去的护工以及医师办公室,这里就犹如一个俱乐部。
    该养老院投资人冯强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目前,他在上海共拥有五家养老院、一家护理院,最早发端于本世纪初。冯强可以称得上试水养老业的先锋,虽然那时民营养老在整个国内市场尚不成熟,但他认为,“抢先布局很重要”。
    “养老产业是投入多、产出少,但一旦成熟了便会稳定增长。”冯强说。
    冯强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上海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内科血液病医生,因对药类的敏锐嗅觉,新世纪后开始下海经营医药公司,但是他很快便发现中国医疗体制下医药公司的尴尬,“只有10%的药在市场上流通”。他后来转战房地产,在医药销售和房地产拥有双重经验后,又进入养老业。近几年,上海老人数量与养老机构床位供给数的矛盾日益突出,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养老事业相关规划,每年新增养老床位数1万张,冯强的机会才真的来了。
    2003年,冯强的第一家养老院开张,作为民革成员和长宁区人大代表的冯强,得到双重行政资源的支持,该敬老院也担当了一个民革上海市委服务社会的“窗口”。
    冯强丝毫不担心养老业未来的市场,据他介绍,目前其余四家养老院已满床,而他护理院的床位被腾出来做养老。“从投资者角度来说,护理院不如养老院易盈利,护理院的床位费只有20元。”冯强说。而在沈全德入住的养老院,最低床位费是60元。
    多年来,冯强多次前往西方福利国家取经,谈起中国养老产业的门槛,他认为最难的是中国的养老业没有标准化管理模式和准入机制。“中国养老院在建设资金和硬件上不会差于任何欧洲国家,但差距在于标准化,比如法国最大的养老上市公司ORPEA在全欧有400多家,只有标准化了才可以复制。”
    说起“民办非企”,冯强感受到的“玻璃天花板”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是免税的,但是盈利只能用于扩大再建。“在国外养老机构都是上市的,中国养老制度在长期公办的观念中是落后的,但现在已经有转机。”2010年,冯强的一家养老院成功从工商银行融资2000万。
    冯强不满足于做简单的养老地产,他更希望致力于做一个标准化、专业化的经营团队,来提供现代标准化的服务。目前,新开业的这家养老院刚建成一套“ERP公共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酒店、医院、护理多种电子化档案处理。
    他说:“要运用ERP系统来促使整个行业的整合来压缩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而更深远的目标是,在上海以外的地方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比如目前正在和湖州市政府谈一块2000亩的地发展蔬菜基地,将来要将餐饮和食品供应纳入到养老院的ERP体系中来。”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556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