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城共生
本报记者 王永群
大湖名城、湖城共生,合肥在新一轮规划中如是描绘自己的未来。
但是,横挡在美丽画面之外,是巢湖那一湖水。夏日气温攀升,正是湖泊蓝藻易爆发期。7月1日,记者在巢湖西岸发现,西北部分水域已被蓝藻染绿,虽然蓝藻爆发区面积较往年大为缩小,但对被誉为“自家水缸”的合肥人来说无法承受。
“巢湖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合肥独特资源、靓丽名片。治理好、保护好、开发好巢湖,不仅关系到合肥发展,也事关安徽发展大局。要把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争取用3到5年时间使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为国家大型湖泊治理探索一条新路。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
按照《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巢湖治理将融城市开发、村镇建设、产业发展、流域防洪、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内河航运等为一体,从全局高度进行长远规划。按照规划,预计到2015年,将缓解巢湖流域人口、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到2020年,巢湖及河流水系的环境实现显著好转;到2030年,巢湖的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健康。
路径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治理巢湖是合肥不容置疑的选择。这一点,合肥乃至安徽全省高度一致。
“合肥说要治理好巢湖,不是妄言,这个信心来自我们对现状认识以及治理路径选择。 ”合肥市发改委总工程师拱艳说,巢湖水质污染程度相对较轻,这是合肥信心之一,二是合肥对其他地方治污体制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矫正,变单纯水治理为流域、水陆联动治理,三是管理上变“九龙治水”为“团结治水”。
此前,2012年3月巢湖管理局成立,统一管理巢湖规划、水利、环保、航运、旅游、渔政等事务,标志着环巢湖地区的保护和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包河区作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2012年5月率先在合肥市建立了“河长制”,由区委书记、区长等领导分别负责南淝河、十五里河等5条河流,采取“一河一策”的方式重点实施水质监管、污染源治理等工程。
事实上,早在“十一五”期间,合肥对外宣称,力争 “不让一滴污水进巢湖”。目前合肥市主城区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95%,下一步还将把乡镇污水处理网络建起来,彻底堵住流入巢湖的污水。
治水方面,合肥一方面提升入湖水质,通过人工湿地的模式,自然降低污水中的氮磷含量。同时,合肥着力消除存量污染,加紧清理河道淤泥。今年,合肥将在6个月内从超过20公里的南淝河河道里清理出约70万立方米淤泥,投资7000万元,处理一吨淤泥的成本接近100万元。
面源污染被视为湖泊治理最大难题,巢湖也不例外。巢湖流域面积1.34万平方公里,流域范围经济总量占安徽全省比重超过1/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非一日能成。要管住农业面源污染,就必须改变农民粗放使用化肥、农药的种植习惯,在目前农业分散模式下,合肥的策略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坚决退出传统农业,大力发展蔬菜瓜果、苗木、现代渔业、优质稻米和休闲农业等现代生态农业,从而缓解巢湖周边的农业生态环境压力。
从目前已经付诸行动的治污措施看,单纯技术、治理路线选择不是难题,难在能否始终如一。
正因如此,2012年11月,安徽省出台《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将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作为安徽打造生态强省的一个重要支点。合肥市正在制定《巢湖流域水环境专项规划》等,其中参照《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制定《巢湖流域管理条例》,已纳入今年安徽省人大立法计划。未来,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有望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以确保治污措施和力度能够持续。
“钱”题
纵观国内外污染治理,能否成功除了路线、措施可持续外,投入的可持续是关键。湖泊治理耗资不菲,往往是规划一出,黄金万两。
2012年11月3日,总投资502.5亿元的113个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集中开工,涉及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湿地保护、绿化造林、农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
水环境保护领域,资金不足向来就是一个瓶颈,无论是前期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后期的运营,以及生态修复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12年合肥财政收入694.36亿元,可用财力大约占半。对合肥来说,这笔投资显然不是小数目。
此外,由于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投资主体是各级政府,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维护税、地方财政拨款和征收的污水处理费。而大部分地区的水价未能充分体现污水排放、收集和处理的费用成本,致使治污工程建设及运行缺少稳定足够的资金支持,形成污水处理厂大量兴建,而管网无钱配套、设施无法运转的局面。
“我们专门建立了环巢湖生态示范区资金池,财政投入是一个部分,资金来源有多个方面。 ”合肥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朱胜利说,在与金融机构开展项目融资方面,合肥认真研究了国家当前和今后的金融政策,以不断调整投融资方式来适应金融政策的要求。比如说,在与国开行签订银团贷款框架协议基础上,逐一开展项目贷款并完成资金的投放;进一步盘活项目资产,将存量资产作为标的物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大力引入具有相应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开展项目BT建设;从项目前期策划着手,努力争取外国政府贷款。 “我们正在探索,如何以基金的形式进行。 ”
在湖泊治理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是湖泊治理绕不过的难题。社会资金进入,可持续的方式只有让投资方从中获益,至少保本。从目前效果看,合肥出台政策、建立平台,引入社会资金,正在朝此目标靠近。
“既要兼顾水利,又要兼顾航运,又要兼顾生态,又要兼顾人民生活,要做到多目标能够同时达到,这就非常难了。 ”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合肥会始终如一走下去。
大湖名城、湖城共生,合肥在新一轮规划中如是描绘自己的未来。
但是,横挡在美丽画面之外,是巢湖那一湖水。夏日气温攀升,正是湖泊蓝藻易爆发期。7月1日,记者在巢湖西岸发现,西北部分水域已被蓝藻染绿,虽然蓝藻爆发区面积较往年大为缩小,但对被誉为“自家水缸”的合肥人来说无法承受。
“巢湖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合肥独特资源、靓丽名片。治理好、保护好、开发好巢湖,不仅关系到合肥发展,也事关安徽发展大局。要把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争取用3到5年时间使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为国家大型湖泊治理探索一条新路。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说。
按照《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巢湖治理将融城市开发、村镇建设、产业发展、流域防洪、水土保持、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内河航运等为一体,从全局高度进行长远规划。按照规划,预计到2015年,将缓解巢湖流域人口、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到2020年,巢湖及河流水系的环境实现显著好转;到2030年,巢湖的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健康。
路径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治理巢湖是合肥不容置疑的选择。这一点,合肥乃至安徽全省高度一致。
“合肥说要治理好巢湖,不是妄言,这个信心来自我们对现状认识以及治理路径选择。 ”合肥市发改委总工程师拱艳说,巢湖水质污染程度相对较轻,这是合肥信心之一,二是合肥对其他地方治污体制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矫正,变单纯水治理为流域、水陆联动治理,三是管理上变“九龙治水”为“团结治水”。
此前,2012年3月巢湖管理局成立,统一管理巢湖规划、水利、环保、航运、旅游、渔政等事务,标志着环巢湖地区的保护和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包河区作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2012年5月率先在合肥市建立了“河长制”,由区委书记、区长等领导分别负责南淝河、十五里河等5条河流,采取“一河一策”的方式重点实施水质监管、污染源治理等工程。
事实上,早在“十一五”期间,合肥对外宣称,力争 “不让一滴污水进巢湖”。目前合肥市主城区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95%,下一步还将把乡镇污水处理网络建起来,彻底堵住流入巢湖的污水。
治水方面,合肥一方面提升入湖水质,通过人工湿地的模式,自然降低污水中的氮磷含量。同时,合肥着力消除存量污染,加紧清理河道淤泥。今年,合肥将在6个月内从超过20公里的南淝河河道里清理出约70万立方米淤泥,投资7000万元,处理一吨淤泥的成本接近100万元。
面源污染被视为湖泊治理最大难题,巢湖也不例外。巢湖流域面积1.34万平方公里,流域范围经济总量占安徽全省比重超过1/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非一日能成。要管住农业面源污染,就必须改变农民粗放使用化肥、农药的种植习惯,在目前农业分散模式下,合肥的策略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坚决退出传统农业,大力发展蔬菜瓜果、苗木、现代渔业、优质稻米和休闲农业等现代生态农业,从而缓解巢湖周边的农业生态环境压力。
从目前已经付诸行动的治污措施看,单纯技术、治理路线选择不是难题,难在能否始终如一。
正因如此,2012年11月,安徽省出台《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将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作为安徽打造生态强省的一个重要支点。合肥市正在制定《巢湖流域水环境专项规划》等,其中参照《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制定《巢湖流域管理条例》,已纳入今年安徽省人大立法计划。未来,环巢湖生态示范区有望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以确保治污措施和力度能够持续。
“钱”题
纵观国内外污染治理,能否成功除了路线、措施可持续外,投入的可持续是关键。湖泊治理耗资不菲,往往是规划一出,黄金万两。
2012年11月3日,总投资502.5亿元的113个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集中开工,涉及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污水处理、湿地保护、绿化造林、农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
水环境保护领域,资金不足向来就是一个瓶颈,无论是前期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后期的运营,以及生态修复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12年合肥财政收入694.36亿元,可用财力大约占半。对合肥来说,这笔投资显然不是小数目。
此外,由于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投资主体是各级政府,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维护税、地方财政拨款和征收的污水处理费。而大部分地区的水价未能充分体现污水排放、收集和处理的费用成本,致使治污工程建设及运行缺少稳定足够的资金支持,形成污水处理厂大量兴建,而管网无钱配套、设施无法运转的局面。
“我们专门建立了环巢湖生态示范区资金池,财政投入是一个部分,资金来源有多个方面。 ”合肥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朱胜利说,在与金融机构开展项目融资方面,合肥认真研究了国家当前和今后的金融政策,以不断调整投融资方式来适应金融政策的要求。比如说,在与国开行签订银团贷款框架协议基础上,逐一开展项目贷款并完成资金的投放;进一步盘活项目资产,将存量资产作为标的物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大力引入具有相应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开展项目BT建设;从项目前期策划着手,努力争取外国政府贷款。 “我们正在探索,如何以基金的形式进行。 ”
在湖泊治理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是湖泊治理绕不过的难题。社会资金进入,可持续的方式只有让投资方从中获益,至少保本。从目前效果看,合肥出台政策、建立平台,引入社会资金,正在朝此目标靠近。
“既要兼顾水利,又要兼顾航运,又要兼顾生态,又要兼顾人民生活,要做到多目标能够同时达到,这就非常难了。 ”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合肥会始终如一走下去。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190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湖城共生湖城共生合肥巢湖
上一篇:逼出来的创新离“高地”有多远?
下一篇:合肥做“大”底气何来?
·美参院将听证双汇收购案 专家贸易保护是主要阻力2013.07.08
·壳牌石油蝉联财富500强榜首 3家中国企业进前十2013.07.08
·茅台被曝拟大幅下调子品牌价 恐难平衡经销商利益2013.07.08
·9公司中报全部预喜 电力公司靓丽业绩望延续2013.07.08
·创业板中期业绩七成报喜 净利增幅远逊股价涨幅2013.07.09
·上市公司创新受制约 中上协呼吁创造公平市场环境201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