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智库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
国务院参事 任玉岭
根据当前的情况,我们的智库建言,要注重向以下四个方面转变:一是需要强化全局意识和统筹观念,以改变就事论事的传统习惯;二是需要防止一种倾向引发另一种倾向,注意对变革目标的掌控;三是要立足减少腐败,重视制约公权;四是需坚持为广大人民服务,防止利益博弈的干扰。
智库是科学决策的依托和保证
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其智库数量不到美国的1/4,这说明中国的智库建设急需加强。
智库也被称为思想库(Think Tank),它是专为党政军的重大决策出谋划策的,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依托和保证。有人称其为政府的“第四部门”和“第五种权利”。按 照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库——美国兰德公司创始人弗兰克·科尔博莫的定义:智库就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没有学生的大学,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却同时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也是一个敢于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敢于挑战和蔑视现有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是十分重视智库建设的。不同的是,古代的智库多表现为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智囊形态,而今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和信息量的大量增加,智库常表现为一个机构存在。中国古代对智库的称谓,有养士、谋士、门客、幕僚、谏议大夫等。汉高祖刘邦就是靠“初汉三杰”即张良、萧何与韩信这三位智囊人物的协助而取得江山的。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集团,他们各自为了统一中国,打败另外两方,都十分重视延揽人才,建设智库。其中曹操的智囊团最为庞大,包括贾诩、程昱、司马懿等有18位之多。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重视智库建设,他对下属的建议可谓是从善如流,在这一点上,李世民比很多皇帝都做得要好,唐朝盛世的形成,不能说与此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一诞生,毛泽东主席就指示上海市市长陈毅在上海建立了参事室,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国务院参事室也很快成立。把很多名流、贤士聚集于参事室内,谋善举、进良策,为国家的发展和决策做出了宝贵贡献。此后,在党政军乃至人大、政协成立的政策研究室,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也都是重要的智库机构,在国家的发展、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中国近代的智库建设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还是落伍了。 2012年全球智库6603家,其中美国占1823家,英国288家,中国429家。在按规模、能量与贡献的排名中进入全球智库前100名的中国智库仅有6家。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其智库数量不到美国的1/4,这说明中国的智库建设急需加强,尤其是建设像美国兰德公司那样的对政府有巨大影响力的智库机构更是势在必行。
对我国智库建设状况的探析与思考
必须强化智库意识,大力发展智库机构和网罗智库人才,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智库的研究和建言,还必须力排利益博弈的干扰,避免为既得利益者代言。
中国智库建设虽说成绩很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一是智库工作的独立性相对缺乏。一般来说,衡量一个智库的水平高低,首先要看独立性,包括资费的独立性、政治的独立性和思想的独立性。没有资金的独立性,就很难有政治和思想的独立性。中国大多数智库机构,是用皇粮养活的,是依附于政府的,正是由于独立性的缺失,而使其影响力大打折扣。二是智库的数量严重不足。正如中共十八大要求的那样,中国今后十年将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49年将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对如此宏伟的新使命和新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头脑风暴”来推进,而且需要铸就大战略、大思维、大突破的智库机构。三是智库成果的水平和影响力不够。由于独立性差和智库数量不足,再加上利益博弈的干扰,导致了不少智库机构人才缺乏、成果不多,即使形成一些成果,其思想、观点也难免缺失公正,这就造成影响力不强和公信力不足。很多成果似是而非,可有可无。甚至有一些成果对决策起了负作用。某些决策的失误也是因此而造成。
为了适应科学决策的需要,让智库机构生产出有强大影响力的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以满足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需求,一是各级政府必须强化智库意识,为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一定要在决策前请智库机构拿出决策的依据,思路和框架,必要时,应同时有不同智库机构提出一种以上的具体方案供决策遴选。二是要大力发展智库机构,甚至有必要把智库作为一个新产业进行推动和发展。为了确保“头脑风暴”的公正性和影响力,除了对国有序列的智库机构松绑、放权外,还应该大力发展民办公助的智库机构。为了激励民间资本捐助和支撑智库发展,应对企业捐助智库经费视同捐助公益事业给予免税待遇。三是要大力网罗智库人才。智库发展既需要领导人才、研究人才,更需要综合性人才。智库研究不同于专业学术研究,智库发展需要有丰富阅历的人、有政府经验的人,更需要有对历史、人文、哲学、经济涉猎广泛的人。除了围绕这些要求进行智库人才的培养外,对社会上的人才,应该发扬刘备三顾茅庐和萧何追韩信的精神请其出山。
除此之外,需要强调的是智库的研究和建言,还必须排除利益博弈的干扰,避免为既得利益者代言。当今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一部分人取得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损的现象,在部分人为所得利益欢呼庆贺的时候,也有部分人面临着痛苦和激愤。关注这些人的痛苦,化解这些矛盾,既是执政为民的使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本,应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责任。但是,在为解决这些矛盾改变发展方式、推进统筹发展之时,总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力,给改革造成困难。例如,住房建设、异地高考及农民工入城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博弈。作为智库,只有站在执政为民的立场上,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和谐发展,才能够为政府出良策,献良言。因此,中国智库的建设和研究,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增强服务人民大众的责任感、使命感。下决心排除利益博弈的干扰,做到敢于直言、公正建言,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智库成果的影响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大贡献。
搞好中国特色智库建言的体会与建议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研究往往是东拼西凑,观点不明,目的不清。
根据我的观察,有不少智库建言是脱离了中国实际的,是不能切中时弊的。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研究往往是东拼西凑,观点不明,目的不清。更有一些智库建言,尽管花了国家不少钱,仍然是明显缺乏调查研究,缺乏对国情的真正了解,常常是以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方式或动辄照搬国外的做法去对待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根据当前的情况,我们的智库建言,要注重向以下四个方面转变:一是需要强化全局意识和统筹观念,以改变就事论事的传统习惯;二是需要防止一种倾向引发另一种倾向,注意对变革目标的度量;三是要立足减少腐败多发,重视制约公权;四是需坚持为广大人民服务,防止利益博弈的干扰。为使这四个方面的转变落到实处,建议智库研究多从以下“六个三”上,下些真功夫。
(一)要搞好“三个学习”
一是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二是学习中国的优良传统;三是学习外国的好经验。智库研究工作者应是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深厚的专家和学者,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十分重要。但是,智库建言有很多是涉及全局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要想作好智库建言,仅凭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的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学习,要了解党的指导思想的一贯性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只有吃透中央的精神,我们的工作才会方向明确,才会有真正的依据和准绳。另外,中国的很多古籍和外国的很多经验中,都不乏有益的东西可以被我们借鉴。在作智库建言中,既要善于学习中国的优良传统,又要更多了解国外的情况和学好外国的经验,以丰富思维、开阔眼界,放眼全球、放眼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智库建言植根于深厚的基础之中,才能增强说服力以及更具科学性和建设性。
(二)要做到“三个正确对待”
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二是正确对待广大民众;三是正确对待政府官员。智库建言基本是对政府的工作而言的,有的是政府尚未关注的,有的是政府已经做了些努力的。因此,我们在作智库建言时,一方面不能无视政府官员已经做出的努力,需要全面了解已出台的政策和法规;另一方面一定要相信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和呼声。作为智库研究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建言时,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全面了解情况,做到正确对待自己。对人、对己、对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只有通晓全面,切中时弊,抓住关键,才能使智库建言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并能对问题的曲直、大小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判断。
(三)要坚持“三不”
一是不人云亦云;二是不老生常谈;三是不说套话空话。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以及说套话空话的情况在很多智库研究报告中是经常出现的,出现这种情况有一定的个人原因,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有些人因为平时不深入学习,又缺少调查研究,为了提升晋级、发表论文,就不得不人云亦云,不得不老生常谈,不得不说套话空话。另外,也有一些智库工作者,总怕自己的意见与领导的思想和认识相悖,会导致个人进步受影响或是被“穿小鞋”,于是,也形成了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说套话空话的习惯。因此,要想做出真正有益的智库建言,一定要摆脱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影响,要跳出说套话、空话的氛围,多深入一些实际,多作一些调查研究,多一些胆量和勇气,这样才能使你的智库建言更有新意,更有内容,更有建设性。
(四)要强调“三真”
一是强调建言的真情实意;二是强调建言的真实可靠;三是强调建言的真知灼见。这“三个真”,各具内涵,但又有其一致的特点。做智库建言必须要有真情实意,这个“真”一方面来自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一方面来自对广大百姓的热爱。党的事业是为人民大众的,反映民众的心声,就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只有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才能使党的事业更加发达兴旺。因此,真情实意和真实可靠在智库建言中是十分需要的。真知灼见是与真情实意和真实可靠联结在一起的,有了真情实意的态度和真实可靠的依据,就一定能够提出高水平的建议。如能进一步重视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优良传统,吸收外国经验,智库建言就一定能成为真知灼见。
(五)是提倡“三性”
一是提倡智库建言的前瞻性;二是提倡智库建言的战略性;三是提倡智库建言的全局性。正如孙子兵法所讲“不谋万事者不能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因此,了解全局兼顾方方面面是搞好智库建言的重要条件。鉴于智库建言大多涉及国家大事,是影响全局、影响长远的,所以智库建言绝不能只顾今天,不顾明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更不能只顾少数人的利益而忽略或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今天的改革常常遇到话语权较大的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时,我们更应该防止只重富,不重穷;只重大,不重小;只重锦上添花,不重雪中送炭。为此,智库建言一定要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六)是抓住“三个关注”
一是关注实际;二是关注群众;三是关注民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智库研究一定要了解国情,要深入实际,关注实际,深入群众,关注群众。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智库研究一定不要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要更好推进中国的民主进程,更多倾听群众的心声。特别要关注草根阶层,关注普通民众。普通民众是社会的大多数,“普通人”的问题应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实际生活中,不公平、不正义的承受者往往都是“普通人”。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使“普通人”走出不公平、不正义的阴影,像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讲的那样,“让我们记着,公正的权利,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关注民生问题,就是要把习总书记所讲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奋斗和工作的宗旨所在,也是搞好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要害与关键。要使全体人民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作为智库研究,一定要关注广大百姓嗷嗷待哺的情怀,应在解决收入分配方面、在推进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方面、在医疗和教育改革方面、在遏制房价实现居者有其屋方面……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尽到智库应尽的责任。
根据当前的情况,我们的智库建言,要注重向以下四个方面转变:一是需要强化全局意识和统筹观念,以改变就事论事的传统习惯;二是需要防止一种倾向引发另一种倾向,注意对变革目标的掌控;三是要立足减少腐败,重视制约公权;四是需坚持为广大人民服务,防止利益博弈的干扰。
智库是科学决策的依托和保证
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其智库数量不到美国的1/4,这说明中国的智库建设急需加强。
智库也被称为思想库(Think Tank),它是专为党政军的重大决策出谋划策的,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依托和保证。有人称其为政府的“第四部门”和“第五种权利”。按 照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库——美国兰德公司创始人弗兰克·科尔博莫的定义:智库就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没有学生的大学,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却同时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也是一个敢于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敢于挑战和蔑视现有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是十分重视智库建设的。不同的是,古代的智库多表现为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智囊形态,而今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和信息量的大量增加,智库常表现为一个机构存在。中国古代对智库的称谓,有养士、谋士、门客、幕僚、谏议大夫等。汉高祖刘邦就是靠“初汉三杰”即张良、萧何与韩信这三位智囊人物的协助而取得江山的。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集团,他们各自为了统一中国,打败另外两方,都十分重视延揽人才,建设智库。其中曹操的智囊团最为庞大,包括贾诩、程昱、司马懿等有18位之多。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也十分重视智库建设,他对下属的建议可谓是从善如流,在这一点上,李世民比很多皇帝都做得要好,唐朝盛世的形成,不能说与此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一诞生,毛泽东主席就指示上海市市长陈毅在上海建立了参事室,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国务院参事室也很快成立。把很多名流、贤士聚集于参事室内,谋善举、进良策,为国家的发展和决策做出了宝贵贡献。此后,在党政军乃至人大、政协成立的政策研究室,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也都是重要的智库机构,在国家的发展、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中国近代的智库建设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还是落伍了。 2012年全球智库6603家,其中美国占1823家,英国288家,中国429家。在按规模、能量与贡献的排名中进入全球智库前100名的中国智库仅有6家。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其智库数量不到美国的1/4,这说明中国的智库建设急需加强,尤其是建设像美国兰德公司那样的对政府有巨大影响力的智库机构更是势在必行。
对我国智库建设状况的探析与思考
必须强化智库意识,大力发展智库机构和网罗智库人才,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智库的研究和建言,还必须力排利益博弈的干扰,避免为既得利益者代言。
中国智库建设虽说成绩很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一是智库工作的独立性相对缺乏。一般来说,衡量一个智库的水平高低,首先要看独立性,包括资费的独立性、政治的独立性和思想的独立性。没有资金的独立性,就很难有政治和思想的独立性。中国大多数智库机构,是用皇粮养活的,是依附于政府的,正是由于独立性的缺失,而使其影响力大打折扣。二是智库的数量严重不足。正如中共十八大要求的那样,中国今后十年将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49年将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对如此宏伟的新使命和新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头脑风暴”来推进,而且需要铸就大战略、大思维、大突破的智库机构。三是智库成果的水平和影响力不够。由于独立性差和智库数量不足,再加上利益博弈的干扰,导致了不少智库机构人才缺乏、成果不多,即使形成一些成果,其思想、观点也难免缺失公正,这就造成影响力不强和公信力不足。很多成果似是而非,可有可无。甚至有一些成果对决策起了负作用。某些决策的失误也是因此而造成。
为了适应科学决策的需要,让智库机构生产出有强大影响力的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以满足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新需求,一是各级政府必须强化智库意识,为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一定要在决策前请智库机构拿出决策的依据,思路和框架,必要时,应同时有不同智库机构提出一种以上的具体方案供决策遴选。二是要大力发展智库机构,甚至有必要把智库作为一个新产业进行推动和发展。为了确保“头脑风暴”的公正性和影响力,除了对国有序列的智库机构松绑、放权外,还应该大力发展民办公助的智库机构。为了激励民间资本捐助和支撑智库发展,应对企业捐助智库经费视同捐助公益事业给予免税待遇。三是要大力网罗智库人才。智库发展既需要领导人才、研究人才,更需要综合性人才。智库研究不同于专业学术研究,智库发展需要有丰富阅历的人、有政府经验的人,更需要有对历史、人文、哲学、经济涉猎广泛的人。除了围绕这些要求进行智库人才的培养外,对社会上的人才,应该发扬刘备三顾茅庐和萧何追韩信的精神请其出山。
除此之外,需要强调的是智库的研究和建言,还必须排除利益博弈的干扰,避免为既得利益者代言。当今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一部分人取得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损的现象,在部分人为所得利益欢呼庆贺的时候,也有部分人面临着痛苦和激愤。关注这些人的痛苦,化解这些矛盾,既是执政为民的使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本,应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责任。但是,在为解决这些矛盾改变发展方式、推进统筹发展之时,总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力,给改革造成困难。例如,住房建设、异地高考及农民工入城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博弈。作为智库,只有站在执政为民的立场上,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和谐发展,才能够为政府出良策,献良言。因此,中国智库的建设和研究,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增强服务人民大众的责任感、使命感。下决心排除利益博弈的干扰,做到敢于直言、公正建言,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智库成果的影响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大贡献。
搞好中国特色智库建言的体会与建议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研究往往是东拼西凑,观点不明,目的不清。
根据我的观察,有不少智库建言是脱离了中国实际的,是不能切中时弊的。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研究往往是东拼西凑,观点不明,目的不清。更有一些智库建言,尽管花了国家不少钱,仍然是明显缺乏调查研究,缺乏对国情的真正了解,常常是以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方式或动辄照搬国外的做法去对待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根据当前的情况,我们的智库建言,要注重向以下四个方面转变:一是需要强化全局意识和统筹观念,以改变就事论事的传统习惯;二是需要防止一种倾向引发另一种倾向,注意对变革目标的度量;三是要立足减少腐败多发,重视制约公权;四是需坚持为广大人民服务,防止利益博弈的干扰。为使这四个方面的转变落到实处,建议智库研究多从以下“六个三”上,下些真功夫。
(一)要搞好“三个学习”
一是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二是学习中国的优良传统;三是学习外国的好经验。智库研究工作者应是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深厚的专家和学者,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十分重要。但是,智库建言有很多是涉及全局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要想作好智库建言,仅凭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的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学习,要了解党的指导思想的一贯性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只有吃透中央的精神,我们的工作才会方向明确,才会有真正的依据和准绳。另外,中国的很多古籍和外国的很多经验中,都不乏有益的东西可以被我们借鉴。在作智库建言中,既要善于学习中国的优良传统,又要更多了解国外的情况和学好外国的经验,以丰富思维、开阔眼界,放眼全球、放眼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智库建言植根于深厚的基础之中,才能增强说服力以及更具科学性和建设性。
(二)要做到“三个正确对待”
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二是正确对待广大民众;三是正确对待政府官员。智库建言基本是对政府的工作而言的,有的是政府尚未关注的,有的是政府已经做了些努力的。因此,我们在作智库建言时,一方面不能无视政府官员已经做出的努力,需要全面了解已出台的政策和法规;另一方面一定要相信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和呼声。作为智库研究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建言时,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全面了解情况,做到正确对待自己。对人、对己、对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只有通晓全面,切中时弊,抓住关键,才能使智库建言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并能对问题的曲直、大小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判断。
(三)要坚持“三不”
一是不人云亦云;二是不老生常谈;三是不说套话空话。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以及说套话空话的情况在很多智库研究报告中是经常出现的,出现这种情况有一定的个人原因,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有些人因为平时不深入学习,又缺少调查研究,为了提升晋级、发表论文,就不得不人云亦云,不得不老生常谈,不得不说套话空话。另外,也有一些智库工作者,总怕自己的意见与领导的思想和认识相悖,会导致个人进步受影响或是被“穿小鞋”,于是,也形成了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说套话空话的习惯。因此,要想做出真正有益的智库建言,一定要摆脱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影响,要跳出说套话、空话的氛围,多深入一些实际,多作一些调查研究,多一些胆量和勇气,这样才能使你的智库建言更有新意,更有内容,更有建设性。
(四)要强调“三真”
一是强调建言的真情实意;二是强调建言的真实可靠;三是强调建言的真知灼见。这“三个真”,各具内涵,但又有其一致的特点。做智库建言必须要有真情实意,这个“真”一方面来自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一方面来自对广大百姓的热爱。党的事业是为人民大众的,反映民众的心声,就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只有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才能使党的事业更加发达兴旺。因此,真情实意和真实可靠在智库建言中是十分需要的。真知灼见是与真情实意和真实可靠联结在一起的,有了真情实意的态度和真实可靠的依据,就一定能够提出高水平的建议。如能进一步重视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优良传统,吸收外国经验,智库建言就一定能成为真知灼见。
(五)是提倡“三性”
一是提倡智库建言的前瞻性;二是提倡智库建言的战略性;三是提倡智库建言的全局性。正如孙子兵法所讲“不谋万事者不能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因此,了解全局兼顾方方面面是搞好智库建言的重要条件。鉴于智库建言大多涉及国家大事,是影响全局、影响长远的,所以智库建言绝不能只顾今天,不顾明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更不能只顾少数人的利益而忽略或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今天的改革常常遇到话语权较大的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时,我们更应该防止只重富,不重穷;只重大,不重小;只重锦上添花,不重雪中送炭。为此,智库建言一定要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防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六)是抓住“三个关注”
一是关注实际;二是关注群众;三是关注民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智库研究一定要了解国情,要深入实际,关注实际,深入群众,关注群众。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智库研究一定不要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要更好推进中国的民主进程,更多倾听群众的心声。特别要关注草根阶层,关注普通民众。普通民众是社会的大多数,“普通人”的问题应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实际生活中,不公平、不正义的承受者往往都是“普通人”。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使“普通人”走出不公平、不正义的阴影,像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讲的那样,“让我们记着,公正的权利,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关注民生问题,就是要把习总书记所讲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奋斗和工作的宗旨所在,也是搞好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要害与关键。要使全体人民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作为智库研究,一定要关注广大百姓嗷嗷待哺的情怀,应在解决收入分配方面、在推进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方面、在医疗和教育改革方面、在遏制房价实现居者有其屋方面……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尽到智库应尽的责任。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766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城镇化建设需处理好四大关系
下一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中间价跌势暂缓
·WSJ中国私募企业瞄准高端旅游市场2013.06.27
·未来5年再改造 千万棚户区参与企业可发专项债券2013.06.27
·徐绍史城镇化需加强重要领域顶层设计2013.06.27
·国务院稳定市场预期 把钱用在刀刃上2013.06.27
·5年千万户 棚户区改造撬动新型城镇化2013.06.27
·短期市场资金面“警报”消除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