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创新高 盲目扩招或致就业难
东方网1月6日消息:各位听众,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昨天拉开帷幕。今年考研被称为“史上最严”,手持二代身份证识别仪、金属探测仪等防作弊设备也首次使用。复旦考点一名参与现场安全保障的工作人员说,前晚仅复旦一个考点就运来了整整六大箱子防作弊电子设备,包括二代身份证识别仪45台、金属探测器140台、无线电信号屏蔽仪136台。此外,还包括多台首次应用于考场教室、可采集记录轻微耳语的“拾音器”。昨天上午政治考试时,复旦考点有位考生被金属探测器检出随身携带手机,被取消考试资格。
除了硬件以外,这次考试在卷面、考试流程等方面也有不小变化。今年首次在四个科目中推行一题多卷,也就是试题内容相同,但顺序随机打乱,以有效杜绝违规违纪。在收集试卷时,往年是“一卷一纸袋”模式,今年一个考场的全部试卷封入一个文件袋,藏匿、抽调将更为困难。
“史上最严考试”并没有阻挡报考者的热情,全国报考人数以及报考上海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双双创下新高。研究生报考人数为什么逐年增长?一些应届本科毕业考生直言,选择考研是为躲避就业严冬。
“考研还是为工作吧,因为这个社会形势,竞争就是这么激烈,年年创新高可能是很多方面原因吧,第一个肯定是,就业原因”
“我去找工作,他们对学历的要求还是满高的,所以就想考试试看,如果考不上,再找工作,把自己目标降低一点”
这些学生的话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考研者的心声。某调查机构日前公布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三分之一被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内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只有不足一成的人考研是有志于科研。而从考生的报考地和报考学校来看,大城市、名校和热门专业,是考生最热衷的。据统计,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率仅为百分之十几,而全国报名录取比例约为31%。今年报考最火的专业仍然是工商管理、法律硕士和会计专业等,本科毕业后读研的学生约有3成换了专业。
统计数据表明,自2009年以来,我国“考研大军”数量每年都以超过10万人的增量上升。2003年全国考研总人数不足80万人,10年后,这个数字翻了一番多。业内人士指出,除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外,“考研热”每年升温,还反应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弊端。大一、大二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大三才刚开始接触一点专业知识,一到大四就匆匆忙忙找工作。培养的学生懂得不少,但专业性不足,只能靠硕士教育弥补。事实上,研究生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调整。2009年在全国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硕士仅占到大约10%。从2010年开始我国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专业型硕士,专业硕士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提高职业应用能力。到去年,专业型硕士已经占研究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复旦大学,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比例接近1∶1。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一些研究生招生单位盲目扩大招生、部分考生对未来发展缺少规划,共同助推了考研的热潮,这种盲目性,是最需要警惕的。
一方面有些大学科研机构盲目发展研究所教育,另一方面,考生在考研时没有合理规划,也没考虑研究所毕业后的就业发展,这也就促使了一些学生以“打酱油”的心态去考研,就混了一张文凭,没有提高能力和素质,导致研究生整体的贬值。
就在这两天,有这样一条新闻颇为引人注意。武汉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在面试阶段竟被一所二本院校的本科生给PK下去,用人单位给出的理由是“学历太高”。这名硕士研究生半年时间跑了40多场招聘会,目前仍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于是她修改简历,列明自己只是本科学历。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近几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下降甚至不敌本科生。不少招聘负责人也表示:同样的工作,如果本科生可以完成,就不会花多余的钱去招硕士生。此外不少硕士生认为自己是“精英”,不愿意从底层做起,这也让不少招聘单位敬而远之。
有评论指出,虽然“女硕士隐瞒学历”是极端个案,但这给那些为了逃避找工作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提了个醒:找工作的压力永远存在,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如果没有做好踏入社会的勇气和准备,即便学历再高,也无法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而“中国研究生整体贬值”的批评也值得高校和一些“唯学历论”的单位反思:我们的高校该怎样为社会输送人才?我们的社会又该以怎样的标准选拔人才?
上一篇:电热毯危害冬季不宜长期使用电热毯 易引发皮炎
下一篇:合肥私家车油改气1月5日开始报名 市民6问油改气
·儒林画院院长拼接裸女照片强奸23人含5名幼女 一审被判2013.01.07
·阿根廷对中国酚醛胶合板开启反倾销调查2013.01.07
·第三届智慧城市大会将于10日召开2013.01.07
·意大利12月Istat制造业商业信心指数略好于预期2013.01.07
·英国11月BBA总抵押贷款净增2亿英镑2013.01.07
·业内预计中美经贸将长期处于“紧平衡”201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