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推进城镇化极易触发金融危机
有媒体称,虽然近期中央政府已否决了“40万亿城镇化草案”,但各级地方政府却对城镇化进程情有独钟,仅目前各地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各省、市、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愈20万亿元。其中四川省为4.3万亿元、贵州省为1.7万亿元、广西为1.5万亿元、江西省为6694亿元、广东省为7869亿元、云南省为3770亿元。本来地方政府举债无外乎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而现在又多了一个“城镇化”的幌子。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5月29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占到了GDP的50%,同时,相应的“增扩”财政赤字在2012年大约为GDP的10%。在“旧债未清,新债又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再举债搞城镇化具有不小的风险。当然,也有国内专家指出,中国GDP有将60万亿,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总的债务也不到30万亿,占比50%,这相对于美国债务总额占GDP100%,日本占200%而言,中国政府通过举债推行城镇化的空间还有很大。
要说城镇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是显而易见的,起码可以给正处于探底周期和结构转型的中国经济注入不竭的驱动力,更何况我国城镇化水平还有只有50%,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加快城镇化发展的策略,自然备受各地方政府的青睐。但是笔者认为,城镇化建设有一个循序推进的过程,如果仅靠各地方政府一窝蜂的盲目单干,极易引爆金融危机。
首先,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所取得的回报十分有限且耗资巨大。从经济回报上看,一些地方政府在面对经济衰退的不良背景下,早就在去年推行了城镇化改革进程,但是随着大批商品房的竣工,并未能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原因是当地的基础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配套设施的发展并没有同步跟上,这就造成了全国40多座城市出现了大面积鬼城现象,这个名单目前还在扩张,所以盲目推进城镇化进程,对拉动经济的效果十分有限。
从资金耗用方面看,根据国开行行长郑之杰在《中国金融》上撰文称,中国城镇化至少需要50万亿投资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城镇化需求。这其中包括政府要加大当地基础设施投入,还要让城市的新居民真正安居下来,政府更要着力发展基础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关键还要解决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让外来人员与当地市民享受同等的待遇,这笔费用的确空间巨大。若不引入民间力量,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光靠政府投资的城镇化建设是不可持续的。
再者,在政府的鼓励下,银行业也热衷将放贷投向城镇化建设。银监会日前下发文件,明确支持城镇化建设融资。不仅大银行、股份制银行普遍开展城镇化融资服务,城市商业银行也都投身于其中。与发达国家相对独立的银行业不同,中国的银行业更倾向于听命行政命令,对地方政府的城镇化贷款要求惟命是从,而不是考量自身的金融安全,以及其还本付息的能力,这样极易引发金融风险。
最后,仅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尚需要拆东墙补西墙或延迟还款期来避免信贷危机的发生,已经不具备继续举债的能力,如果现在再继续盲目推进城镇化,可能会使一些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要知道,现在还未城镇化的多是经济基础本身就不好的地区,这些地区税收本来就少,政府多是吃饭财政,维持日常开支后所剩无几,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现在也已经债台高筑,要再进行举债搞城镇化建设估计要把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收入都透支光了,不发生金融危机才是怪事。
经济转型之根本在于从过去追求数量的“速度经济”向追求质量的“价值经济”转化,而城镇化的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循序渐进,以人为本,引入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的城镇化才能真正起到启动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此时城镇化的红利才能真正释放。各地目前一窝蜂的城镇化方式,不仅无助于经济结构转型,还会将中国逼入更深的债务危机深渊。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9822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曹妃甸银行贷款可能梦断的教训
下一篇:城镇化给物流带来多大流量?
·油价调整或再次搁浅2013.06.03
·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3.06.03
·服务贸易新引擎 大未来2013.06.03
·正确看待经济隐忧风险2013.06.03
·金融“活水”激发高原生机——西藏银行业服务“三农”2013.06.03
·铁总或启动动车招标201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