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瞒报”难度的关联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3-1-7 8:38:10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新年刚刚曝出山西南吕梁山隧道发生造成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被瞒报。随后,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公司发生苯胺泄漏重大事故,事隔5日才向民众通报。

笔者对于常年来屡见不鲜的瞒报事件所无法理解的是:

1.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出现重大事故,要瞒报是极其困难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决策者会作出“瞒报”的决策。是习惯性选择,还是当下社会环境下的理性选择?或者说一些决策层的决策水平还停留在极低的层次上?!

2. “瞒报”事故,其实是难以永远不露馅的,只不过早几天晚几天的事。是不是风头之中的事故会得到快速而严厉的追究,而风头过后很可能就不了了之?

3. “瞒报”的难度越大,就意味着“瞒报”单位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大,其巨大的成本支出是如何抹平的,那么多的审计会查不出问题?(从来没有说过哪一瞒报事故是审计查出来的)。

4. 谁都知道“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圆”的道理,每个重大事故该牵涉到多少机构、多少人员为之联锁说谎,那么,加总累积起来又不知有多少谎言。按说,这样的官员群体起码是不适合当公务员的,不知道这些参与官员的未来使用会受到什么样的限制?(有无具体之规定?)

 

下一篇: 瞒报事件Vs奥运丑闻者受奖

标签:瞒报 难度 关联 效应 应分 分析

上一篇:中国何时算“三亡”?
下一篇:在南方周末里读懂中国

相关阅读:

·儒林画院院长拼接裸女照片强奸23人含5名幼女 一审被判2013.01.07
·阿根廷对中国酚醛胶合板开启反倾销调查2013.01.07
·第三届智慧城市大会将于10日召开2013.01.07
·意大利12月Istat制造业商业信心指数略好于预期2013.01.07
·英国11月BBA总抵押贷款净增2亿英镑2013.01.07
·业内预计中美经贸将长期处于“紧平衡”201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