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本次机构改革的一大失误

发布时间:2013-3-25 9:49:23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本次机构改革的一大失误

 

马 宇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字对于国人来说一向是极为重要的,虽然我们也曾以“狗剩”、“二蛋”之类不堪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孩子,但多半还是喜欢或文雅或威猛、堂堂正正、气宇轩昂的。都说,人如其名么。心理学也说名字对人有心理暗示作用,叫狗剩你就只能在农村捡粪,叫镇邦你就可以当大将军,你看中国那些伟人的名字,哪个不是赳赳大气的?

于是,我们新近就搞出了这样的机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后经搜索,中国政府机构名字最长的据说是63个汉字。不说是否方便民众认知,就从节俭角度来说也不经济吧,连个公章都没法刻。

本次机构改革方案甫一公布,内容还不知怎么回事呢,就先被这样的名头吓着了。众多网友因其超长且不符合汉语规范而广泛吐槽:几个机构合并难道非要把旧名称叠加么?谁的名称消失就意味着谁被吞并么?哪块职能不在机构名称里出现就意味着取消或弱化么?若连个名字都要考虑被改革(甚至没改革只是被合并)部门的利益,真正的实质性改革得难到什么份儿上?

就连有大学问的华生教授都忍不住吐槽了,说“名字长一点本身也没什么大不了,但长到这份上没人管还说改不了透露了大问题,连改个利索点的名都那么纠葛,估计真要做点改革就更难了。但改革要是没戏,中国的麻烦就大了。希望这种怪异的长名称早点消失,听到它真让我感叹、悲哀和耻辱……”

唉,华教授学究了。咱们中国人就是讲究这些的啊!我就可以再补充一个小故事:

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第一次机构改革,其中有四个部委要合并成一个机构,这四个部委分别是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国家利用外资委员会、对外经济联络部和对外贸易部,以后两个部为主,组成新的对外经济贸易部。新机构简称“外经贸部”,理所当然的,原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担任了新的外经贸部部长。但不久,原外贸部部长担任了外经贸部部长,就要求改名,果然在后来就改成了“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可简称“外贸经部”也别扭啊,于是还叫“外经贸部”(众所周知,部委机构的简称也是要国家统一规定的)--这似乎也不怎么符合汉语缩略语规范。好在后来几任部长要么跟旧两部无关、要么是老外贸部的,这名字就没再变,但老外经和老外贸的明争暗斗就没断过,提干部都要你那边提一个我这边提一个保持平衡。即使这样,在加入WTO前后还是爆发了部领导的排位风波,老外贸的觉得老外经的在入世过程中大大地抢了风头,颇为不忿,于是把那位首席谈判代表的位次往后挪了几位,结果被高层领导斥为“不懂政治”,复位不说,老外贸的也没落着好。

提这样的陈年旧事不是为了讲笑话,而是可以从中看出中国改革的不易。名称怎么定,还真就是跟很多人利益攸关呢!我倒不介意那些局中人如何坚持非要把自己原来机构的名字体现在新机构里,并且还要放在前面,这太可以理解了;但我实在是很奇怪,决策者们难道也只能遵照他们的意愿、遵循原来的路径搞机构和权力的“块移动”么?甚至连名字都不能综合综合、变一变?果真如此的话,这样的机构改革有何意义呢?仅为了从29个减少到25个?

本次政府机构改革,大家并没有抱以太大期待。因为谁都知道,从十八大到两会,这么短的时间里,拿出有力度的改革方案不可能,何况政府换届还没完成,必然有诸多掣肘。可即便如此,现在的改革方案仍有颇多可商榷之处。

最大的失误是没有设立总揽改革、进行改革顶层设计的机构。两会前,已有呼声要求设立超脱现有利益集团羁绊、摆脱部门权力制约的改革委员会,但最终付之阙如。有关领导解释为“三个拿不准”。岂不知,设立新的改革机构是否就能搞好改革固然“拿不准”,可依靠现有机构搞改革却早已证明是条死路!

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以后,计划经济似乎已经在政治层面被抛弃了;但实际上,迄今为止,计划经济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依然支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也还是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历经1998、2003、2008年的多次改革,这一基本框架并没有根本改变。即使上一次的大部制改革,也离预期相差甚远。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国家计委/发改委的屹立不倒。

熟悉我国最近20年机构改革历史的人们都清楚,在邓小平南巡推动的那次改革开放浪潮中,与市场经济截然对立的国家计委成为众矢之的,已近撤销边缘。但后来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推行宏观调控,暂时挽救了计委。为了在市场经济取向下生存,此后该机构也谋求“正乎名”,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但所有人都清楚,其根本政府管理理念、内部机构设置、相关职能定位、具体管理手段等等,仍与原国家计委如出一辙--其实岂止是“一辙”,根本就是“一体”,甚至权力更扩大了,只是换了个马甲而已。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痼疾,多与此机构的计划经济审批模式密切相关,所以,要求改革乃至取消发改委的呼声不绝于耳。本人甚至明确提出,是否取消发改委,是我国真假市场经济的标志!

在3月24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张维迎教授当面提问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大部分权在发改委手里,发改委怎么去放权,怎么去改革?朱主任果然老辣,顾左右而言他:首先表明产业政策不是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和寻租腐败(以此证明发改委主导经济控制市场是正确的);又说追求供需绝对平衡是计划经济的思维(哈哈!他以行政手段干预了市场搞糟了市场,却对批评他这么做的人说“供需本就是不平衡的!你批评我就是以计划经济观念要求我”--是牛啊还是流啊?);再表功,“发改委每年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年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路线图,且以国务院文件下发,只是社会上有些人不大了解”(俺却不得不问一句了:您这么重视改革,搞了这么多年,怎么改到现在连中央都大声疾呼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呢?照您所说该改的岂不都让你们发改委改完了么?现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呼声岂非无的放矢、没事找事?);最后再说一堆永远政治正确的大话虚话空话套话。--就是这样一个机构,这样的态度,能对他们主导改革抱有任何信心吗?

当然,对于新一届政府领导人来说,尚未登台即遽然取消一个核心权力部门当然要冒巨大风险,遭遇重大阻力,所以暂缓处理或不得已亦或不失明智;但同时也要看到,如此“暂缓”也可能打击了民众对于改革的信心,削弱了改革推动力量,而强化了既有体制的抵抗能力,给下一步推进改革增加了难度。简单而言,此次机构改革方案本就是浅尝辄止,新机构的名字都令民众大为吐槽,不得不临时改名(某机构减少四个字?近于笑话了),下一次就能大刀阔斧、焕然一新、一扫沉疴么?

所以,一个统筹改革方案设计和实际推进的机构在现时是绝对必要的。即使是个空架子,也可为摆脱现有机构的羁绊提供条件,为下一步改革方案设计提供平台,为改革方案的实施提供空间,为与现有机构的博弈提供回旋余地,既有战略意义,亦有战术价值。

习近平、李克强都会下围棋。习曾经专门请聂卫平教他下围棋;李曾以围棋来阐释其治国理念。若按围棋术语来说,本次机构改革若能设立改革委这样一个统筹改革的独立机构,则可称“先手”--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2013年3月25日)

 

下一篇: 国家质检总局该如何贯彻中央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