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高通胀绝不是拯救经济的灵丹妙药

发布时间:2013-3-21 16:46:21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随着塞浦路斯议会19日否决了欧盟主导的100亿欧元救助方案,塞浦路斯的存款税议案虽暂时“流产”,但其可能导致整个欧洲储户信心受挫、塞浦路斯政府及欧盟信誉的丧失的风险大幅上升,塞浦路斯债务危机前途叵测。其实何止塞浦路斯,遍观全球,许多发达国家也正深陷高债务、慢增长甚至衰退的的困境中苦苦挣扎。

      良策在何处?刚刚上任不久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19日开出了“高通胀”药方。巴苏当天在华盛顿智库全球发展中心发表演讲时说,发达国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允许通胀水平提高,比如把通胀率目标设置在4%左右,然后再逐步使其回落。这样有利于平衡债务,减少市场忧虑。其实想靠“高通胀”来解决高债务和经济慢增长并非巴苏一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朗夏尔的类似表述。

      早在2009年,布朗夏尔就在媒体公开表示,过去二十多年低通胀、高增长的“大稳定”时代已经结束,建议世界各国可以考虑将通胀目标提升至4%。当时,布朗夏尔此言一出,招来全球大量抨击,专家认为他提出的政策建议弊大于利,将开创“危险的先例”。三年多过去了,两位全球权威经济机构的头号经济思想者在此问题上不谋而合,显然不是巧合。这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艰难程度。按照巴苏的说法,调高通胀是“不得已的选择”。

      笔者认为,靠增发货币,来推升通胀乃属“饮鸩止渴”之举。高通胀这根救命稻草即便能够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发挥些许作用,但终究也是极为脆弱的。不管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要想减债和促增长唯一解决之道只有“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就是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节流就是节省公共开支,以降低债务,而若将“债务货币化”,肯定是损人不利已。

       首先,从发达国家来看,美、欧、英、日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起到的效果似乎只能是延迟经济的大幅衰退,对经济的复苏并没有啥真正的帮助。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从QE1一直到QE4,但是其效果就连短期提振经济的边际效应都在递减。日本这些年来也采用了一波波宽松货币政策,但是其经济仍然处于通缩状态。

      更为糟糕的是,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的中国不顾自己身处何种经济周期,也跟着发达国家一起采用宽松货币政策,比如当年4万亿救市计划和10万亿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虽然短期也起到了促进经济复苏的作用,但直接的恶果是地方政府债台高垒、国内通胀和资产泡沫愈发难以控制。所以靠高通胀来促进经济增长,短期药效过后,很容易将经济带入“滞胀”的境地。

      再者,对于美、欧、日等经济体即使超发货币也未必引发高通胀,所以尽管这些国家不断推出宽松货币政策,虽然效果不彰,但其对经济的危害度远小于中国,这有二方面原因:一、发达国家既控制着上游原材料价格,又控制着终端新兴经济体商品价格,使他们的民众始终能享受到极为廉价的商品,所以其国内物价较易控制。二、美元、欧元、日元是世界三大国际货币,他们若货币超发,往往流向世界,是将危机转嫁他人,而中国货币超发肉只能烂在锅里。所以中国通胀之虎一旦出笼,若想控制这头“怪兽”难度系数远高于发达经济体,非使上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控制。由此可见,靠高通胀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而言肯定是“馊主意”。

      最后,发达经济体的民众对通胀十分敏感,过高的物价会使其对政府不满,这就逼使发达国家政府即使在推出宽松货币政策时,也以控制物价作为参照物,比如美联储在推出QE系列时,以核心通胀率不超过2%为界线,安倍内阁这次虽然推出宽松货币政策,但还是以通胀率不超过3%为准。而中国CPI数据渗杂较多水份,往往今年年初核定的通胀目标往往难以达到,民众对通胀的真实感受远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要高。

     从民众的角度考虑,决策者以高通胀治经济无异于从百姓口袋里抢钱。可能对于社会保障体系较完备的发达国家民众来说,就算通胀率高一些,只是减少自己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对自已的生活质量影响有限,而作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高通胀会影响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所以货币供应必须根据经济实际需求出发,绝不能依靠高通胀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其债务危机是因为长期的“寅吃卯粮”社会过度的福利化,而对于中国而言,非旦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更是由于过度的投资,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早已债台高筑。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其经济增长虽然乏力,不过就算动用量化宽松政策未必救得了本国经济,但货币超发对其本国经济负作用甚微。而中国则大不同,货币超发必然引发高通胀,而高通胀不仅不会提振经济,反而会拖累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较大。所以高通胀绝不是减债和保增长的灵丹妙药,且副作用很大,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