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张立伟“四万亿”功过再议

发布时间:2013-3-18 14:32:47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张立伟
原文发表于:FT中文网

自“四万亿”刺激方案出台之后,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在本届政府即将谢幕的“两会”之际,舆论批评达到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也始终伴随着对制定该方案的温家宝总理的评价。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GDP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国务院在2008年11月推出被简称 为“四万亿”的政府刺激方案。但在随后的几年,该方案的副作用爆发,这主要表现为由于天量的廉价信贷涌入市场,出现地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膨胀、产能过剩 加重以及货币存量过高(M2)的问题,“救市”反而酿造了“危机”。

对于这样的后果,市场和公众感到焦虑和不安,政府内部也很不满。因为这意味着即将起航的新政府,继承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政策积极一些,就会遭遇 通胀与资产泡沫的威胁,因此只能先引导过高的货币存量与房价软着陆,为“四万亿”擦屁股。地方政府也因负债过高而苦恼,不仅无法像以前那样拥有财政自由去 天马行空般的投资,还要承担巨额的还债压力。

由 于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四万亿”工程中不计后果地借债,以至于目前难以偿付,他们希望中央政府承担或者至少豁免一部分债务。因为,地方政府认为,在当时是中 央政府要求地方上报项目,尽快开工,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要求银行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放贷或购买债券,“地方是按照上面的指示与命令办 事”,中央政府理应共担成本。地方政府希望在本届政府谢幕之前将债务责任划分清楚,以免新的中央政府不认账,完全由地方消化。但目前这个希望似乎落空,这 使得地方上对“四万亿”的不满加剧,制定该项计划的温家宝总理成为责难目标。

针对这些声音,温家宝总理做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回首这五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 有效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实践证明这些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央行行长周小川等也特别为四万亿方 案进行了辩护,但他们在坚持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承认该政策存在利弊。周小川则认为复苏成功了以后又不愿意承担由其产生的成本是不现实的。

该如何评价“四万亿”方案呢?如果以结果来看,这项决策糟糕透顶,甚至是场灾难,复苏成本大到威胁到了国家经济的安全。但是,如果从最初的决策目标 来看,则是正确的,因为当时经济增速过快下跌,政府必须及时出手防止信心危机传染,而且,如果救市力度不大可能无法稳定市场情绪。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 “四万亿”这样的猛药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该方案主要是对保障房、农村基础设施、铁公机、医疗文化、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投入与建设,如果完全按照方案实 施,不至于产生目前如此恶劣的副作用。问题出在实施和执行过程,重复“一放就乱”的恶果。

当然,这种依靠投资扩大内需的方案,注定会有大量副作用,甚至是病急乱投医情况下的火上浇油。在该方案出台前两天,笔者曾撰文《勿陷入“扩大内需”的陷阱》, 担忧中国将扩大货币供给“保增长”,这会在未来制造更大危机,比如资产泡沫、债务危机与产能过剩等。这是因为,中国当时处于产能过剩与资产泡沫的状态,如 果“向市场继续注入廉价的无限的流动性,将导致大量无法在生产领域投资获利的资本流向资产领域,并吹起泡沫”。笔者建议,中国必须“遵守谨慎的货币政策, 采取可控的财政刺激政策”,以“转型困境”来对待这场危机,但中国政府仍然选择了不惜一切代价“保增长”。

继续阅读请点击下一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分析:李克强是哪一类改革者?
2.抓住新一轮经济改革机遇
3.习李的第一个五年
4.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选择?
5.周小川的“稳健”

十大热门文章 TOP 5
1.分析:中国迎来习近平时代
2.媒体札记:临别
3.中国改革拖不起
4.媒体札记:议政,从“乳”与“房”开始
5.两极分化的中国楼市

FT图辑精选

张立伟“四万亿”功过再议图辑:乌戈·查韦斯张立伟“四万亿”功过再议图辑:与雾霾战斗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