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民国课本为何受追捧

发布时间:2013-1-31 19:22:00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南京有位叫马翼翔的语文老师,开办了一家民国课堂,很受追捧。这位马老师使用的教材,就是当年叶圣陶、丰子恺所编的《开明国语课本》。民国老课本在这个新时代,竟然会有极大的市场,以至出现井喷式的热销,如此教育现状,最近也引起了人们很多思考。

  民国课本受追捧,最简单的判断,无非也就是老课本仍有价值,新课本太让人失望。

  语文说到底,就是人文教育。叶圣陶、丰子恺是大师,本身从事过小学教育,他们编的民国语文课本,贴进人的内心,体现生活常识,没有太多道德说教,强调人的自然天性,主张独立思考,包裹的人文价值元素,仍然是这个时代极其需要的精神养分。

  这些价值元素,恰恰又是今天语文教材最严重缺失的。这些年,语文教育问题太多,频频遭受炮轰,最主要的弊端,也就是不接地气,与生活脱节,不但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而且还过多承担着“政治教化”的功能,既不能提供很好的审美教育,也不能传递应有的人文精神。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和家长才会选择用脚投票,选择民国的老课本,表达对现在语文教育的失望。必须强调的是,选择民国的老课本,但并不宜进行过度美化。时代在发展,今天语文教育,也不能简单留守在旧时代,如果不能及时添加上这个时代最需要价值文明,这样的语文教育,仍然无法承担人文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使命。

  其实,正确看待民国课本受追捧现象,与正确看待这些年的民国热一样,应该纳入相同的文化框架下来审视,也就是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民国作为一个历史的过度转折期,留下了很多值得怀念的美好的东西,特别是在文化与教育方面,有过太多的探索。民国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在延续传统的同时,迎来了一个更加尊重多元价值的开放时代。

  比如,民国小学课本很注意古代礼俗,通过修身教育,来告知人们如何融入社会。民国教育在精神启蒙方面,也迎来了新的突破,被后来很多人都视为教育的黄金教育,那时,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演绎出太多的历史传奇。今天人们常常对张伯苓的南开,蔡元培的北大、梅贻琦的清华津津乐道,也就是因为民国教育在成体系地传递人文价值。

  遗憾的是,此后中国在人文教育方面,出现了太多断裂与偏执。作为人文教育最重要的载体,语文教材的传统不续,开放不够,一度还充满阶级斗争哲学,灌输敌我思维意识,过度政治教化也带来愚民效果,扭曲了公民的精神人格。这样的现实尴尬,才让民国课本受到追捧。

  民国是历史的,可以用于怀旧,说到底,民国又必须是现实的,民国热的正确价值指向,也就是从那段历史转折的特殊时期,来寻找到一种答案,来更好地着眼于未来。同样,在现在这个新的社会转型期,正确看待民国课本受到追捧,就应该从中梳理出传统的人文价值,同时,又能懂得及时注入时代精神元素,来为未来一代提供更好的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