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郭夏智力扶贫与扫盲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6 20:52:45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郭夏智力扶贫与扫盲教育

一个外地人在边远山村看见一个正在放羊的农村小孩,于是,这个外地人就和这个小羊官攀谈起来。

外地人问:“你的理想是什么?” 小孩回答说:“放羊!”问:“羊儿喂大了干什么?” 答:“卖钱!”问:“有了卖羊儿的钱干什么?”答:“娶老婆!” 问:“娶老婆干什么?”答:“生小孩!”问:“生小孩来干什么?” 答:“放羊!” 

什么是智力扶贫?

智力扶贫就是用发展教育的方式促使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提高智力水平,加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的经济发展步伐。以往的扶贫活动主要是用各种发展经济的开发项目和各种救助计划进行。由于未能使贫困地区的人民在智力水平上有所提高,扶贫效果往往并不明显。

智力扶贫主要是把扶贫资金用于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上。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打好人才基础。相对于其他扶贫投入而言,智力扶贫往往更加具有长期效应和持久效应。从扶贫效果来看,智力扶贫会比其他扶贫投资的投入产出比更高。

如何建立教育脱贫机制?

世界上还有大量的贫困国家和地区,帮助那里的人们摆脱贫困需要大力发展扶贫教育,建立教育脱贫机制。如何建立教育脱贫机制是一个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应当研究的战略课题。在此领域,还需要从理论上到实践中形成一系列创举。

首先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对于建立扶贫教育机制重要性的认识。贫穷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素质较差,文化水平较低,信息较为闭塞。这种状况不改变,投入再多的扶贫资金也很难改变贫穷落后状况。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只有用科学知识和信息文化武装贫穷落后地区孩子们的头脑,才能帮助那里的人们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建立教育脱贫机制关键是如何解决贫困落后国家和地区发展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中国的希望工程是建立教育脱贫机制的有益尝试。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通过希望工程为中国贫困落后地区筹集了大量资金,捐建了许多希望小学,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创造了条件。

什么是扫盲教育?

扫盲教育是帮助成年人摆脱文盲状态开展的识字扫盲教育。关于个人的脱盲标准,根据城镇和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科学测算后制订的标准是: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农民识15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以前的扫盲教育主要是指扫除文盲。今后的扫盲教育除了扫除文盲之外还要面临扫除电脑盲或网盲的任务。

1990年国际扫盲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扫盲教育的发展,兑现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的承诺,努力实现将文盲率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一半的要求。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的目标,即将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根据1990年、200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成人文盲(15岁以上)数量从18200万减少到8500万,成人文盲率从22.23%降低到8.72%;青壮年(15-50岁)文盲人数从6171万降到2044万,青壮年文盲率从10.34%降到5%以下,实现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也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将文盲率降低一半的要求。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扫除电脑盲或网盲,又称为一项更进一步的扫盲任务。在成年人中,网盲比文盲的数量还要大。因为文盲一定是网盲,非文盲如果不懂得使用电脑、不会上网在电脑网络世界中依然是睁眼瞎。在未来社会,发展社会教育除了要扫除文盲之外还要扫除网盲,以便使更多的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如何确保双扫盲同步进行?

未来的扫盲教育除了要进行扫除文盲的传统扫盲教育之外,还要大力开展扫除网盲的未来扫盲教育。实际上未来的扫盲教育将面临以扫除网盲为主、扫除文盲为辅的双重任务。

在未来社会,如果不能上网几乎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基本要求。未来社会将是网络普及的社会,在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将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不懂得上网学习的网盲将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障碍。为搞好扫除网盲教育,应当制定扫除网盲衡量标准和统计指标。

未来社会的文盲主要分布在农村,未来社会的网盲主要则是城市中的老年人群。未来的扫盲教育应当建立双重指标。一个是扫除文盲的统计指标,一个是扫除网盲的统计指标。农村的扫盲教育应当以扫除文盲为主,扫除网盲为辅;城市的扫盲教育则应当以扫除网盲为主,扫除文盲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