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城镇化是广东新一轮发展的良机

发布时间:2013-1-27 0:29:36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智库专论(13-2):城镇化是广东新一轮发展的良机

彭澎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题外话:广东今年把增长速度从去年的8.5%降到8%,多少有一点谦虚,但也是为转型升级腾出空间和时间,毕竟转型升级是十二五广东的主攻方向,今年是第三年可能也是攻坚时刻。但广东作为一亿人的省份也是最大的市场,通过投资和城镇化发展启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可以一举两先得!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

全面小康,城镇化是主要渠道

2013年1月24日

    ●南方日报记者 范琛

    在过去的一年间,粤东西北的民生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面对难题,粤东西北地区该如何突破瓶颈?日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畅谈粤东西北地区建设“小康之福”的路径。

    南方日报:过去的一年里,粤东西北地区的哪些民生话题是您比较关注的?

    彭澎:我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民生投入普遍增加。粤东西北地区,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都超过了50%,有的地区超过70%,提前实现财政部“十二五”时期指标要求。

    二是城乡医保尤其是新农合推进较快。城乡医保的“湛江模式”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分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全市企业养老保险(不含农垦)、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含城乡居民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率。同时,湛江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二合一”并轨运行,实行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并引入商业保险开展城乡医保大额补助保险。在全国欠发达地区率先走出了一条“城乡一体、市级统筹、商业保险参与”医保改革新路子,被誉为城乡医保改革创新的“湛江模式”。梅州市的新农保试点全覆盖已经率先实现。梅州按照“低起步、广覆盖、能提高、可持续”原则,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个人缴费、财政补贴、百姓实惠”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梅州特色的新农保之路。

    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子弟教育有创新。茂名市是全省外出务工人员最多的城市,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多的城市之一,为解决这一民生难题,茂名市决定建设外出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目前,茂名全市已建立了“希望家园”17家,“一对一”帮扶农村留守儿童3万多人。

    四是重视就业作为民生本源的保障地位。乳源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实行零就业家庭援助制度,强化就业培训指导服务,并积极开辟就业渠道和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使劳务输出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而且成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减少农民数量的主要途径。

    南方日报:您认为目前粤东西北地区在民生建设上存在的困难和瓶颈是什么?

    彭澎: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形成的巨大收入落差是民生建设上相距甚远的主要因素,当然,在有限的财政收入中如何确保民生投入的增长也是一个政府的认识问题。

    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除了收入之外,就是普及教育,要通过爱心午餐等措施,大力防止失学儿童的出现。此外,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还要加大力度,防止“养儿防老”式的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南方日报:您认为应该如何应对,进一步解决这些难题?

    彭澎: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城镇化是主要渠道,即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市民化待遇。2011年广东城镇化率已达66.5%,但粤东西北地区仍然大多欠发达。因此,要充分利用粤东西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珠三角的特点,使他们更多地融入城市化地区,并成为联结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的纽带,缩小地区差别,带动粤东西北城镇化提速。

    其次,按照十八大列出的民生问题的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是一环扣一环的。教育可能助人脱贫致富,但需要投入和时间;就业可以马上改变收入状况,但要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还要保障工作待遇和环境;增加收入才能缩小地区差别,但只靠当地建设远远不够,地区帮扶、转移支付都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养老、工作条件等保障是健康水平的基础,社保全覆盖是基础工程、系统工程;而这一切都有赖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服务。

    再次,十八大再次强调,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因此,即使在粤东西北地区也有差异,尤其是各地的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可能侧重点不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准突破口,并通过年度十大民生工程逐项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