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大焕视界香港惟有自省才有未来

发布时间:2015-3-2 13:10:43 来源:腾讯博客 浏览: 【字体:

大焕视界:香港惟有自省才有未来

 

童大焕—2015年2月28日

 

最近,微博、微信上出现了不少有关香港歧视内地游客的新闻,也引爆了一些“对香港断水断粮断电”的仇港言论。于是,一边是香港人举着“中国人滚出香港”的牌子,一边是“没有大陆你们香港就活不下去”的骂声。此等情形,与当年的仇日言论如出一辙。想不到血浓于水的同胞,竟然到了形同仇寇之境地,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遂想起当年的大陆逃港潮。“1962年5月5日,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下令,撤除岗哨,放开边境,让大陆饥民自由赴港,至5月25日,中央下令关闭边卡,半个多月时间,约30万人赴港。30万饥民逃港,弹丸之地的香港,如何消化得了呢?港英当局只得采用‘随抓随遣’的办法,出动大批军警抓捕遣送,但受到香港市民的反对。遣反逃港者的车队开出时,警方惊呆了:一片排山倒海的呼喊声向车队压来!‘你们不能走!’‘你们回去又要受苦!’市民手里拿着面包饼干,呼喊不停,比杜甫笔下的咸阳桥‘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场面更浩大,更感人!突然,成千上万的香港市民,跳到马路当中,躺在高温的路面,挡住了汽车。‘跳车呀!’‘逃跑呀!’市民向着车上呼喊并指引逃跑路径,许多逃港者纷纷跳车逃跑!”

如今,香港和大陆都发展了,但双方彼此之间的心胸和肚量却大大地缩小了,窄得比针眼还小,穿不过一根温柔的线了。网络上有一篇《关于香港自由行的争吵 你需要知道的三个问题》,貌似公允,实则在第一部分就如其开头说别人的“一些基本的事实其实都没有弄清”。这第一部分如是说:

“事实上,在明报2013年的一份调查中发现,受惠于自由行政策的港人只有16%,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是七万左右。而从港府披露的经济发展数字看,‘自由行’对香港经济的贡献不超过4%。自由行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往往是媒体在过于夸大了。

“而另一方面,自由行的确对大部分香港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以地铁为例,每天经过深圳各大口岸赴港的不少于50万人(而在北京,在春运结束时的每日返城人口也不过30万),不难想象,每天50万的人口涌入,对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压力有多大。地铁愈发拥挤是香港人真切的感受。

“此外,在香港人工资十多年不涨的情况下,但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楼价、租金却不断上升(在项飙的《直面香港:群众运动中的民主诉求与政党政治》一文中,提到近20年来大学毕业生工资上涨有限,而房租则涨了近10倍),这导致只有那些能够承受高额成本的连锁店才能留得下来,譬如铜锣湾充斥着药店与化妆品店,那些本地人过去经常光顾的茶餐厅和小店却纷纷不见了。

“因此,虽然自由行为香港带来了大量的旅客、收入,但其实钱大多是进了地产商的口袋,对香港人来说,反而是愈发拥挤的交通、不断高涨的楼价和快速消失的小店。”

这种把经济割裂的思维往往正是造成今天两岸同胞严重分裂的思维。我们不说自由行的份额到底有多大,但如果没有相关7万就业岗位的提供,香港的就业是不是更紧张?大学生的工资上涨是不是更有限?而没有自由行,楼价、房租是否就不上涨?茶餐厅和小店是否就依然健在?(大陆一线城市十年工资基本不涨,房价和房租却上涨5至10倍,而去年以来更是遭遇大规模的实体店倒闭潮,是不是也应该像寻找“自由行”一样找一个替罪羊?说自由行带来的收入大多进了地产商腰包,那么地产商有没有带动相关的香港就业?香港政府每年派发的市民红包,难道就没有地产商人的份?

把“每天经过深圳各大口岸赴港的不少于50万人”与“北京在春运结束时的每日返城人口也不过30万”相比较,进而得出“每天50万的人口涌入,对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压力有多大。地铁愈发拥挤是香港人真切的感受”的结论,也是牛唇不对马嘴。春节后北京的返城人口只进不出,赴港的人口则是有进有出;包含流动人口在内的北京“瞬间人口”,实际上已经在4千万上下,比官方公布的2100万常住人口多得多。香港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有这个比例吗?

古往今来,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把自己孤岛一样围起来的时代、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把自己孤岛一样围起来的国家和地区会有任何真正的发展和前途。所有貌似不相关的经济行为,彼此之间,各阶层和各行业之间,都有丝丝入扣却不为人所察觉的血脉联系。而在所有的矛盾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一定是内因!今天的香港已经处在转型的紧要关头,危险与机会并存,并且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今日港人不强化内省机制,仍然一错再错对外制造假想敌,错失最后的改革良机,香港只有衰败一途。

我曾在一篇给《南方周末》的文章中专门谈到香港的两大优势:一是大陆高等教育的极端落后而香港高等教育的先进;二是香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先进性在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指导意义。如果香港能发挥、发展好这两个“桥头堡”的地位,并且通过发展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大量吸引大陆高层次人才并且让其中最优秀部分留港,香港有望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智慧城市、创新城市之一。如果港人不扬长避短仍汲汲于小市民眼界的情仇恩怨,甚至把在争取民主过程中对权力的不满不明智地迁怒于大陆人头上,受伤的只能是香港自己。

 

发表于2015年3月1日香港东网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8063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