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当前中国不存在“通货紧缩”

发布时间:2015-3-3 5:22:17 来源:腾讯博客 浏览: 【字体:
 

 

中国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跌到0.8%,5年来的最低。市场立即一片大呼小叫,说“通货紧缩”要来了,央行要如何来应对“通货紧缩”之风险。所以,市场上的各种预测都认为,为了对应通货紧缩,中国央行这次降息之后,还会继续降准降息,中国的货币政策进入降准降息周期。其实,对于中国1月份0.8%的CPI,是否出现通货紧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以当前情况来看,其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一般来说,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居民的货币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物价持续下跌。而且只有当CPI连续下跌出现负增长二个季度后,才能说是出现了通货紧缩。但是,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说,无论是市场流通的货币还是居民收入都没有减少,居民购买力也没有下降。而CPI下跌,一是环比低于前几个月,但没有出现负增长。二是CPI走低也仅是1月份的事情,因此一看到CPI走低就认为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这有点过度夸张。

看看韩国今年1月的CPI也为0.8%,台湾甚至于-0.94%(2009年以来台湾CPI基本上保持在1.2%的水平),他们都没有认为通货紧缩来了。还有,由于国际油价快速下跌,加拿大的CPI也下跌得很快,甚至于预测今年第二季度CPI会出现负增长。但加拿大央行副行长柯特(Agathe Cote)解释,不必害怕通膨率在春季短期跌为负数,因为只有在广泛和长期的物价下跌时,才会出现真正的通货紧缩。所以,说中国1月份的CPI下跌到0.8%就出现通货紧缩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还有,根据经济史学家Michael Bordo的早年研究,英美等发达国家,自从有CPI记录以来,各国的物价水平多数时候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在上个世纪的二战之前,现在理论上所指的通货紧缩是常态。比如美国,从1914年有记录至今的年度通货膨胀的数据,通货膨胀率基本上都处于不足1.5%的水平上。尤其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低通脹或通货紧缩更是一种常态。也就是说,在工业化时代,随着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提高、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随着生产效率提高,整个物价水平下行是一种常态,也是社会经济生活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与货币发行收缩导致的通货紧缩完全不同。

其次,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1月份的CPI走低,主要原因是春节错位、季节因素导致食品价格下行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至于其解释力如何,在此暂且不论。不过,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中国的CPI概念看上去与欧美发达国家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中国的CPI调查取样来源、计算方式及权重结构等,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中国是以食品为主导的CPI(权重占比达33%以上,美国则15%),欧美发达国家是居住类为主导的CPI(美国居住类权重占比43%以上,中国则只有15%以上)。因此,如果美国的住房价格不快速上涨并导致房租上行,那么美国的CPI就可能一直处于低位。中国则是住房价格可以快速飚升并导致房租上升,但对CPI上行影响不会大,只有食品的价格上行快才能让CPI上涨。

可想而知,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在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市场,中国市场农产品的价格永远是供大于求。如果加上中国农产品市场完全向国际市场开放,那么中国农产品的价格要快速上涨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情况下,中国的CPI能上涨吗?要跌且容易。

比如,对于中国以食品为主导的CPI为何最近同比下行这样多,很大程度上是与猪肉的价格下降有关。已经有的数据显示,1月份猪肉价格下降5.3%,影响CPI总体水平下降约0.17个百分点。而这轮的国内猪肉价格下跌,与以往用“猪周期”(或行业生产周期)来解释已经意义不大了。这轮国内猪肉价格下跌原因主要是生猪的价格在不断下行。因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生猪行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行业规模化生产程度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及生产效率提高导致生猪价格下跌。还有,居民对猪肉需求偏好在减弱,这很大程度上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导致食品结构调整有关。受猪肉供求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国内猪肉价格下行将是一种常态或趋势。如果国内CPI权重不变化,它将拉低国内CPI的水平,但这种意义上的CPI下行并非是通货紧缩。

第三,2002以来,中国如美国一样,也采取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比如,中国广义货币M2从2002年底18.5万亿到2015年1月的124.3万,十多年增长了6.7倍近百万亿货币供应,而M2与GDP的比率2014年底更是达220%以上,世界第一。本来,过度货币发行这是推高物价水平的祸首,但中国如美国一样,市场的货币泛滥不仅没有让物价飞快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反之让物价水平越来越低。何也?

这里既有中国在两个方面与世界各国相同,一是近年来大量的货币从银行体系流出,但是这些货币有不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体系内循环,在钱生钱。从而造成各个国家的资产价格全面上涨。比如中国的房价,美国及德国的股票。二是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时代到来,它引发了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的重大变革,生产效率的提高及交易费用的降低。这也是推动传统的CPI产品价格下行重要方式。不同的方面是,中国1993年编制的CPI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其权重与当前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完全脱节。既不科学也很粗糙,从而这种CPI根本无法反映中国居民消费品物价真实水平。所以,1月份CPI出现0.8%也是正常,但与通货紧缩无关。

可见,对于1月份的CPI下降到0.8%,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不是很清楚(比如是需求不足,还是油价下跌或生产率提高所导致的都没有说清楚),就认为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来了,这有些过度夸张。中国货币当局应该对这有科学分析,然后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jingjixuejia/18062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