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分拆Think业务 联想“车以复路”

发布时间:2013-1-24 12:54:53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文章来源: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所(www.baiyimin.com)
1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联想集团公司(HK:992)宣布重组业务部门,公司业务分拆成Lenovo业务集团和Think业务集团,新的架构将从新财政年度的4月1日起运营。
   作为中国大陆最具品牌知名度之一的联想集团公司,于2005年收购原IBM PC业务并获得笔记本电脑领域的高端品牌IBM ThinkPad的5年使用权,开创了“蛇吞象”式的国内企业跨国经营之路。
   尽管PC最早是由苹果公司推出,但后来的PC台式机从技术角度更应该被称为IBM公司PC的兼容机。除台式机外,PC的另一形态——便于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最早则是由日本东芝公司(属三井财团)推出,而IBM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也是在日本的大和研究室研发、设计和测试的。
   “巧合”的是,联想当初正是靠给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做代理起家的。1995年,联想与东芝签约成为东芝在中国唯一总代理,随后仅一年时间东芝销量便剧增至27500台,占中国市场的30%。此后的4年中,联想代理的东芝笔记本均占据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位置。
   长期关注日本财团经营的产业经济学家白益民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从当年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公司PC业务的情况来看,几家日本公司才是这宗交易的真正推手和获益者。要知道日本公司控制着PC产业硬件中除去CPU外相当大份额的零部件生产。联想2005年购Thinkpad之后,一直未能涉足PC产业链上游,Thinkpad的大部分零部件仍由日本三洋(住友财团关系企业)、日立(属富士财团)等厂商提供。”
  白益民从他多年积累的研究资料中发现:2008年7月31日,IBM董事会任命日本东芝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室泰三为该公司董事会13名成员之一。2011年9月28日,联想集团宣布,索尼公司(三井财团关系企业)前董事长和集团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正式加入联想董事会。显然,联想的PC产业命脉一直都无法摆脱日本财团的“魔掌”。
   自那时起,一个“PC行业从无成功并购”案例的“魔咒”就笼罩在联想集团身上,尤其是最近5年联想集团每年都会上演一次业务架构调整,从全球市场的成熟度到不同地理区域的组合,从硬件产品线到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考虑到联想集团在北京和美国Morrisville设置的双总部,这次的Lenovo和Think业务的新“组合”给外界的感觉更象是要回到了并购前的两个品牌分别运营的情况。但据外媒报道,联想集团美国总部新闻发言人否认这次业务架构调整是“重组”,而只是“后端组织的重置”。
   截止发稿时止,联想集团高层尚未在中国大陆向媒体发布任何关于此次业务架构调整的消息和评论。在联想集团公司网站的“公司介绍”一栏中,依然列示着“联想是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厂商,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为全球前四大电脑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字样。这与自2012年第二季度后国内各种报道中频繁出现的“全球PC第一”形成了反差。
   得益于中国大陆尤其是农村地区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消费增长,传统PC的出货量依然在增加,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型计算和消费模式的崛起,传统PC已经在走下坡路。如果把平板电脑划入PC范围,苹果公司在推出iPad一年后的2010年第四季度就已经登上全球PC出货第一。现如今,云计算巨头Google和Amazon都在力推自己定义的终端产品,就连曾经主导PC行业的Wintel联盟之一的微软公司也于2012年6月份推出了Surface品牌系列平板电脑。
   在4C融合的产业变革大背景下,联想集团公司高层的低调看来并非谦虚。事实上,以品牌和分销业务见长的联想集团甚至连像台湾宏碁那样对微软公司推出Surface表示不满的底气都没有。毕竟,在PC产业,台湾不仅拥有全球前五大品牌中的两大品牌——宏碁和华硕,更拥有四大代工“天王”和上游零部件等大量产业。
   尽管国内媒体和消费者也倾向于把ThinkPad定位为可与苹果竞争的高档品牌,但在4C融合时代依然沉迷于硬件品牌则无疑于典型的“鸵鸟”心态。从2012年下半年起,台湾IT业和传媒已经开始反思品牌“落败”的启示:台湾品牌价值第一名的智能手机厂商宏达电,以及经营PC品牌已近30年的宏碁,都遇到业绩滑落、品牌知名度蒙尘的大危机,美国《商业周刊》更是撰文直指宏碁与宏达电的困境反映了“台湾品牌的大问题”。
   曾任职于美国ViewSonic公司的李超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联想集团从IBM公司买到的其实就是一个类似当年摩托罗拉出售的彩电业务,而且代价不低,当年德州仪器出售PC业务非但不要钱而且倒贴钱给并购者。Lenovo的品牌在美国其实没什么影响力,它的产品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便宜,但即使如此,那些白人消费者也不会买。在当今的消费类IT产品领域,现如今能和苹果竞争的只有三星。”文章来源: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所(www.baiyimin.com),出处:《中国产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