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真的比学校好?
近日,武汉有7对父母放弃城市的传统教育,在乡下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自己教孩子诵经读典、练习书法等。而在成都,硕士生刘晓伟办了一个“现代私塾”:没有教室,咖啡厅、书吧、周遭的博物馆都是孩子的课堂;没有统一的课程,每个娃娃对什么感兴趣,老师就教什么;没有考试“皆大欢喜”,学生调研项目,每月都交论文;没有固定的老师,刘晓伟请来好友、教授、留学生与大家交流。
民办教育专家、信孚教育集团创办人及董事长信力建:
应该支持,是传统教育的复兴
我赞成这种做法。之前多是贵族阶层才能读书,而中国古代是耕读的形式,或是家族宗祠自己办的私塾,比较小型,乡村学校也是由此演化而来。因此,“在家上学”是一种传统教学的复兴,也是一种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冲击试验,应该得到支持。
过去是匠人之子恒为匠,手把手教技能,想学什么就去拜什么行当的师傅。后来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谋生的方式,也为了节约成本,采取了一刀切,集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已经落后了,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发展迅速,职业的类别越来越多,从36行到360行到3600行,科技日新月异,现在美国已经有高达三万多个工种,而中国仍然只有三千多个,远远适应不了社会需求。而且学校的大一统教育,忽视了个性发展,有才华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教育,也忽略了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没有传统文化养成和心性培养,受教育者缺乏人生智慧,每个人都被培养成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毫无个性可言。
另一方面,建议家长们千万不要忽略了家庭教育,而过早把小孩子完全交给教育机构管教,因为即使是最专业的教育机构,其成效也未必有家庭教育好。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佛山市禅城区高级教育顾问安文铸教授:
私塾不能大面积提倡
要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既不要简单否定,也不要全盘的肯定。
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就是要让下一代人从道德、知识水平和能力方面成材。只要符合这个最终目标的,具体通过什么途径,都是可以选择的。
目前的中国教育沿袭了300年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对于学校教育进行了干预和扶持,以学校作为载体的途径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中国的国情看来,要培养学生只有通过学校教育这种途径。
但是目前的中国教育制度也存在不足,首先是现在学校所教的都是一些死知识,也就是前人总结的一些规律、结论,这样就使得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由于有中考和高考两个指挥棒存在,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了20多年了,但还是逃不开这两个指挥棒的影响。素质教育一直在尴尬和矛盾中前行。所以我们需要改革,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改革,也就是对体制的不断完善。
现代私塾的出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不可能大面积提倡。要让孩子选择这种形式学习,要注意不能让孩子畸形发展,毕竟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前提。
(来源:佛山日报 2012.1.9)
上一篇:2013年千亿房企俱乐部有望再添新成员
下一篇:毛泽东PK朱元璋
·看好新年经济 QDII增仓地产能源2013.01.23
·数百亿新批QFII资金渐具建仓条件2013.01.24
·64亿抢筹26金融服务股 四要点凸显聚宝盆效应2013.01.24
·十大股东现松动 大宗交易频“露馅”2013.01.24
·年内重要股东携12亿资金增持50股 8股成“香饽饽”2013.01.24
·中信重工公开发行2012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摘要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