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钱包中移动的“救命稻草”?
文/邹光祥
移动支付或许是中国移动的最后机会。
不甘沦为“管道”的中国移动正放手一搏。6月9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宣布,双方共同打造的移动支付平台上线,其推出的移动支付联合产品名为“手机钱包”,是首批基于NFC—SIM卡的手机业务。
手机钱包将客户的各种实体卡(如银行卡、公交卡、校园/企业一卡通、会员卡等)电子化,客户通过手机钱包客户端下载电子卡应用到NFC-SIM卡后,拿着NFC手机便可实现商户消费、刷公交、刷门禁等。
手机钱包的梦想的确激动人心。但基于近场通信(NFC)折戟国外市场,我们有理由担心移动和银联合作的基于NFC的移动支付难免会重蹈覆辙。无论是谷歌的NFC支付产品“谷歌钱包”,还是明星创业产品Square面临的问题,都表明所有想要取代“钱包”的移动支付产品,发展得都不如想象中美好。
想要改变、乃至颠覆人们长期形成的结帐习惯可能并不会因产品“漂亮”、“智能”、“成本低”就天然受到欢迎。简单、安全和便捷的用户体验将是成败的关键。
就在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力挺NFC的同事,同一天,有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基于近场通信(NFC)的支付产品谷歌钱包一直未能打开局面,不久前,谷歌还关停了另外一个支付产品Checkout。
“各行业对NFC期望全落空。”有分析人士指出,谷歌、合作伙伴以及零售业对于NFC应用前景过分乐观,是谷歌钱包以及NFC支付错失移动支付高速增长良机的主要原因。
在2011年的移动世界大会上,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曾经将NFC视为一个“超大规模的机会”,他预言这种技术会把智能手机变成信用卡,从而给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带来一场“革命”。
两年之后,,移动支付确实开始腾飞,在未来18个月之内,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0亿美元,然而这一腾飞,却和NFC以及谷歌钱包(三星、HTC、LG均推出了支持谷歌钱包的手机)没有什么关系。
Gartner研究总监Sandy-Shen表示:在移动支付增长的故事中,NFC支付没有获得成比例的份额,预计今年只占到全部支付额的2%,2017年占到5%。同时,基于NFC的移动支付产品却始终无法获得消费者认可。
Gartner研究发现,消费者用智能手机购买的商品不如钱包多,因为手机的支付体验还有落差。Gartner还发现,消费者用移动设备消费的金额,少于在线电子商务的消费额。市场的不认可,使得NFC沦为“Not For Customers”(不适合消费者)。
但这并不妨碍NFC横行中国。面对庞大的市场,去年6月,移动和银联在上海签署了《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就采取NFC—SWP技术标准达成一致意见。经过一年的产品准备,双方已实现TSM平台(多应用管理平台)的对接上线和手机钱包客户端的推出。截至目前,双方已通过TSM平台联合推出9家银行的13个电子卡应用。
针对手机钱包的发展,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中国移动今年将把手机钱包作为重点业务,加快在全网范围内的规模推广,全年计划销售NFC终端超过千万台。
移动支付的规模应用离不开基于NFC终端的普及和推广,更依赖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及早创建移动支付领域的行业标准,将互联网公司、传统零售商都纳入视线,让各种体制和性质的公司都参与进来,方能实现行业的共生和繁荣。
如果我们不是那么健忘的话,早在2005年,中国移动就联手中国银联宣布要推出“手机钱包”。8年之后,为什么又重启这一项目?在共同推动这一具有划时代的支付革命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8年做不出一件事情?笔者将就这一问题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敬请关注《中移动“内斗”》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11154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中庸、莫尔定律和墨菲定律
下一篇:邮轮码头不改革钢厂海运会亏损不止
·A股千家上市公司拉响业绩警报2013.07.08
·本周解禁市值204亿元 环比略增2013.07.08
·两市成交量突增前十只个股截止7月5日2013.07.08
·产业资本抓大放小提示价值方向 增减持显现三大特征2013.07.08
·中报大戏本周登场 预喜股超6成2013.07.08
·两市流通市值最高的二十股名单一览截止7月5日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