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撒切尔夫人
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举世追思。铁娘子在上世纪80年代推行的自由主义改革被认为是最大的政治遗产。不过,不少国人以为撒切尔夫人是在用她的自由主义信念埋葬福利国家制度,却并非事情真相。事实是,撒切尔夫人不过是让福利制度回归正轨而已,在她执政期间,主要的福利项目依然运转,只是支付的额度或者方式进行了调整,被誉为“王冠宝石”的全民健保制度完好无损,政府对无生活能力的人群的关照与保障几乎没有受到紧缩的影响。可见,撒切尔夫人的改革不过是在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之下的调整,何谈埋葬福利国家呢?
福利国家制度在二战结束之后风行于欧美国家,究其根本,福利是富人向穷人赎买和平的必要成本。福利国家制度有效地缓解了纠缠于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福利的红包也成为政客赢得选票的“胡萝卜”。几十年下来,各国建立了事无巨细的福利制度,从摇篮到坟墓。但“无微不至”的照顾反而让人们失掉了勤俭、诚信的品格。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工人运动最为成熟的国度,庞大集权的工会使福利开支不断增长,而生产效率却连续下滑,昔日的大英帝国在1977年不得不接受IMF的援助。撒切尔夫人受哈耶克、波普尔等自由主义哲学家的影响,认定高福利、大政府是通往奴役的死胡同;而哈耶克这样的自由市场拥趸,也并非反对一切福利,其认为,公民教育平等与保障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还有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技巧。利益集团形成不了福利国家,但是福利国家大大促进了利益集团社会的发展。撒切尔夫人要改造福利国家,她面对的是各种各样从福利制度中获益的个人与集团。激进的改革必然会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弹,因此改革需有术,政策模糊化、分而治之以及适度补偿都能够缓解利益集团的阻力,实现福利瘦身。
撒切尔夫人推行的紧缩政策并不是埋葬福利国家,只不过是推动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推动福利国家从“制度性”向“剩余性”转型。制度性福利国家依靠公共服务法规试图减少不同阶层或者地位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从而限制市场对生活机会的影响。而剩余性福利国家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安全网”,这个安全网通常建立在一个需经家庭资格审查的项目基础之上,同时巩固了社会分层的市场生成机制。而在全民健保项目上,经过几年的私有化尝试之后,撒切尔夫人不但没有继续推进改革,反而成为全民健保的捍卫者。
福利问题专家保罗 皮尔逊认为:“不管紧缩倡导者的努力如何雄心勃勃,福利国家依然大部分完好无损。”
如何强势也需要顺应潮流,这一特点也表现在撒切尔夫人对于移交香港主权方面。1997年新界的租期将满,而新界占香港地区90%的面积,没有新界,香港岛如何存续还是个问题。1982年携马岛胜利余威的撒切尔夫人飞往北京,试图以香港岛主权换取英国在香港地区的治权,但是遭到邓小平的坚决反对。撒切尔夫人夫人曾两度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跌倒,被国人认为这是“铁娘子”屈服之兆,也许有人会疑问为何“铁娘子”没有继续自己的铁腕手段?用对待马岛的方式对待香港?其实,理解这一事件必须要交代的背景是,二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主动向殖民地移交主权,因为殖民主义已非潮流。更何况,香港与马岛不同,前者是殖民主义的遗产,而后者却是主权之争,况且在香港问题上,撒切尔夫人很难得到里根的铁杆支持。邓小平也作出了让步,提出“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的方案以维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撒切尔夫人虽然认为这是一场外交挫折,若不妥协,邓小平会随时拿下香港,而第二年撒切尔夫人将面对大选的考验。最终,两个风格强硬的政治家以务实的方式化解了两个大国之间的分歧,可谓刚柔相济,原则与策略结合。
撒切尔夫人生前曾说:我不是一个迎合民意的政治家,我是一个坚持信念的政治家。或许“坚持”二字,是她生前毁誉不一的根源。“铁娘子”的首相生涯终结于党内之争,但是后来上台的政治家并没有改变撒切尔夫人的治国路线,如“通用福利”的改革,卡梅伦对欧元区敬而远之的态度,似乎都在印证着撒切尔夫人的远见卓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往往有荆棘丛生的艰难时刻,或许唯有在坚持信念的前提下,将智慧与勇气汇入时势的长河之中,方能成就伟业,在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天空留下闪亮的星辰。
标签:被误解的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铁娘子 制度性 安全网 宫廷政变
上一篇:超越“投资拉动”“消费拉动”之争
下一篇:沈建光美联储的豪赌
·巴曙松等论城镇化城市吸收接纳农村人口是要务2013.04.11
·李若山出售住房征收20%个税 1994个税法已有2013.04.11
·范剑平城镇化并非仅是“强心剂”而是长远规划2013.04.11
·欧盟的苦日子2013.04.11
·比特币到底具有何等革命性?2013.04.11
·央行数据显示中国广义货币量突破100万亿元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