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力避盲动与内耗

发布时间:2013-3-28 14:51:27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力避盲动与内耗

宋荣华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外交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新任国家主席首次外访选择了非洲,并带去了一系列拓展中非合作的具体建议,受到非洲朋友的热烈欢迎。随着中国3年内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优惠贷款的落实,可以想象,非洲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热土。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12年中国对非投资额同比增长79%。对非投资的快速发展只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一个缩影。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走出去”不仅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刚开始,已经有了不少的成功经验,这是可喜的。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也同样面临不少的挑战和问题。这几天有机会与我驻阿根廷大使和一位从事海外投资多年的朋友交流,他们提及的问题让人深思。

  问题一:不了解当地情况。我们国内2家公司分别从西方公司手中购买了在阿根廷的油井和矿,一开始很兴奋,但接手后发现管理很困难,很头疼。原来阿根廷人维权意识很强,而且工会势力很大,动不动就罢工。一艘渔船,船老大有船老大工会,船员有船员工会,随船医生有医生工会,轮机长还有工会,一班人马分属4个工会,只要有1个工会罢工,船就不能出海。中国人加班给钱,阿根廷人给钱也不加班。西方人正因这些问题所困才甩包袱,我们却成香馍馍接过来。同类的问题绝不仅仅发生在阿根廷,前几年首都钢铁公司投资巴西大型铁矿项目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问题二:兄弟间恶性竞争惨烈。非洲、拉美、东南亚的任何一座电站、一个大坝、一条公路的兴建都会引来中国公司竞标,这本是好事,但最后往往演变成了二三家中国公司之间的“死拼”。60亿美元的水电项目被拼成了40亿美元,100亿美元的火电项目被拼成60亿美元。拼来拼去,拼来的是某一家公司的业绩和具体业务人员的奖金,拼掉的是国有企业应有的丰厚利润和工程应有的质量(中标价太低,只能偷工减料压低成本),有的工程进行了一半就无法继续履约,给国家声誉造成极大损害。

  上述两类问题反映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不少大型中国企业资金充足,对外投资和扩张的热情高涨,有时甚至有些冲动或盲动。事前的调研不足,给投资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小则公司发展受到影响,大则是银行的贷款血本无归。价格竞争是商业竞争的常用手段,但恶性的价格竞争应禁止。我们还难看到来自日本的两家公司为一个项目在海外市场拼得头破血流。

  规范、引导、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一个紧迫的课题,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寻找解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