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切分好国民收入这块蛋糕

发布时间:2013-3-9 7:51:41 来源:经济观察报 【字体:

中国老百姓不愿意花钱,这是一个共识。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将储蓄这只“笼中虎”赶出来,就成为决策者的共识。不过从1998年至今,“笼中虎”似乎是越养越肥,消费占GDP的比重却没有明显的提高,中国经济从外需主导向内需拉动,更多仰赖于投资而非消费。这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

所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并提出,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花钱?因为兜里没钱。为什么老百姓兜里没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民收入切分的天平倾向了政府和企业。权威研究表明,1990年到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总额增加仅10.4倍,同期国民收入总额增长超过20倍,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因此由55%降至42%左右,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008年比1995年下降了12%左右,而同期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提高了9%以上。

如果政府切走的这部分蛋糕,通过财政支出更多地投向了社会保障,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当然也会敢于花钱。问题在于,尽管财政投入民生的比例在逐年加大,我们至今仍未很好地解决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更不用说普通百姓还要面对教育、住房等压力。如此一来,谁还敢放胆花钱?

所以,扩大消费不仅要做大国民收入蛋糕,政府更要通过各种方式切分好蛋糕。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的收入倍增计划,并承诺要让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与GDP增长同步。有关专家测算,如果考虑到通胀水平,要实现收入倍增,百姓实际收入增幅实现倍增,年均增长率应该超过GDP增幅。如果不能很好地切分蛋糕,即使GDP增幅处在比较高的水平上,收入倍增恐怕也难实现。可以比较的是日本,在1960-197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人均年收入增幅达到11.5%,超过GDP年均增幅至少一个百分点以上,七年就实现了收入倍增。

相比之下,中国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过去5年,中国GDP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翻了一倍多。相比之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增幅不到50%。

如何切分好这块蛋糕?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增加普通老百姓的劳动报酬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在二次分配过程中,也要通过税收等杠杆,帮助百姓减轻负担。就拿个人所得税来说,最近国税总局官员表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没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事实上,公众对个税的意见,很大一部分集中于现行税制忽视了收入水平和纳税能力之间的差别,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婚姻状况、家庭总收入和赡养人口等,因而在生计扣除上不能充分体现纳税人的负担。如果能从目前的分类税制转向综合税制,相信百姓的减负空间还是很大的。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很多人认为分配的天平倾向政府,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从经济全局来看,只有以民为本切分好国民收入这块蛋糕,才是更有利的。城镇化被看做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成长的主引擎。没有居民收入的增加,这一引擎不可能释放持久的能量。因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势必带动消费升级,从而推动结构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就业人口转移,这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