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民生支票”该如何兑现?

发布时间:2013-3-8 9:11:2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体:

  梳理两会召开以来的关键词,非“民生”一词莫属。推动收入增长、化解公众忧虑;让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对于民生概念的深入、细化,当然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追求,更是政府的主动作为。

  就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政府行为的某些变化看,让老百姓从“囊中羞涩”到“腰包渐鼓”的轨迹正在渐渐明朗。事实上,过去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根据财政部统计,近5年中央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16.89万亿元,年均增长21.1%,占中央公共财政总支出比重稳定在三分之二以上。不仅如此,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以及地方财政也都体现出了民生优先。

  保障改善民生支出的“刚性”增长,体现出政府保障民生的决心。上述大数据对老百姓而言,不仅梦想照进了现实的门槛,更多可期待的实惠还在后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均有明显提高。重要的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均明确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让老百姓得到更大实惠”的承诺与愿景,百姓是否能够如愿“坐享其成”?这个问题不是仅有“刚性”增长指标就能回答的。首先,看病贵、养老难、物价涨的现实就在眼前攒动,百姓的收入随时会被实际的账单吞噬;其次,城乡、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户籍限制等制度性障碍,既事关基本社会公正,又非常容易抵消百姓对幸福的感受;再次,水涨船高惯性下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环境、社会问题不满的矛盾对立存在。

  即便是“刚性”增长指标本身,也面临落实过程中的种种阻力。政府财政上民生支出规模的稳增或许不是问题,不过,如何将钱用到刀刃上?如何花最少钱办最多事?这些担忧不无根据。

  目前,人们对财政资金的关注尚停留在如何收支上,对支出后的实际成本关注不够;且不说资金使用过程缺乏监管,仅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来说,更无从追究考察。说实话,就现状来说,提高民生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要求。现在,政府怎么花钱、为百姓干事花了多少钱,这个最起码的“监督”红线尤其要先划出来。要知道,花钱过程的公开透明,账目让老百姓看得懂,这也是底线。实际上,对民生支出最大的威胁来自政府的“行政消费”。不少地方政府的“三公”支出就是一笔糊涂账,尽管只是形式上的公开,但政府花钱无所顾忌、有钱花不完的现象一目了然。某省财政厅的办公楼气派豪华不说,用不了的办公面积用来出租开高档酒楼;被曝光的“白宫式”政府办公楼不止出现在一地,各地不同程度的豪华办公楼比比皆是。再加上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等等,哪一项不是来自财政?而其中任何一笔不受监管、没有约束的“行政支出”,都必将直接挤压民生项目的资金。

  由此,民生“支票”上的数目无论多么诱人,能否兑现的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意愿,而能够影响政府的民意力量,却缺乏监督体制的支撑。如果只是左手与右手的关系,政府手里的民生“支票”必然缩水甚至成为空头支票。因而,政府在开出民生“支票”的同时,更应当以公开透明、公平和效率为基本原则,对民生类公共项目的实施全过程公开,并披露诸如相关立项评估、审计报告等真实信息;与此同时,就是有关审查、监管等程序性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