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存成本社会的中国样本
笔者一直认为,新福利社会必然是低生存成本型社会,而构建低生存成本社会虽然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也有些零星样本存在的。北京样本:公交太便宜了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理应各种消费都很高,其实不然,在北京最便宜的当属公交,外地人进京,感受最深的就是这点,北京很多公交都是全程1元,刷卡还要便宜,才0.4元,很多都是空调车。地铁2元可以坐遍北京,这种价格全国其他任何城市都做不到,其他城市最低都是1元,2元是大多数,在广东东莞很多地方是3元。现代社会交通费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如果是1元的话,出门一次至少2元,如果是2元的话,出门一次至少4元,如果是3元的话,出门一次至少6元,而且很多地方公交并不能直达,只要转车一次,车费就翻倍,零零碎碎地加起来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北京公交便宜一方面是政府的补贴,另一方面是因为坐公交的人多,自然成本就低了。另外北京的蔬菜也不贵,这是因为北京属于蔬菜的集散地,物流成本相对比较低。东莞样本:吃穿住都不用钱
东莞是中国制造业的样本城市,东莞也有很多低生存成本的地方,主要体现为工厂食堂、工作服和员工宿舍,这是东莞制造业的基本特征。走在北京街头,到处都可以见到穿着入时的情侣,但在东莞见到最多的是一群群身着工作服的打工者,这些人工资并不高,但是消费却很低,吃饭在公司食堂,衣服整天都是工作服,不用买很多衣服,住宿有宿舍。其实在东莞这些城市,工厂员工的收入实际比很多白领要高,经常会看到很多打工仔拿着最新潮的手机,而其实很多白领都舍不得买,关键就是生活成本的差异。白领的工资并不比工厂普工要高,即使高也是高一点点,如果将吃饭、租房、买衣服都算上,根本剩不下钱,而工厂普工则可以省下这些钱。中国税收制度:90%公民不直接纳税
税收是个很能带来痛苦的政策,税不直接加于民是中国古代“仁政”的主要内容,这一政策也被现政府承接下来。中国的税收体系与西方完全不同,中国主要是企业税,西方主要是个人税。税不直接加于民,怎么办呢?就是向商人征税,向企业征税,这是中国税收的特点,有人说这不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起码感受上就不一样。向企业征税,只有少数企业家感受到税负,而广大民众却没有税负感,另外税收在美国,绝大部分人都缴纳个税,而中国2011年个税调整后,缴纳个税的只有2400万人,之前稍微多些,也不是很多。除了个税,其他由公民直接承担的税很少,也就是中国90%的人都不直接纳税,这是减轻税痛的很好做法。在西方不仅是个人所得税每月要缴,而且几乎每天都要缴消费税,而且一天就缴好几次税,这样的社会怎么可能有幸福感可言。
西方有重商的传统,所以苦了民众;中国有民本的传统,所以对商人苛刻了些,但总体上商人对税收的承担能力要强于普通百姓,而且商人的收入原本也来自民众。
除了中国这些,在国外也有很多低生存成本样本,比如在日本哺乳期的妈妈可以将小孩带到单位,单位有专人帮忙看管。比如在北欧、德国上大学是免费的,这些都是降低民众生存成本的好政策,从生存成本的角度减轻民众的社会痛苦感,是构建幸福社会的必由之路,希望这些措施能够更多。
标签:低生存成本社会的中国样本 生存成本 样本 仁政 个税 蔬菜
上一篇:让金融都江堰灌溉实体经济
下一篇:强制社保是件糟糕的事
·陕西神木房姐龚爱爱已被警方刑拘 涉嫌伪造公文印章2013.02.05
·周二深圳红岭私募市场消息经典版2013.02.05
·2月5日独家内部传闻财富赢家揭秘2013.02.05
·2.05深圳红岭私募主力建仓情报分析2013.02.05
·02.05深圳红岭私募内参2013.02.05
·02.05深圳红岭私募提前介入股曝光201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