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礼物经济疯狂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2013-1-31 8:51:20 来源:东方早报 【字体:

  春节将至,人情往来中少不了有礼物。实际上,礼物经济在当代中国异常火爆,比如说,每到重大节日来临,外地进京送礼的车队甚至能让首都北京的交通受影响。早在2006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说过:“中秋节前北京堵车很严重,都是送月饼的。”

  在平头百姓那里,送礼是表达一种亲情和友情,不会有太多功利性;而对有功利性需要的人来说,送对礼物就非常关键。

  礼物在古代本意是敬鬼神的祭物,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制度化和程式化的礼制。由于礼制具有道德意义和政治意义,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如果违反了礼制,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春秋时代,楚王不向周天子进贡茅草,引起了诸侯围攻。后来,礼物逐渐商品化和世俗化,变成了上至庙堂下至江湖的习俗、精神。

  很多人认为,当代的礼物经济崛起能够刺激消费。然而,美国经济学家乔尔·沃德弗格在研究美国的圣诞节送礼现象后指出,假日经济并非像宏观数据显示的那样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反而由于送礼的信息不对称,送礼人不知收礼者的偏好和需要,往往导致礼物错配,从而形成净损失。也就是说,强制性的送礼不仅是一件很有压力、十分昂贵的事,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十分不合算的。

  不少官员坦承,送礼者不是看重他这个人,而是看中了他的位置。在现实中,由于部分官员垄断了某种资源和机会,给他们送礼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避免这些官员对送礼者进行“合法性伤害”;二是想获得某种资源和机会或者某种垄断权。

  这两种目的都会造成社会不公和经济效率低下。然而,前者对经济效率的伤害相对较轻,在西方很多国家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也是通过购买才获得了市民自治的机会。我们中国一些人送礼的目的是减少被权力伤害的机会,或者通过送礼促进官员办事的积极性。而第二种送礼是为了获得某种垄断权,对于其他竞争者来说,是不公正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的无效率。

  仅仅从经济学的视野来说,为了避免资源的错配,送礼的最佳选项是礼金,然而,礼金作为货币,往往会颠覆送礼的其他价值和意义。法国著名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认为,传统礼物交换不同于现代的商品交换,礼物交换体现的是人与人的互惠关系,主要局限于共同体内部,而商品交换作为一种普遍的物物交换,是一种非人格化的交易。也就是说,人们之间互送礼物,并不只是一种物物交易,还是一种互惠性情感交流。

  作为一般百姓,如果是比较熟悉对方的偏好和现实需要,送某些恰当的礼物显然要比送礼金更能体现某些社会价值和意义。但在攀比心理和炫耀性送礼的诱导下,礼金越来越高,最终会成为双方的负担。

  就普通百姓春节送礼而言,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人认为春节应当送礼,送礼对象主要是父母,礼物主要是食品。事实上,春节送父母礼物,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孝顺父母的精神,礼物要讲究实用。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会送给小孩合意的礼物,中国人过春节时父母长辈会给小孩“压岁钱”。在这里,送出礼品和压岁钱的举动不是商品交换,而是一种祝福性表意和情感性互动。然而,压岁钱在很多地方也在慢慢异化,使得送压岁钱变成一种攀比性的行为,不仅失去了原有的传统功能,而且也造成了孩子们盲目攀比的心理。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亲友之间礼金数目也存在着自我强化的攀比性和炫耀性,给社会各个阶层都造成了很大压力。比如,结婚的“份子钱”原意是帮助性的,集中亲友之间的微薄力量帮助小夫妻,给他们生活提供一个好的起点。然而,目前这种份子钱已经成为城市人和农村人都难以承受的“负担”。

  送礼和收礼之间应当是一种利益平衡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付出-回报”失衡的现象,于是人们就找出各种理由来办喜事收礼,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母猪下崽子都疯狂收礼的现象,这已经失去了“礼物”的传统意义,甚至变成了一种陋习。比如有媒体报道称,重庆秀山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请客送礼在当地演化成一场“公害”,有的人变着花样、巧立名目“过事务”敛财。没考上大学摆“安慰酒”,房子贴瓷砖也要“过事务”……在有些镇,人们摆酒请客几近疯狂,成为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

  这种摆酒收礼的现象,在笔者看来,是一种“付出-收入”的反馈机制所致:礼金一轮一轮地上涨,一轮一轮地摆酒浪费,直到大家都承受不了,变成一种公害,大家一起抵制,或者一个外力强制终止这种恶性循环,一个环节崩溃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这种陋习才会恢复其公序良俗的礼俗经济性质。

  礼物经济是从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上生长出来的,如果限制在其合理意义上,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利己利他性的互惠行为,也会维持社会公正,促进经济效率。然而,如果陷入恶性循环,或者成为官员寻租的外衣,对于社会公正与经济效率来说,礼物就丧失了其内在精神,成为“撒旦的礼物”了。

  (作者系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