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对待“地方投资热”
去年以来,在“稳增长”政策之下,一些地方竞相扩大投资规模。统计显示,2012年,多数西部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20%,其中贵州更是超过50%,达到53%。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大会议均已开幕,各省级政府向当地人大提交了过去一年的经济发展答卷。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尽管去年全国GDP增速回落到7.8%,为1999年来最低值,但全国层面的经济增速回落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热情。
对于2013年的经济增长,有24个省份预期实现两位数增长,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的工作部署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省份设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维持在高位。
事实上,去年以来,在“稳增长”政策之下,一些地方竞相扩大投资规模。统计显示,2012年,多数西部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20%,其中贵州更是超过50%,达到53%。
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也给地方政府扩大投资注入了强心针。据媒体报道,《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经编制完成,称“城镇化将在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投资”。
虽然过度依赖投资是我国经济的“老问题”,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等矛盾的深层原因,但对于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方政府表现出的投资冲动,笔者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
因为,这一次各地的计划与2008年是有明显区别的。虽然基建投资还是大头,虽然难以剥离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但地方发展计划中也包含了很多结构转型方面的内容,符合中央对稳增长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政策诉求。
在“城镇化”等主题的带动下,各地加大投资力度有其合理性,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广大中小城市的基建建设仍将是第一选项。从媒体报道来看,各地投资计划都并非以基建作为唯一重点——至少从表面上看并非如此,扩内需、新兴产业、文化等符合转型方向的产业同样是投资重点。另外,投资计划在总规模、完成周期、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比较灵活,弹性空间很大,为地方政府及时刹车(或加速)都留下了空间。
同时需要警惕的是,上一轮投资大刺激的“伤疤”尚未痊愈,必须谨防再“火上浇油”。新一轮地方保护主义抬头的迹象已愈发明显,一旦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权被扩大,这将为此提供更大便利,决策层必须对此有所警惕与防范。
另外,在2008年的投资刺激中,以央企为主的群体得利明显,这也是诱发如今民营企业家扩产谨慎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必须阻断地方政府主导又一波“国进民退”侵袭,否则必将形成对本已相当脆弱的企业家信心的再度摧残。
标签:客观对待“地方投资热” 地方政府 投资热 固定资产投资 伤疤 2008年
上一篇:公车越是有偿私用 公车滥用越是变本加厉
下一篇:不应动用行政力量拯救“亏损王”
·黑莓q10黑莓全键盘版Q10智能手机或4月上市 排Z10之后2013.01.31
·重庆涪陵杀人案女子被砍下头颅仍下5楼 凶杀嫌犯有精神2013.01.31
·保时捷男酒驾想逆行逃跑 警察拔枪将其逼平2013.01.31
·动车高价盒饭出厂价20不到卖40元 餐车承包需花钱拉关系2013.01.31
·因没钱交房租 俩小偷到图书馆连偷两部手机被抓2013.01.31
·中国百富榜为啥易成“杀猪榜”?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