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把权力关进笼子才能有效反腐

发布时间:2013-1-23 8:51:22 来源:东方早报 【字体:

  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的政治立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以来,在反腐败问题上旗帜鲜明,动作频频,成效初显,舆论反响很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最新讲话,态度坚决,让我们对反腐败斗争更增信心。特别是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抓住了防治腐败的关键,很有新意,值得高度关注。

  长期以来,我们在反腐败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不够科学、不够到位,制度漏洞仍然较大,从而为腐败分子留下了不少可乘之机。

  现有反腐败制度的漏洞主要出在两个环节:一是没有建立起腐败行为的有效发现机制。少数人监督多数人、圈内人监督圈内人仍然是主要的监督方式,“信息不对称”问题始终难以克服,导致对腐败行为的发现不够及时。有学者统计发现,带“病”提拔的省部级官员,平均腐败时间10年左右才会被发现。

  二是没有建立起对腐败的必定惩罚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难以避免少数位高权重者出于特定目的有意庇护被发现了的腐败行为。因此,防治腐败,当务之急是要改进制度,堵塞漏洞。

  改进制度,首先要解决好制度执行的动力问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动力。不能寄希望于依靠制度所要监督防范的人去执行制度,而要尽可能依靠最能从反腐败中获益的人去推动制度执行。

  这样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人民群众。19世纪英国思想家密尔说:“每个人是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的唯一可靠保卫者。”腐败侵害的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每一位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集中,所以最有动力反对腐败的是人民群众。另一类是腐败分子的权力竞争者。权力的追逐者有很大的动力监督竞争对手,希望能在监督中找到竞争对手的软肋。这两类人是推动反腐败制度实施的最可靠动力来源。

  要让这两类人的反腐动机转化为实际的反腐行动,产生实际的反腐效果,还需在制度上赋予他们实现动机的必要手段。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制度上保证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腐败行为,能够控制负责惩罚腐败行为的人不敢有法不依、擅自免除或者减轻对腐败者的惩罚。

  就发现腐败行为而言,政府信息公开特别是官员财产公开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腐败分子再狡猾万分,腐败花样再千变万化,最终的结果都要归结到腐败者的财产上。只要抓住了财产这个要害,腐败行为就很难遁形。

  就监督掌权者而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要改进官员的任免及升迁机制,使其更加民主公开和制度化。这是确保负责惩罚腐败行为的人受控于人民群众的关键。二是要合理分割官员手中的权力,建立健全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任何一位官员拥有的权力都受到其他权力的有效制衡,确保任何官员贪腐时都有足够的力量对他实施惩罚。

  显然,这样的制度结构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它不仅需要我们继续完善直接针对腐败的相关制度,而且需健全相应的基础性制度。这当然非一朝之功所能完成,但方向、重点、切入口都是清晰的,只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制度建设中坚持这一方向、抓住这些关键,权力就可以被彻底关进笼子,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就有了可靠保证,腐败就可以得到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