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出SLO不等于货币调控转向价格型
中国央行启用SLO,不仅可平衡市场流动性,加强公开市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力,而且有利于完善短期利率体系。
中国央行上周末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由于目前市面资金还未紧张,估计要到周末或下周临近春节才会有所动作。不过中国央行此举受到外界一致好评。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将以七天期以内短期回购和逆回购为主,遇节假日可适当延长操作期限,采用市场化利率招标方式开展操作,向银行卖出一定资金的资产,就可以达到回收银行资金以紧缩流动性的目的。反之,如果向银行买入一定资金的资产,则是向市场释放一定资金,这样就可以宽松资金面。
从传统上看,中国政府推动经济,采用的货币政策主要依靠货币数量而非货币利率。因为大量贷款被用作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者习惯于用银行贷款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增长的指标。因此在撬动杠杆上更多的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存准率来控制流动性,控制几个主要国有控股银行的贷款数量。
但是这样的办法效果似乎不甚理想。每次存准率的调整动静很大,可能涉及整个经济的方方面面,而复杂的中国经济的某些部分其实与整个经济发展方向有时不尽相同,在存准率调整的影响下被迫转向。而且存准率调整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再加上中国贷款的主要发放对象——大型国企的市场反应较慢,因此作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存准率,其调整的功用常常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反映。至于货币政策的另一重要工具——利率调整,则因为其调整动静更大,似乎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更加显得笨重。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中,毫无疑问公开市场操作是动静最小、灵活度最大的。它一方面易于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局面,另一方面可以把最大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宏观管理层已经开始主要依靠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预调微调宏观经济。
今年中国经济需要巩固企稳回升的势头,另外今年是中国政府换届的首年,根据惯例往往有投资建设的冲动存在;而以往几年遗留下的通胀压力始终存在,假如再遇到国际经济不可预测的冲击,那就必须要掌握随时可以“点刹”制动减速的调控主动权。而将原先一周两次的逆回购改为现在的每日开展、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频率的SLO,就是手握最佳“点刹”工具的具体表现。
中国央行启用SLO,不仅可平衡市场流动性,加强公开市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力,而且有利于完善短期利率体系。因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债券利率才是金融市场化的坐标利率。而金融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利率市场化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
不少人认为,中国央行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实际上改变了以前过于侧重借助存款准备金率等笨拙的工具来管理流动性的情况,甚至有人认为,央行是从货币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认为,此话说得太早。
首先,目前存准率实在太高。一方面我们要利率市场化,降低银行利差,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自身金融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却是保持很高的存准率,减少商业银行运作的筹码,这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未来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降低存准率。
另外,央行推出SLO后,市场坐标利率随时变动,但中国经济的主力——国企对于市场资金利率并不敏感。如此情况下,货币数量型调控手段还是要经常祭出的。
标签:央行推出SLO不等于货币调控转向价格型 央行 SLO 货币政策工具 价格型 调控手段
上一篇:从知识积累角度认识经济增长
下一篇:“报商模式”危害不浅
·工信部否认叫停抢票插件只电话沟通 刷票神器被叫停或是2013.01.23
·房姐4个户口陕西神木房姐龚爱爱证实有4户口 权钱勾结标2013.01.23
·菲律宾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 中方回应坚决维护黄岩岛主权2013.01.23
·冷水江选美小姐变市委秘书质疑者被拘 公权机器成官员私2013.01.23
·闾丘露薇三批柴静讽其为表情帝 称记者表情应中性2013.01.23
·美国主流电视台将播甄嬛传 剪辑成6个电视电影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