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城市的幻象与现实

发布时间:2013-1-22 7:50:5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当越来越多人聚集到了城市,城市弱点也日复一日暴露无遗。学者们对城市的诟病源于他们对现代化的反思,而作家和艺术家对田园的赞许则带着些理想化色彩以及对超越世俗的向往。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从不同视角愈加深入地反思城市化、现代化和凝望田园,赞美城市的声音就显得尤其引人注目甚至刺耳。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中就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也是更为健康、更为环保、更为富裕和宜居的地方。”书封上的这句话直白地表明该书城市赞歌的属性。

  城市的优点本应该是不言自明的。然而,随着人们对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反思,因对渐行渐远的乡村生活的眷恋而滋生的浪漫想象,让现实模糊起来。当精神层面的向往与当下社会生活相混淆,来自于《城市的胜利》的观点凸显出其价值与争议:“城市建设是很困难的,高度集中既带来了成本,也带来了效益。但那些成本是非常值得承受的。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繁荣以及我们的自由都是属于在那里共同生活、工作和思考的人们的最终礼物——城市的最终胜利。”

  城市更宜居?

  作为一名经济学者,用实证研究方式表达观点是格莱泽的长项,而用以构建这本书的也正是一系列统计数据与理性分析。

  格莱泽从多个维度阐释“城市的胜利”,包括人力资源、建筑、贫民窟、交通、文化休闲、城市规划以及环境保护。

  用以论证中心观点的是以下一系列事实:城市聚集优质的人力资本,并为他们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交流平台;城市鼓励创业,带给人们工作机会,使得社会的机动性和经济的灵活性得以发挥;城市中密集的高层建筑、发达的公共交通、缩短的空间距离大幅度降低了人均碳排量,实现了能源的节约;低密度的生活与生产在交通方面浪费了更多能源。

  格莱泽走访了世界各国的城市,如班加罗尔、新加坡、哈博罗内、米兰、巴黎、上海与香港。这些经历也增强了书中文字的可读性和说服力。在对这些城市的历史与现状描绘中,格莱泽着力突出城市生活的便利以及为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其中的具体事例与直观感受成为这本书中的一湾活水,饶有趣味也富于启发性。

  对于城市化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贫富分化等诟病,格莱泽在书中作出了回应。

  首先是环境污染,在他看来,摩天大楼与人群的密集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格莱泽曾在《波士顿环球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如果你热爱自然,就搬到城里来》的文章,他把梭罗描绘为一个罪行昭彰的环境破坏者(梭罗的一次野炊就烧毁了300英亩的森林),从个人角度解构了瓦尔登湖的神话。在他看来,人类是对自然有极大破坏力的物种。如果人类热爱自然的话,最好的选择不是到自然中去生活,而是居住在城市。

  而对于城市中的贫困问题,格莱泽则指出:“不是城市让人们变得贫困,只是它们吸引了贫困人口。”

  一厢情愿的想象

  格莱泽只是换了一个角度看待城市,书中贯穿始终的是社会总体效益与市场逻辑,个体感受在作者的论述中是缺位的。密集的街道、高耸的摩天大楼的确非常“有效益”。问题是,只要能够支付居住在“瓦尔登湖”的成本,多少人愿意住在城市?

  海滩、田园、郊区成为社会精英专享的奢侈品,当然,支撑他们享受田园风光的是他们在城市中取得的成功。

  为了全社会的福祉,人们搬到城市;然而,为了个人的幸福,很多人却更愿意居住在郊区。就像我们知道公共交通更节约资源,但很少有人愿意放弃SUV去迎合这一需求。任何理性的规劝、对城市的赞美以及“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之类的呼唤都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对于城市的诸多优势,格莱泽的描述也多少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节能环保、汇聚脑库还是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这仅仅是发生在一部分城市中的景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城市,即使是一线城市,人们仍然遭遇严重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治安混乱等险恶境遇,这些城市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牢牢束缚住,为高速增长的GDP支付迟来的账单。

  城市给国家与民族带着诸多不确定性,也因为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呈现出参差不同的面貌,并非如格莱泽描述的那般整齐划一地展现出节能、环保、文化先进的“面相”。而是因发展阶段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状态。

  现在的纽约与100年前大不相同,米兰与鄂尔多斯(600295)面临的问题也很不一样,要在讨论这一全球性的主题时避免一厢情愿的想象,需要在笼统、机械的逻辑中加入更为精细深入的观察、更为本土化的研究。

  城市与田园的距离

  在学者与文人对现代化的反思中,“回归乡村”的号召不绝于耳。《瓦尔登湖》中唯美而深刻的文字,为人们描绘了新英格兰乡村蕴含的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梭罗说,自己用双手养活了自己,与大自然水乳交融,远离世俗与奢靡的生活如天堂般美好,又如诗歌般充满灵性。

  事实上,写作《瓦尔登湖》的梭罗,即便将物质需求降到最低,也不免经常到城市里购物,还要接待来自于城市的朋友们——即便远离城市而居住,却终究离不开对城市生产的依赖。

  未来的20年,“城市化”仍将是中国社会的关键词之一,社会结构剧烈变迁中的城市,也为人们带来了一连串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原子化个人、社会排斥、空间等。无论是否居住在城市,人们早已无法离开城市。就像格莱泽看到的那样,城市意味着从精神到物质的各种资源集聚,仅就这一点来说,城市便有了存在的合理性。而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应该是“城市是否能够造福人类”,而应当是如何让城市变得更为美好。

  当然,功利主义的计量不足以左右个体内心的选择。出于个人价值观而居住于乡村,这种选择本身无可指摘。但人们必须意识到,因为城市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回归田园”变得愈加困难,你需要为此支付更为高昂的成本。虽然田园生活越来越“世外桃源”般遥不可及,但人们内心的向往却与之愈加贴近。

  至少,格莱泽又一次提醒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