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叶文添地方政府不是光伏业救命稻草

发布时间:2013-1-19 6:41:21 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体: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光伏行业危机自从2011年下半年来了就始终没有走开。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多个昔日曾经辉煌一时的巨头纷纷被传言破产。最初是赛维LDK,该公司股价已由最高峰的40美元跌至目前的2美元左右,而赛维的负债总额为248.93亿元人民币,昔日的新能源首富彭小峰也处于风口浪尖上;而后则是尚德电力,作为2006年中国首富的施正荣无法力挽狂澜,公司负债已达到35.82亿美元,银行逼债,公司已临近破产险境;最新的是则是超日太阳,这家公司董事长、大股东倪开禄将99%的股权都抵押给了银行和信托换取现金,最近的出国要债则被业界传言成“跑路”。

危难之际,上述几家光伏巨头第一时间都想到了地方政府,希望政府能施以援手,在银行逼债、抽贷,投资机构无人问津的状况下,地方政府确实已成为这些企业们的唯一救星。

 赛维LDK所处的新余市,准备给该企业输血20亿元以缓解债务危机。 

 10月22日,恒瑞新能源与赛维签署了股权购买协议,新余国资委曲线进入该公司,完成了部分国有化赛维。 

无锡市政府也对一手扶植壮大的尚德实施了援助,该市一位主要领导在2012年9月底还亲自带队进驻尚德现场办公。

而在超日太阳董事长倪开禄“跑路海外”的传言发生后,上海市奉贤区政府以及各个相关部门联合债权银行在该公司频频开会,商量详细的救助计划,并与债权银行协商,在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希望银行不要抽贷,继续给企业续贷。

遗憾的是,地方政府却未必是这些企业的救命稻草,政府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困境中的企业显然也高估了政府的能量。

凯雷投资一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从短期来看,地方政府的救助会让一些濒临破产边缘的企业得以苟延残喘,但从长期来看,企业要走出困境,一是靠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二则是要看整个产业的环境。

此前,市场研究公司NPD Solarbuzz预测2012年全球光伏的安装量为29吉瓦,而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160多家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公司的总产能已经在40吉瓦左右,中国光伏企业产能仍处于严重过剩状态。

“地方政府的救助能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帮助企业赚钱,也不可能让整个行业好转,一般来说,最多就是让企业处于一个不死不活的状态。”凯雷投资分析师称。

相关图片信息
今日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