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时评 >> 浏览文章

杨国英“钱紧”不能成为货币政策转松理由

发布时间:2013-6-15 14:52:17 来源:华夏时报 【字体:

尽管6月9日和13日连续2个交易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隔夜利率回落至6.6910%,但是,其阶段性上扬势头已经形成,就在此前2个交易日(6月7日和8日),SHIBOR隔夜利率曾分别飙涨到8.2940%和9.5810%,创近3年SHIBOR隔夜利率的新高,同时SHIBOR一周利率亦于6月8日攀升到7.6030%的高位。

近7个交易日,3个月期限以内的SHIBOR品种,其利率近乎整体性的上扬势头,充分表明我国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已进入“钱紧”阶段。

“钱紧”现象的短期突显,再加上5月份出口增速大跳水以及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回落等所昭示的经济现状暗淡,必然使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宏观经济的不景气根源在于货币政策的趋紧,甚至有部分学者也在呼吁,应将当下偏中性的货币政策尽快转变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此种论调简直就是望文生义之谈!其实,5月以来,央行仅启动了两轮合计210亿元的正回调,区区210亿元央票的流动性回收,谈何货币政策趋紧?更谈何货币政策趋紧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景气?而外汇管理局5月份对虚假“贸易套利”的打击,不仅本应如此,而且5月份贸易顺差依然呈上升势头,更表明此举与货币政策趋紧毫不沾边。

实际上,近期银行间市场的“钱紧”现象,主要源于6月份商业银行面临季末考核,在这一时间节点,商业银行高息在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甚至高息揽存,如此通过做大存款基数,可以为下一季度争取更大的贷款额度。当然,5月以来美联储终止购债传闻所引发的跨境流动资本回撤,亦是近期银行间市场“钱紧”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构成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的“钱紧”,直接导致了社会的“钱紧”,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的环比大幅降低,从4月份的1.75万亿元降至1.19万亿元。但是,值得琢磨的是,同期M2余额环比并未降低,环比增幅仍近1%,同比增幅则更是高达15.8%。

是什么原因导致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背离呢?这很简单,在央行偏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未转向时,商业银行基于季度末增加存款基数等原因在同业拆借、揽存以及惜贷,因为,这些举措将会为商业银行下一季度甚至下半年的贷款额度提供保障,而在“利差垄断”仍然持续之下,这将确保商业银行极为可观的利润。

不要再以“钱紧”为由呼吁货币政策转宽松!在我国M2(以及M2/GDP)均高居全球前列之下,我国“钱紧”现象的间歇性爆发,充分表明对这一困境进行破解,远非是转向宽松货币政策这般简单,实际上如此操作反而极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而是应该深刻反思商业银行的市场垄断地位以及商业银行的利差垄断依赖——在这一堪称体制性的阻碍之下,不仅商业银行坐拥垄断之利,从而无动力进行业务创新,而且其所造成的双重利率(银行利率和民间利率)必然会滋生普遍的利率套利行为,从而整体推高实体经济的最终融资成本,甚至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大企业亦无暇主业,而痴迷于低息借钱、低成本融资然后再高息放贷或购买高息理财产品。

故而,即使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情况下,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会呈现出“钱紧”的现象,因为更多的货币会挤向更易赚钱的利率套利(或各种衍生途径的利率套利),而难以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环节,而即使部分货币最终进入实体经济,亦因其过高的终端成本往往高于实体经济的赢利能力,最终会导致相当一部分潜在坏账的产生以及实体经济怕贷的心理。而在货币终端成本高企之下,如果货币政策偏紧、偏中性或商业银行临近季末考核时,实体经济对“钱紧”的感受,显然会更为深刻亦更感难受。

更不要冀望货币政策转宽松!无论是从去年以来央行持续偏中性的货币政策,还是从今年4月下旬中央政治局经济会议“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速”的会议精神以及6月8日李克强总理“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我们均可以明确感知,决策层当下不会轻易重启货币宽松政策,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提高货币资源配置效率、全方位推进金融创新改革,才是我国当下货币政策的主导思路,亦才是面对当下“钱紧”现象的不二选择。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shiping/10352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