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想象中的投资天堂
2013年初,一则“浙江商人傅建中在俄投资的近百亿林场资产被当地政府变相征收”的消息被热炒。这其实是多年前的旧账,但到现在都还没算清,几乎已成为民营企业家傅建中的噩梦。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曾是很多人眼中的投资天堂,但在经历了失落、失望、失败的痛苦磨砺之后,中国投资者开始冷静和理智地对待那里的淘金机会了。
2003年,时任浙江新洲集团董事长傅建中联合黑龙江辰能贸易有限公司,收购了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木兴林场,这在当年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大项目之一,还被列为第二届中俄投资合作促进会的签约项目,在俄方提供的参会名单中,傅建中的名字被列在第146位。
经过3年多经营,前后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赶上国际原木价格飘升,木兴林场的市场估值也猛涨到150亿元人民币。然而,就在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的时候,俄方列出“未支付森林资源使用费、未履行合同规定的森林合理使用和森林耕种义务”等四项罪名,将林场查封,继而将中方公司资产强行拍卖,森林经营权也被提前收回。
多年苦心经营的巨额林木资产,转眼成为泡影。更糟糕的是,中国有关部门多次向俄方提出交涉,因种种原因未能奏效。中方保险公司也以提交的证据不足拒绝赔付。
“这是一个俄方早就预谋好的局。”傅建中这样总结整件事情。他猜测,强大的俄利益集团是幕后黑手。
当5年多来的交涉、求助、申诉都无济于事时,傅建中2012年底无奈地选择了国际仲裁,为挽回损失做着最后的努力。
时光久远,足以湮没一切真相。孰是孰非,或许已很难寻到公正。尽管大家都不愿看到,但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不了了之”。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曾是很多人眼中的投资天堂,但在经历了失落、失望、失败的痛苦磨砺之后,中国投资者开始冷静和理智地对待那里的淘金机会了。
想象中的天堂
傅建中事件是中国商人投资俄罗斯受挫的典型案例。事实上,自苏联解体以来至今20余年,无数中国商人和投资者在俄罗斯摸爬滚打,成功者有之,失败者同样不少。
无论是哪一类人,在俄罗斯市场磨练久了,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谜一样的俄罗斯,的确不能以常理度之。这里充满了复杂、矛盾、不确定性,往往让人无所适从。难以捉摸的政府态度、投资政策的多变性、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脆弱性、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成了很多中国投资者的切肤之痛。
“华铭园”项目,是俄中两国政府确定的项目,但实施情况一波三折,至今没有重大进展。早在2001年,普京就曾提出可以在莫斯科向中方提供土地建设中国贸易中心。2005年,项目得以通过,成为当时两国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2007年6月,项目奠基,但仅此而已。此后莫斯科政府借故叫停了项目。据俄媒体报道,可能因项目与时任市长卢日科夫的夫人巴图林娜掌控的房地产公司存在竞争关系。卢日科夫下台后,据称项目有望重启,但何时能全面建设,还不得而知。
相比之下,“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要幸运得多。它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房地产投资项目,从2005年在圣彼得堡开始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因金融危机导致一期销售亏损,工程被迫减缓进度,但目前已逐步恢复,并走入正轨。但过程并不轻松。中方不仅要努力理顺与当地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关系,以获得各项审批,还要应对当地人有关“中国人在此建唐人街、中国人要占领这一地区”的反对声音。
长期以来,很多人以为拥有丰富资源的俄罗斯是个淘金天堂,但赴俄投资,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
123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