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促进低碳发展
文/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荣誉院长厉以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世纪以后中国“改革的第一声春雷”,它实现了3个突破:第一,承包期延长到70年不变,把农民的心安定下来。以前农民总是在问,长久不变,究竟多长?第二,林地可以抵押。今天,农村除了实验区以外土地抵押还没成为事实,但是林区可以这么做。第三,就是它树立了这么一个样板——林权直接承包到农户。林权落实到谁,当初有很多讨论,林地应该承包到乡、承包到村、还是承包到林业合作社?因为林地和耕地不一样,一个人可以承包上千亩林地,承包几百亩林地很常见。集体林改是一杆子插到底,承包到户。只有承包到户,林权证发到户,群众的积极性才真正调动起来了,这很了不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非常深远。
当前我国改革最关键的问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因为这是关系到全局的问题,不然就会像拉丁美洲国家,或者像东南亚某些国家一样长期陷入社会不稳定的状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我们一个启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初次分配改革,而绝不能把重点放在二次分配改革,初次分配改革要效率和公平并重。解决初始分配,让农民拥有土地财产权,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考虑的另一个大问题是经济低碳化。现在,人们对环保的看法和20年前不一样了。20年前讨论环保主要是不让有毒的气体排放、有毒的水流入江湖。现在是不管有毒没毒,违背低碳标准就不行。二氧化碳没毒,但还得减排,不减排其他国家将来都会进行抵制。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符合“绿色发展”新概念。
第一,“绿色增长”。森林是重要的碳汇资源,是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下经济的发展也为森林保护提供了促进力,二者形成了互补共赢的关系,减少了能耗,保护了生态。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农民经营森林的水平,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发展林下经济所生产的产品是绿色产品,创造的是绿色产值,增加的是绿色GDP,有利于实现绿色增长。
第二,“绿色就业”。林下经济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绿色就业平台,不砍树能致富,不出乡也能致富。不仅如此,返乡农民工还带回了资本、技术等,为繁荣农村经济作出贡献。这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表现的尤其明显。当时我在广东、贵州省考察。回乡农民工说,家乡已经“包山到户”了,可以就业、创业。他们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这种就业就是“绿色就业”。
第三,“绿色外贸”。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不仅不能出口,也不能进口,而林下经济所生产的产品绿色、无污染,是绿色外贸的稀缺品。
第四,“绿色致富”。林下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和突破口,帮助农民实现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结合,以林下经济短期即可收益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林木经营周期长、风险大的缺点,为农民提供了切实收益。例如广西当地农民在林下种植金花茶,贵州农民在林下种植竹荪,有些地区亩产值可达数万元。
第五,“绿色城镇化”。当前许多地方的城镇化不是以人为本,而是片面地强调圈地盖楼,银行首当其冲,商业银行将来会有坏账的问题;银行亏了,国家不帮就没办法,资金链一断,牵涉面就大了,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在林区,农民经营林业、林下经济收入的存款将来是稳当的,而且林区的建设中,林区小城镇建设都是在林业新村的基础上慢慢增长起来的。稳步推进城镇化,要走循环经济道路,公共服务到位,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当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就是国有资本体制的改革。这也是当前关系全局的改革之一。国有林场之所以难改也是政企不分的问题。政企不分,国有林场受到很多限制。是企业,就按照企业的方式运作。特殊的企业也是这样。因为国营林区有很多生态林,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国营林场,既可以改为一场两制,又可以改为森林工业公司经营,还可以与国家风景区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总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发展林下经济对各种形式的国有林都是有好处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世纪以后中国“改革的第一声春雷”,它实现了3个突破:第一,承包期延长到70年不变,把农民的心安定下来。以前农民总是在问,长久不变,究竟多长?第二,林地可以抵押。今天,农村除了实验区以外土地抵押还没成为事实,但是林区可以这么做。第三,就是它树立了这么一个样板——林权直接承包到农户。林权落实到谁,当初有很多讨论,林地应该承包到乡、承包到村、还是承包到林业合作社?因为林地和耕地不一样,一个人可以承包上千亩林地,承包几百亩林地很常见。集体林改是一杆子插到底,承包到户。只有承包到户,林权证发到户,群众的积极性才真正调动起来了,这很了不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非常深远。
当前我国改革最关键的问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因为这是关系到全局的问题,不然就会像拉丁美洲国家,或者像东南亚某些国家一样长期陷入社会不稳定的状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我们一个启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初次分配改革,而绝不能把重点放在二次分配改革,初次分配改革要效率和公平并重。解决初始分配,让农民拥有土地财产权,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考虑的另一个大问题是经济低碳化。现在,人们对环保的看法和20年前不一样了。20年前讨论环保主要是不让有毒的气体排放、有毒的水流入江湖。现在是不管有毒没毒,违背低碳标准就不行。二氧化碳没毒,但还得减排,不减排其他国家将来都会进行抵制。发展林下经济,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符合“绿色发展”新概念。
第一,“绿色增长”。森林是重要的碳汇资源,是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下经济的发展也为森林保护提供了促进力,二者形成了互补共赢的关系,减少了能耗,保护了生态。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农民经营森林的水平,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发展林下经济所生产的产品是绿色产品,创造的是绿色产值,增加的是绿色GDP,有利于实现绿色增长。
第二,“绿色就业”。林下经济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绿色就业平台,不砍树能致富,不出乡也能致富。不仅如此,返乡农民工还带回了资本、技术等,为繁荣农村经济作出贡献。这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表现的尤其明显。当时我在广东、贵州省考察。回乡农民工说,家乡已经“包山到户”了,可以就业、创业。他们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这种就业就是“绿色就业”。
第三,“绿色外贸”。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不仅不能出口,也不能进口,而林下经济所生产的产品绿色、无污染,是绿色外贸的稀缺品。
第四,“绿色致富”。林下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和突破口,帮助农民实现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结合,以林下经济短期即可收益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林木经营周期长、风险大的缺点,为农民提供了切实收益。例如广西当地农民在林下种植金花茶,贵州农民在林下种植竹荪,有些地区亩产值可达数万元。
第五,“绿色城镇化”。当前许多地方的城镇化不是以人为本,而是片面地强调圈地盖楼,银行首当其冲,商业银行将来会有坏账的问题;银行亏了,国家不帮就没办法,资金链一断,牵涉面就大了,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在林区,农民经营林业、林下经济收入的存款将来是稳当的,而且林区的建设中,林区小城镇建设都是在林业新村的基础上慢慢增长起来的。稳步推进城镇化,要走循环经济道路,公共服务到位,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当前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就是国有资本体制的改革。这也是当前关系全局的改革之一。国有林场之所以难改也是政企不分的问题。政企不分,国有林场受到很多限制。是企业,就按照企业的方式运作。特殊的企业也是这样。因为国营林区有很多生态林,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国营林场,既可以改为一场两制,又可以改为森林工业公司经营,还可以与国家风景区结合在一起进行管理。总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发展林下经济对各种形式的国有林都是有好处的。
发送好友:http://txt.sixwl.com/caijingyaowen/9937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从马云卸任看私企接班
下一篇:发展林下经济 收获多重效益
·安倍呼吁大型养老基金增持国内股票2013.06.05
·短暂反弹难阻日元跌势 日元后市仍走低2013.06.05
·欧盟一意孤行恐触发中欧贸易战2013.06.05
·QE缩减引发利率上涨预期2013.06.05
·美国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将进入“保护圈”2013.06.05
·安倍通胀学日元持续贬值后日本物价上涨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