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达芬奇家居向消费者索要折旧费反被诉 三年风波不断

发布时间:2013-4-25 10:48:00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字体:

  自2011年以来,达芬奇家居造假、虚假宣传、诉讼等新闻不断,案件迷雾重重,可谓给消费者上演了"一场好戏"。近日该案件再起波澜。据中国新闻网杭州4月23日消息,去年,浙江杭州消费者陈新(化名)被达芬奇家居告上法庭,原因是达芬奇根据判决退回货款后,该消费者却不肯退回家具。近日此案在杭州下城法院达成调解。

  达芬奇家居向消费者索要折旧费反被诉 三年风波不断

  去年3月份,陈新在杭州达芬奇家具店里,选购了些高档意大利进口家具,总价值86万多元人民币。

  但随后达芬奇家具就在中国被曝虚假宣传,货物的来源遭到质疑,是否真的是"舶来品"难以定论。

  当年7月6日,杭州"达芬奇"把陈新选中的家具送上门时,陈新即提出要求退款,双方签定了《退货协议》。该协议约定:达芬奇同意退款;由达芬奇在7天内提供这批家具的产地证、报关证等,让陈新自行判断是不是意大利进口。协议还提到,如果陈新同意不退,"达芬奇"给客人一个非常优惠的折扣。

  此后,达芬奇把86万多元的货款全数退还给了陈新,但因陈新坚持不肯退还家具,"达芬奇"因此将陈新告上了法庭。

  而陈新的代理律师说,陈新收到86万块钱时以为只是赔偿款这一部分。达芬奇拿不出进口证明,就是虚假宣传,所以应该"退一赔一",也就是说只有达芬奇再另外赔偿她86万元,她才会把家具退还。

  "达芬奇不能按协议拿出进口证明来,却单方面退钱。"陈新方面坚决表示得不到赔偿就不会退还家具。

  而达芬奇方面则认为,86万元就是货款。既然已经退回了货款,那家具是否为外国进口也已经与陈新无关,就不存在赔偿为题。达芬奇甚至还提出,陈新不仅要退还家具,还得支付去年7月份至今的折旧费39万元。

  而陈新却说:"这些家具一直没用,还占据了家里的空间,我们还没算这笔家具保管费呢。"

  当被问及这些家具是否有产地证明、进口证明和报关单等文件时,"达芬奇"方面给出的回应是:报关单等肯定有,但许多家具是成批进口,提供进口证明比较麻烦。

  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两案的双方达成和解,双方约定:陈女士负责退还达芬奇公司的家具,达芬奇公司则放弃使用费的主张,而陈女士也放弃退一赔一的诉讼请求。

  事实上,达芬奇家居一直以来上演的诡谲戏码远不止于此。

  “造假门”事件

  2011年7月,央视系列节目《每周质量报告》揭露达芬奇家居在家具质量和产地上均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其售卖的所谓意大利卡布丽缇家具,其实是从东莞长丰家具公司秘密订购,生产的家具由深圳港口出港,再从上海港进港回到国内,通过"一日游"的方式,就成了手续齐全的意大利"进口家具",并不像其宣称的100%意大利生产,所用的原料也不是名贵实木"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其产品的材料有的甚至被有关部门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2011年7月10日,上海市工商局介入调查并发布公告:初步发现并认定达芬奇家居公司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涉嫌虚假宣传。达芬奇公司在宣传时使用了诸如最大、顶级品牌、最高等绝对用语。二是部分家具产品被判定不合格。三是大部分家具产品标志不规范,没有标明出产地和材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应该标明具体使用什么材质。

  “勒索门”事件

  据新京报消息,2011年12月31日 达芬奇家居执行董事黄志新说,《每周质量报告》记者李文学"故意编发虚假报道,隐匿新闻事实,并联合唐英、崔斌对达芬奇进行敲诈勒索"。《新世纪》周刊报道称,达芬奇自称"汇"了100万元摆平"造假门"。

  2012年1月1日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李文学声明称未陷害达芬奇,将以法律手段维权。

  对此,新闻出版总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了核查。调查组认为,根据现有调查证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内容基本属实,达芬奇公司销售的部分家具存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部分产品原产地为中国,并非100%原装进口。根据现有调查证据,调查组尚未发现李文学索取或收受钱物。达芬奇公司举报的100万元"公关"费用打入其聘请的公关公司股东个人账号,后转回该公关公司帐上。该公关项目负责人也表示,此钱款系公关公司的公关服务费,与李文学无关。

  但是,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相关报道中也存在个别采访对象的身份未经核实、结论不够严谨等问题。另据悉,李文学不是持证的新闻记者,违规独立从事新闻采访,且节目播出后多次私下会见达芬奇公司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