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LILY“洋装”抗衡Zara、Gap

发布时间:2013-9-3 14:37: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 【字体:

  沉睡五十年的老牌子

  “我要声明一下,我们不是假洋鬼子,LILY这个牌子我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注册了,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牌子。” 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而LILY的母公司,上海丝绸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之一,服装出口位居全国第一,年出口7亿美金。

  “作为中国最早做OEM(贴牌代工)的服装企业,早在40年前上海丝绸集团就注册了不少纯英文的品牌,LILY只是其中之一。” 徐伟民回忆说。

  但在很长时间内,做外贸根本用不上这些自有品牌,因此,在1999年以前,LILY品牌不为人熟知。

  “加入WTO后,我们觉得外贸必然会洗牌,为了避免走向没落,我们就成立了以LILY为主攻品牌的公司开始尝试内销。不过当时我们并不指望这个牌子能赚钱。”徐伟民坦言。

  服装业升级更要提高服务

  2002年春季,上海丝绸集团成立了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专营LILY品牌。LILY创立时注册资金才600万元。

  最初几年,都在赔钱经营。LILY的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孙铭阳回忆说最初几年的日子相当难过,整个团队仅有十来个人,但一直坚持走本土设计师队伍,坚持发展自己的品牌。

  从事外贸40多年的徐伟民认为,纺织外贸企业要生存,只有两条路。一是寻求低成本生产,这是OEM的唯一出路。二是为其他企业提供设计业务,甚至发展出自主品牌,摆脱低端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制造必须转型,但并非意味着做衣服的去做高科技,而是转变经营方式,在设计、品牌、渠道等多方面提高服务水平。”徐伟民说。

  和其他民族品牌不同,LILY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靠着口碑效应和门店推广,终于在2008年开始扭亏为盈。2009年LILY的销售额达3亿元人民币,2012年销售额超10亿元,目前已在国内150个城市开设店铺500余家。

  对话徐伟民

  我们要当民族服装中的一线品牌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LILY品牌受到部分都市女性白领欢迎,这在您的品牌定位范畴中吗?

  徐伟民: LILY把自己聚焦到“商务时装”的概念上,目标人群为25 岁到35 岁的职业女性。我们主推的就是适合年轻白领女性的商务着装。

  《中国经济周刊》:相比Zara、Gap等国外同类品牌,你们的竞争优势在哪儿?

  徐伟民:我们是本国的设计师。依照中国女性体型跟审美特点专门定制的服装,在细节之处和欧美服装相比,我们更加精巧细致些,因此我们比较受中国消费者喜欢。

  《中国经济周刊》:随着越来越多的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您认为中国本土时装品牌的发展空间在哪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徐伟民:我认为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站稳国内市场,Zara等进入中国,对我们冲击肯定有,但是并不大。相对来说,中国女性消费者比较细致,她们还是需要被服务和被建议的,在这方面我们更有优势。我们也在学习国外品牌的技术,也在尝试一些新方法,争取成为民族品牌中的一线品牌。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caijingyaowen/12577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