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刷手机消费 NFC手机支付北京商用 前景待考

发布时间:2013-7-23 10:46: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本报记者 刘健健
  “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NFC(近场通信)手机支付终于落地商用。
  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一卡通联合发布 “移动NFC手机一卡通”应用。自7月22号开始,用户可在中国移动北京营业厅办理NFC一卡通专用SIM卡,通过刷手机来完成公交、地铁刷卡和超市餐饮的小额消费等各项功能。这是NFC技术首次应用于国内交通行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支持“NFC手机一卡通”业务的手机包括三星Galaxy S3、三星 Galaxy S4、HTCNew One、 中 兴 U807N、 华 为T8950N、小米2A等。北京金融街、东中街、西单、王府井等37家移动营业厅均可进行业务受理。
  “在北京取得经验后,移动NFC手机一卡通应用将向全国推广。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
  近场支付表现欠佳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NFC手机一卡通”应用是中国移动在全国布局“手机钱包”业务的重要一步。6月9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移动支付联合产品——手机钱包,表示今年将把NFC手机钱包作为重点业务,加快规模推广,全年计划销售NFC终端超过千万台。
  但就在中国移动高调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国际上却传来不利消息——谷歌基于NFC的支付产品谷歌钱包一直未能打开局面,面对市场的不认可,NFC被沦为“NotForCustomers”(不适合消费者)。到目前为止,消费者还是愿意从口袋中拿出钱包而不是智能手机。
  国内的情况同样如此。易观国际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同比增长67.8%,用户数同比增长26.4%。预计该市场规模在未来3年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2014年交易规模有望达到3850亿元,用户规模有望达到3.87亿户。但此交易量主要来自远程支付,对于可以真正实现“刷手机”消费的近场支付而言,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明显逊于前者。同样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近场支付的总交易规模尚不足40亿元。
  对此,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表示,眼下移动支付整体使用率低,应用场景不丰富,支付生态系统远未完善。NFC技术真正走进百姓生活尚需时日。
  安全、用户习惯是关键
  记者来到中国移动管庄营业厅,发现大厅内并没有明显的宣传标志,工作人员也未主动推荐此业务。大部分受访者对“NFC手机一卡通”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我不想用,不安全,把银行卡绑定到手机上,手机又需要天天携带,丢了怎么办?”有用户指出,虽然手机近场支付有其便捷性,但一部手机集成多张银行卡、公交卡,一旦手机遗失,后果无法预料。
  此外,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是NFC支付推广路上的障碍。目前,消费者在近场支付中已接受了支付宝的条码支付、声波支付等方式,传统的互联网支付已抢占市场,而NFC支付还处于教育用户和市场的阶段。
  对此,张萌认为,“从用户行为习惯的培育、各种技术的成熟度、终端设施的配套以及市场现状来看,作为移动支付中的引领者,NFC要达到爆发态势还需2—3年。在这个阶段,很好地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
  硬件设施也是制约NFC支付爆发的要素之一,目前并非所有智能机都支持NFC支付。不过,中国移动方面预计,到今年9月底,NFC手机将达20款左右,涵盖三星、HTC、Sony、LG、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国内外品牌,价格覆盖高中低档。
    原标题:NFC支付落地商用 前景待考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caijingyaowen/11684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