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证财要闻 >> 浏览文章

抚仙湖案例旅游地产开发之痛

发布时间:2013-7-1 14:30:00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字体:

  本报记者 万小强 

  云南玉溪报道

  “是按政府要求拆的。”一名项目工程人员告诉记者。抚仙湖西岸孤山旁的沿湖公路边,广告牌已经拆除,而广告牌背后的一片正在建设中的建筑也将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6月26日,玉溪市召开第一次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新闻发布会,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党组书记张武实宣布:“原则上今年不再上马旅游项目。” 

  就在之前的6月14日,玉溪召开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管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四条红线”的要求,按照要求,抚仙湖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10米范围内不得建永久性设施。而记者所见的正在拆除临湖建筑的旅游地产项目“九龙晟景”的宣传材料中称九龙晟景是“抚仙湖畔离水最近的楼盘,仅50~80米,独一无二”。由于越过了“110米红线”,九龙晟景的部分建筑不得不被拆除。

  这是抚仙湖生态整治行动的一个侧影。

  6月6日,中央电视台以“抚仙湖之痛”为题报道了抚仙湖地区的水环境问题,认为这个中国第二大深水湖泊正在遭遇水危机。这是4月份央视对抚仙湖环境问题进行报道之后的第二次。在抚仙湖周边的多个旅游地产项目被推到了公众面前。

  整改的“四条红线”

  抚仙湖位于云南玉溪市的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余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总面积22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达到95米,淡水容量相当于12个滇池、4.5个太湖,占整个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由于湖周围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大的破坏,至今,抚仙湖仍然是云南省未受到污染的湖泊。这个云南高原第一湖水质常年保持可直接饮用的I类水质,被誉为中国的日内瓦湖。

  2008年玉溪市制订了《2008年~2020年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抚仙湖的旅游开发从此进入快车道。

  2012年以来,随着云南旅游地产的升温,这块高原湖泊之畔聚集了众多的开发商,多个大规模的旅游地产项目正在这里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包括云南城投在这里打造的占地规模达4.6万亩的太阳山国际旅游生态度假社区项目、龙湖地产打造的仙湖锦绣项目,以及香港林大福集团的九龙晟景项目、昆明城建的湖畔圣水项目、昆明益邦的仙湖山水国际度假园等。

  然而,抚仙湖区域旅游地产的开发引起了一些媒体的质疑,今年4月和6月,央视两次对抚仙湖的环境问题进行报道,使得抚仙湖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随后,6月8日,玉溪市委书记张祖林等直接到抚仙湖边进行现场办公,对湖畔的数个大型旅游地产项目进行了考察,对确实违反规定的项目当场要求整改。

  会议还宣布了抚仙湖试验区生态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试验区建设中,将严守“四条红线”:抚仙湖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10米范围内不得建永久性设施;严格控制从抚仙湖取水,严禁从抚仙湖取水做水景观;污水零排放、垃圾无害化、设施景观化;单个项目地产用地面积不得超过规划用地面积的25%。

  6月中旬,玉溪市委市政府决定:抚仙湖边所有工程暂时停工,按照新的规范进行一次环境评价梳理整改后再开工。

  6月26日,抚仙湖管理局党组书记张武实宣布,暂不引进中字头、国字号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发项目。今年内,抚仙湖将会完善开发项目审查机制,健全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

  水质预警

  据玉溪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抚仙湖尽管总体水质仍然保持在I级,今年上半年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总氮在0.16至0.18之间,已经非常接近I类水质的标准临界值。

  “抚仙湖要是保护得不好,要花多少钱才能挽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玉溪市市长饶南湖就表达了对抚仙湖所受到的污染威胁的忧虑: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加剧,超过了水环境承载力,一直保持的I类水质已受危及,部分水体已经临近II类水边缘。

  记者调查发现,水质的污染来自很多方面。

  首先是生活排污。

  据玉溪市官方资料显示,抚仙湖沿湖3县有18万人口,环湖路内有2.7万居民,抚仙湖一年接待一百多万游客。“这么多人生产生活产生大量的污染,这是多年来入湖污染难以根除的症结所在。”6月26日,抚仙湖管理局党组书记张武实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因为抚仙湖是高原内陆湖泊,出口和入口数量很少,据云南大学一份研究报告称,抚仙湖的水体更新一次需要上百年。这也就意味着日常生活产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抚仙湖就很容易沉积下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水体生态失衡、水质下降。

  记者在抚仙湖西岸孤山附近一带看到,沿湖公路边一排排的小旅馆、农家乐、餐馆,相当一部污水并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进了湖中。

  其次是农业污染。

  在抚仙湖畔的居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的农药、化肥污染,被雨水和地下水带到入湖的河流中或直接进入抚仙湖。农业污染一直是抚仙湖重要污染源之一。

  6月25日下午,玉溪市相关领导表示,从明年开始,3年内将把抚仙湖北岸环湖公路以下村落完全迁出,农田全部清退,菜地将变成更具景观效益的生态湿地。搬迁安置涉及17个自然村,农户4356户,20家企业,14499人。

  再次是石漠化。

  在抚仙湖一路之上,记者看到,抚仙湖周边的山上成片成片地裸露出深红的岩石。“这叫石漠化。”仙湖锦绣项目的一位生态恢复工程师对记者说。

  石漠化导致的后果是,由于植被消失,山体无法锁住水分,一遇下雨,大量泥沙就会沿地表径流直接流向抚仙湖,使之与农业面源污染一起成为长期、不间断“污染源”之一,且这一现象仍在不断恶化。

  下雨会导致污染,干旱也成为抚仙湖污染的真凶之一。

  云南大部分地区已经连续4年气候比正常年份降水明显减少。

  “4年连续干旱导致抚仙湖水位比法定水位低242厘米,蓄水量减少5亿多立方米。”张武实表示。

  蓄水量的减少、水体更新速度的下降,与众多污染源的污染增加的因素叠加,成为推动抚仙湖的水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不当的地产开发也会成为污染源之一。

  记者在抚仙湖东岸的“太阳山”项目中看到,沿湖一边是大片新建的修剪整齐的大片草坪,这就是太阳山项目宣传中所提到的36洞高尔夫球场。据央视报道,这个高尔夫球场的用水取自于抚仙湖。而中央早在2004年开始,就已经明令禁止建高尔夫球场。太阳山项目的这个高尔夫球场,是以体育公园的名义获得通过的。

  九龙晟景等项目部分建筑越过110米红线,建筑接近湖面,也对湖水生态构成了威胁。

  针对部分地产开发项目的违规,玉溪市政府6月14日宣布,现有旅游开发项目暂时停工,由国土、环保、规划、房管局等有关部门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核,各方面手续不全不能继续建。在所有旅游开发项目停工的基础上,玉溪将严格控制从抚仙湖取水、单个项目地产用地面积不超过规划用地面积25%;并派出调查组,对媒体曝光的违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检查。

  保护与开发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目前的整顿不是为了停止开发。在抚仙湖采访过程中,记者多次听到专家提出“保护性开发”的概念。

  “旅游地产项目由于规模较大而备受关注,但其实由政府对整个湖区进行整体规划,由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来整体开发旅游项目,更有利于让整个区域的旅游上档次,更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生态保护投入,相对于过去散、乱、差的农家乐和小旅馆小餐馆为主体的湖区旅游来说,其实是一个进步。”一位长期研究抚仙湖区域生态环境的专家告诉记者。

  抚仙湖旅游地产的兴起始于2008年,这一年抚仙湖-星云湖成为云南省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记者看到的试验区建设2008~2020年总体规划当中,提出以生态建设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

  “十一五”期间,玉溪市共投入抚仙湖保护治理资金13.9亿元,实施了环湖截污治污、环湖面源污染控制、环湖生态建设、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治理、湖泊内源污染控制、环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6大类、80多个工程项目。

  “十二五”以来,玉溪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围绕确保抚仙湖I类水质目标,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思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控源治河与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入湖污染。2011年,抚仙湖被列为国家首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启动实施了东大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南岸大鲫鱼河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2012年,实施了抚仙湖缓冲带生态建设工程。

  自央视新闻调查曝光之后,抚仙湖的保护治理成为玉溪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玉溪市实施了大规模拆除湖岸临时违章建筑的行动,全力消除环湖“脏、乱、差”现状;拆除在法定水位线外延500米范围内的塑料薄膜大棚,解决大棚对耕地质量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实施退房、退田、退企、退塘及还湖、还湿、还林的“四退三还”,建设保护抚仙湖的绿色生态屏障。目前,沿湖拆除的临违建筑面积已达14万平方米,部分清理出的地块已进行生态修复,种上了树苗。

  在抚仙湖南岸滨湖公路,有一段长达9.5公里风景宜人的路段,据介绍,这是仙湖锦绣项目在尚未开发房地产的情况下,耗资3亿元修建的湖滨生态景观大道,随着这一项生态工程的落成,原先路边裸露的山体被郁郁葱葱的乡土植物覆盖,在改善湖滨景观效果的同时,防范了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而针对抚仙湖周边山体的石漠化问题,仙湖锦绣项目两年前启动了治理试点工程,在项目旁边的棋盘山山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已经试点成功的小范围治理样本区,该区域原先裸露的岩石被绿色的灌木所覆盖,较周边山体明显呈现出郁郁葱葱的状态。据介绍,该项目将在总结样本区经验的基础上,近期即开展200亩的更大范围试点。该试点如果取得成功,将推广并更大规模实施。

  在一路上看到一些项目违规越过红线在湖边建房、违规建高尔夫球场、从湖中大量取水、污水排入湖中的违规现象之后,在环湖公路的尽头,看到仍有开发企业坚持严格遵守环保规定,并投入巨资改善湖水和周边生态,不免让记者感慨。

  不过,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研究所段昌群教授认为,抚仙湖本身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很有希望维持良好的水质,但前提是“官方对目前的开发进行前瞻性的、科学严谨的管理,好好考虑发展方式和发展布局,以便把生态环境风险化解到最小程度”。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caijingyaowen/10946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