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华林中日韩自贸区机会与挑战并存
若以TPP制衡中国,中日韩自贸谈判就互信不足
特约评论员 蒲华林
十年磨一剑,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首轮谈判于3月26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启动。各界对这个能给三方带来的收益超过任何双边自贸的中日韩自贸区充满期待。从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的角度衡量,东北亚自由贸易区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
东亚经济体之间具有强烈的互补性,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良性态势,这一点在制造业尤其是电子产业表现尤其显著。就区域内的贸易地理分布而言,中国在大部分产业领域都已经成为日本的最大出口市场。在农产品领域,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也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仅在汽车等交通运输产业,美国才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可见,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这种福利改善效应会愈来愈显著。如果抛开中国建立自贸区,会产生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利于其成员改善经济福利。
不过,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推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尤其是日本正式加入谈判,陡然增加了TPP的分量以及对一些东亚小国的吸引力,也意味着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之路将更加艰难曲折。
目前在中日韩自贸区方面,因韩国受益最大而表现也最积极。反观日本,安倍政府决定参加TPP谈判,不管其实质意图是什么,都注定了很难取得好的结果。如果是为了成为所谓21世纪高端自由贸易平台的规则制定者,日本显然晚了一步。如果是为了替日本企业打开更加广阔的国外市场从而提振日本萎靡的经济,中日韩自贸区是更加务实和理想的选择,TPP成员国当前所能够提供的市场显然满足不了它的需求。日本能够在美国扩展的市场主要是汽车产业,但是,为了这一点蝇头小利,它可能要付出农业和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巨大代价。而TPP其它几个成员国除了主要给日本提供资源材料之外,能够给日本企业提供的投资和销售空间更加难以拓展。
如果是为了两边下注,互为谈判筹码,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美国会因此怀疑日本的政治忠诚度,中国也断然不能接受超过自身发展现状的自贸区条件。韩国已跟欧盟和美国签订了自贸区协议,鉴于其国内市场有限的抗冲击能力以及对非贸易领域的高度保护,也不会急于参与或接受更高程度的市场开放协议。
最后,如果是为了政治投机“挟洋自重”,通过参与TPP制衡中国的崛起,那么,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互信,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三国自贸区的建立也面临挑战。日前中方对首轮谈判的态度,似乎也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上一篇:陈德成天然气价涨不涨权威部门要“交实底”
下一篇:第一财经日报饮鸩止渴的消费需求不要也罢
·券商板块跌近5% 个股全线飘绿东北证券领跌2013.03.28
·中兴商业被疑隐藏利润 早盘一字涨停2013.03.28
·银行股遭遇黑天鹅 沪深两市重挫2013.03.28
·建筑材料板块3月28日下跌 四川金顶跌7.53%2013.03.28
·两市早盘大幅低开 金融股惨跌2013.03.28
·机构买入评级375只股 12股或将涨超50%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