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阳光化才能筑牢扶贫资金使用的高压线
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强财政扶贫等保民生资金管理和公共资金审计监督,这是国务院根据近期对扶贫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作出的重要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收入有了大幅提高,富裕人口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是,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资源分布,还存在极大不平衡,内陆部分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于发达地区,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还比较贫困。
正是基于贫困人口的存在,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扶贫行动,让贫困人口能够分享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国家的扶贫资金也在不断地提高之中。据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披露,从2001年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扶贫资金投入从127.5亿元增加到349.3亿元,年均增长11.9%,累计投入达2043.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投入10年累计达1440.4亿元。
然而,近期的审计却发现,政府财政投入的扶贫资金虽然巨大,但在下发过程中却不断地发生 “跑冒滴漏”,为基层政府挤占挪用,或者滞留沉淀起来成了基层政府的 “小金库”,有的基层政府甚至存在虚报冒领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果泛滥,不仅使中央和省级财政拨出的扶贫资金不能发挥应有效益,而且不利于贫困人口的减少,从而损害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国务院部署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李克强总理提出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 “高压线”,是一项很有针对性的行动。
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 “高压线”,关键在于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和对其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由于扶贫资金的运行链条比较长,在进入基层政府的账户以后,很容易被基层政府控制起来,县级主管部门领导、乡镇申报干部和村干部说了算等现象难以有效遏制,仅仅依靠上层的监管很可能力有不逮。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无计可施,扶贫资金来自政府财政,因此它是一种公共资金,而公共资金的使用理应做到公开化。扶贫资金的使用只要彻底实现了 “阳光化”,其运行中途的截留、挤占、挪用就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确定的扶贫资金数量和发放地区都应该向社会公布,这些资金在进入基层后,其投入使用的数字必须与上级下拨的资金合拢,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接受当地民众的监管。对于基层政府在扶贫资金分配过程中出现的截留、挤占、挪用,即使没有进入个人腰包,审计和司法力量也应将其视为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予严肃惩处。
减贫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富裕人群在增加,但这不能掩盖贫困人口的存在。中国的发展不能仅以富裕人群为标志,贫困人口的减少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更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各级政府对于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要提高到国家发展的高度,筑牢“高压线”,让每一个贫困人口真正分享到国家扶贫政策的温暖,并且逐步摆脱贫困。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zhengfu/13313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财经观察电价下调电企跌倒电网吃饱
下一篇:社科院教授中国人不要幻想免费医疗
·*ST凤凰面临弃婴窘境 或成央企首家退市股公司2013.10.14
·景峰制药逆袭 借壳*ST天一引发股价连续五涨停2013.10.14
·乐视网澄清16亿元并购疑云 或考虑乐视影业IPO上市2013.10.14
·15家公司修正业绩预期 8只机构“宠儿”股中招2013.10.14
·受累稀土价格低迷 五矿稀土前三季度净利预降六成2013.10.14
·云锡集团董事长雷毅被捕 涉嫌受贿近2000万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