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增长预期下调属正常 须解除金融抑制

发布时间:2013-5-17 14:25:00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字体:
  随着不太理想的4月份经济数据公布,有外媒称,部分经济学家因此下调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悲观氛围渐浓。

  就此,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抑制,我国要在稳定投资和维持服务业增长趋势的同时,尽快解除金融抑制,让储蓄化为资本,放开遏制中国经济增长的缰绳。

  下调增长预期属正常,不必过于悲观

  对于当前各方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于5月16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属正常。他指出,基于1—4月最新数据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确难及此前预期。

  王晋斌分析称,投资增速相较于以往经济势头较好时已然下滑约5个百分点,消费也表现平平。仅有出口表现良好,但与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考虑不符。

  此外,潜在风险的不断上升也备受关注。王晋斌认为,产能过剩、影子银行的不利影响以及房地产调控陷入僵局等三大潜在风险加剧了悲观情绪。

  但王晋斌也表示,中国经济要想维持相对较高的增速并缓解就业压力,仍有可为空间:一是稳住投资,防止过度下滑。实际上,当前地方政府投资势头仍然较猛,但必须坚持“避免大规模重复建设”这一基本原则。二是维持服务业增长势头。去年服务业相较于第二产业获得了不错的增长率,这必将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力军。

  解除金融抑制是当务之急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增速下滑的过程中,尽管有着阶段性波动和反弹,但整体仍处于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当中,当前亦是如此。”5月16日,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抑制。

  所谓金融抑制,就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滕泰解释称,最初,我国为抑制房价上涨,宏观调控连续采用加息和增加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后来,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为抑制通胀,持续加大了紧缩力度。“这一过程中,经济增速较高,加之国内紧缩力度较大,造成国际热钱持续流入,形成了恶性循环。”他说。

  “一方面,国内持续紧缩,造成当前高利贷泛滥;另一方面,国外热钱流入,逆差加大,致使人民币持续升值。”滕泰说,外有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打击,内有货币政策持续紧缩酿成的高利贷泛滥局面,一系列原因共同造成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

  滕泰认为,金融抑制持续增强,让中国这个全世界外汇储备最高、存款储蓄最多的国家,出现了全世界最严重的资本稀缺。他强调,企业贷款难、股市大跌等都源自多年以来持续不断的金融抑制。

  “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解除金融抑制,让储蓄化为资本,以放开遏制中国经济增长的缰绳。”滕泰说。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9118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