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专栏国务院1月三提简政放权 望解决产能过剩

发布时间:2013-5-15 9:38:00 来源:全景网 【字体:

编者按:本专栏是根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频道《早间第一资讯》财经子栏目的内容整理而成,节目主编为成亮、邱璧徽。该节目每天选取最具风向标价值的全球财经大事,第一时间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迅速周详地理清新闻事件的背景脉络。同时,连线顶尖经济学家,深入繁杂信息与不同观点的内部,为听众提供洞察超越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

 

节目于每天早上830播出,播出频率为:北京FM90.5,广东、香港、澳门均为FM107.1,天津FM90.6,重庆FM91.7,青岛、烟台FM89.8,芜湖FM89.4,合肥FM90.1

 

国务院一月三提简政放权 工作不力将问责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国务院已经三次提到简政放权。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已经拉开,要严格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要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

 

此前在4月24号,国务院会议决定,第一批先行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重点是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两周以后,国务院又决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而涉及资本项目可兑换、户籍制度、铁路投资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也被纳入新一届政府今年的改革任务清单中。

 

对此,多位专家表示,新的要求无疑给正在推行的行政体制改革下了一剂“猛药”,特别是提出建立问责制,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等,实际上就是要冲破利益阻力,防止改革在执行中“变味”。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15日在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早间第一资讯》节目中表示,国务院近期“简政放权”的提法对于我国产能过剩局面的影响,用一句话来概括应为“利在长远”。他表示,产能过剩问题在传统上有三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方式,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来吸收过剩的产能,但历史证明这会进一步造成产能过剩,这是我国过去十多年的作法。第二种是采用计划的手段来限制某些行业的产能,或者鼓励某些朝阳行业的产能,但现在看来产业政策执行的效果也很不理想,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电力行业的限制造成某些地区电力缺乏,而曾经遭受鼓励的光伏行业现在则出现巨大的产能过剩。实践证明,光靠以上两种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滕泰认为,第三种方式,即李克强总理目前提出的“简政放权”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正确方式。他指出,解决阶段性产能过剩及需求不足应采用供给学派的作法,包括简政放权、减少管制和大规模减税等,想办法刺激企业家精神,造成新的供给来创造更多需求,在这过程中让产能自行消化。滕泰表示,这种改革措施在短期内解决产能过剩局面比较困难,但长期来看是宏观调控的正道。

 

 在周一的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还指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对此,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政府越发重视社会环境等软实力的改革诉求。

 

 对此,滕泰表示,行政体制、利率、汇率以及资源价格这几个领域的改革目前都在同步推进,行政体制正在朝市场化方向推进,而利率、汇率和资源价格改革都是向市场化方向推进较为迫切的领域。

 

滕泰表示,利率市场化已自前几年起逐步前进,资源价格改革有望今年启动,目前改革需求最迫切的是汇率领域。他强调,人民币汇率体制目前已到了非改不可的阶段,由于汇率僵化,前几个月大量热钱被吸引进入,而我国为购买热钱增发了大量货币,这部分增发的货币如果未能及时流出或回收,就会造成国内物价和房价上涨。

 

此外,滕泰表示,除以上几个领域以外,我国还有许多管制非常严重的领域,由于严厉的行政管制造成供给抑制,比如医院、学校、户籍和北京的出租车等。他认为,但凡政府管制严重的地方,市场供给价格就会发生扭曲甚至产生腐败,因此,改革应该从供给抑制最严重的领域着手。

 

彭博终端窥探美联储机密  投行纷纷下调中国GDP增幅预期

 

如果你知道伯南克每天都在看些什么,你也许可以猜到美联储下一步的政策动作,知名的财经信息提供商彭博公司就是这么干的。最近彭博终端的隐私泄露引发了全球各大央行的广泛关注,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隐私数据泄露事件。

 

彭博终端是一种金融数据库软件,主要提供给全球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作为分析和决策的参考工具。而最近一位前彭博员工透露,他在彭博任职时可以查看到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前财政部长盖特纳的使用数据,让人大吃一惊。

 

此后,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机构都对彭博公司的隐私政策提出了质疑。尽管彭博公司迅速作出了处理并道歉,但作为一种金融交易工具,彭博终端还可以收集到各大投行的交易信息和全球银行的保密数据,用户对信息安全失去信心可能会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下面来关注中国经济。在四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后,许多投行的经济学家对今年中国经济的信心出现了动摇。2013年初,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将延续去年四季度的势头抱有期望。华尔街日报去年末对18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GDP增幅的预期中值为8.0%,高于2012年实际增速的7.8%。

 

但根据华尔街日报本周对12位经济学家的最新调查结果,他们对今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期已下降至7.8%。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将预期增幅从原来的7.8%下调至7.6%,是小摩年内第二次下调。朱海滨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投资进一步萎缩,工业生产复苏比想象中疲软。

 

此外,渣打银行也从8.3%下调至7.7%;荷兰国际集团更是将之前9%的高预期骤然削减至7.8%;汇丰银行则从8.6%下调至8.2%。不过,大和证券和凯投宏观都保持约8%的预期。

 

全球央行6年降息514 欧元区工业产出胜预期

 

降息已经成为全球央行在应对经济萧条时屡试不爽的方法。一项数据显示,在本周一以色列央行降息后,6年来全球央行降息次数已经达到514次,即平均每4天就有一家央行宣布降息。其中,中国仅贡献了7次:2008年降息5次、去年降息2次。

 

中国的石油储备计划正在有序推进。国际能源署一项最新报告称,中国今年或将新增战略石油储备点,在战略石油储备项目第二阶段将增加2.45亿桶,比该组织最初估计的增长45%。国际能源署认为,二期工程可能推迟至2015年完工,而不是之前预计的今年年底。石油储备基地一期项目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而在二期规划中,内陆地区将扮演重要角色。

 

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大概可以从最新的工业产出数据中稍微得到缓解。欧盟统计局周二公布,欧元区3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0%,优于市场预期的0.5%,为2011年7月以来的最大升幅。(全景网/成亮、邱璧徽)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8988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