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学者交锋日本“安倍经济学”
日本“安倍经济学”冲击全球。在债务比率已经很高的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本新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祭出了进一步财政宽松以及央行购债计划。
日本政府财政规模与GDP比例已经从2012财年的236.6%,攀升到2013财年的245%。日本央行的购债计划也被称为质、量均宽松的政策。日本基础货币增量将由2012年的138万亿日元,增加到2013年底的200万亿日元,到2014年底将增加到270万亿日元。
如此大剂量、高强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否将日本经济从长期的低迷状态中解救出来?总量宽松政策能否解决日本真正的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日本的宽松政策将给亚洲尤其是中国带来什么影响?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召开“日本的财政现状及未来展望”专题研讨会,《第一财经日报》在此予以特别呈现。
日本如何避免主权债务危机?
主持人:如果日本希望通过通货膨胀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话,将付出更高的利息,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日本有多大可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
江夏茜:信用评级分析往往用于预测证券发行者在未来3~5年的信誉。基于信用评级分析的本质以及目前日本国债的信用评级,可以说日本至少在未来3~5年内能够避免出现主权债务危机。
主权信用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治基本面的分析,例如政府能否快速而恰当地执行政策。日本7月份会有众议院选举。基于现在的民众支持率,安倍晋三领导的日本自民党很有可能赢得选举。如果该党真的当选,它将在未来的3年执政,政府将有能力考虑中长期的战略,而不是受限于只能制定短期政策。若是这样,我相信从中期的视角来看,日本可以避免主权债务危机。
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些对冲基金似乎主要通过日本的主权信用违约掉期合约进行投机性交易。近年来,我们观察到在评级被下调后,日本的利差有所扩大(大约2~3个基点),但是这也都是暂时的影响。
魏本华:在中国,地方政府是不能直接发行债券来融资的,要向中央政府申请,由中央政府来代表地方政府来发行债券。那么日本对于地方政府举债是执行什么样的政策?
江夏茜:日本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地方金融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必须有除了地方政府债券以外的其他收入支撑它们的开销。但是,与此同时,这一法律也允许政府靠发行债券为公共设施、道路以及桥梁等的建设筹资,因为这些建设是惠及子孙后代的。这一原则亦被称为现收现付原则。
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政府进行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当时当地政府的债务水平大幅上升。该计划的确促进了地区的就业,但没有实现太多的经济增长。这是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在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持人: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帮助日本摆脱这个困境?
吉泽德安:我对日本的未来没有任何怀疑,但是日本的经济政策确实出现了一个问题。日本应该做得很好,日本应该更好地从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向由国内消费驱动的经济。日本的企业和中国、韩国的企业竞争,和这些国家相比很有竞争力。日本的出口做得很好,也就是说日本还是依赖于国际市场,所以日本的出口也会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
安倍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他也说要从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但是在过去的20年,日本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倍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这是非常难的,管理日本的经济确实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日方认为日元贬值到目前水平合理
主持人:怎么看待安倍经济学?中国如何避免日本犯的错误,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
莫万贵:安倍经济学现在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我们也看到日元和美元的汇率最近有了很大的贬值。安倍经济学是否会奏效,日本的经济是否会如期恢复取决于几个方面。
潜在的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于日本政府债券的信任。安倍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的金融政策,以及促进私营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但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场结构性的改革。
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就有可能带来经济震荡,因为在市场上的流动性很大。此外,日元贬值还增加了资源进口的成本。另外由于老龄化等结构性的问题,消费难以被刺激,所以一些经济学家担心日本经济会出现滞胀的情况。
关于中国,人民币已经对日元升值了,而且速度非常快,这可能会损伤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中国面临着和日本类似的挑战,比如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同时中国也是处于转型期,外部的需求疲软之后,需要更多地转向国内的需求,特别是由消费来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们认为中国比日本有更大的空间来完成结构转型,虽然在未来也会碰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另外政府也非常重视收入分配的问题,所以有了很多的政策措施。我相信有了这些措施,中国的消费会大大改善。
江夏茜:关于日本的汇率政策,我们看到雷曼兄弟倒闭后,日元升值巨大。这是安倍经济学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来衡量,那么许多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鉴于过去美国和日本的通胀率趋势,日元贬值到目前水平是相当合理的。
仲野徹:虽然我是日本人,但是我居住在上海,定期回日本,实际上我个人的真实工资是在减少的。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人常常说明天会更好,但是在日本,人们谈论的情况是明天会更糟。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不想买产品,不想买商品,他们想等明天、后天再去买。
我刚从日本回来,这次体会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去年11月,上一任首相下台之前,当时日元的汇率在80左右,现在大约是100,有25%的贬值,当时日经指数低于9000点,现在已经超过了13000点。
我访问了总部的销售部门,大家反映所有的客户都很高兴,大家开始买非常昂贵的商品了。如果明天会更糟的话,他们肯定不愿意花这个钱,但现在他们改变了消费的态度。我个人认为消费会越来越好,3~6个月之后会更好。
如何真正实现经济的提升
向松祚:对于很多外界人士来说,日本的经济、日本的货币金融体系的运作,的确是一个谜团。我们都知道日本模式非常不同于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甚至是中国模式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日本非常擅长出台一些非传统的货币和金融政策。
从1996年开始,日本银行就推出了超低息的政策,在当时还没有量化宽松这样的提法,但是日本其实已经这么做了。在1998、1999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又推出了高额的政府公债这样非传统型的货币政策。但是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面,根据日本的标准,日本的经济实际上不是那么理想。
不管是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还是从政策角度来讲,日本花20多年时间去做了一个实证性的检验。但看到这些非传统的货币金融政策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也没有像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那样发生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应该记住经典的经济学,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增长,或者是生产率的增长,光靠这些量化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要考虑到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的投入等等。
如果大家50年后再来看这段时间,他们会去判断这些政策到底是不是一个灾难性的政策。我们应该回去看经济的基本面,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国债是不能够产生真正的任何的财富。根据最新数据,去年日本的经济增长是2.5%,考虑到日本经济这么大的基数,考虑到人均GDP这么高,还有人口老龄化的背景,2.5%的经济增长是很健康的。为什么安倍政府要采取这样激进的政策?
考虑到日本的人口、自然资源需求和国民的要求,究竟多高的一个经济增长率对于日本是合适的?如果我们并不需要那么高的经济增长率的话,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量化宽松政策,要引起国际市场的轰动呢?
安倍经济学的三个支柱,第一个是要加大投资,第二个是灵活的财政政策,第三个就是促进私有部门的经济转型。每个国家都在谈经济重组、经济转型,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取得真正的进展。那么安倍经济学和90年代采取的政策有何不一样呢?我认为唯一的差别,就是它的规模。
除此以外,安倍经济学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你们如何来评价安倍经济学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国债的影响?
吉泽德安:2.5%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但是我们担心的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以及劳动人口下降对于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现在日本所要求的是一个高质量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结构性的改变。这种结构性的改变和高质量的改变有什么区别?结构性的改变是因为条件所限的,而高质量的转变会让日本的经济变得更加强大。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东西。我们就算实现了2.5%的增长,我们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增长。
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的。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日本私有部门的需求急剧减少,所以政府必须加大投资。对于日本来讲,经济衰退的时间太长了,而日元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升值,给日本企业造成了很多的困难。
我们还需要有全球的一个视角,比如页岩气的变革就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它会对很多的产业产生影响。日本是依赖石油进口的,如果说这个变革实现的话,那么它就会造成石油价格的下降,就会带来更多的政治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在中东地区。我觉得现在我们要密切关注页岩气的变革。我们认为能源的变革,会对日本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日本也曾经是非常成功的,在1973年的时候,出现了石油危机,所以日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我们也因此进入了一段非常高速的发展期,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
美日宽松新兴市场怎么办?
赵海英:对日本而言,到底什么是良好的增长?对一个老龄化的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长放缓是很自然而然的,而且现在还有技术性的重大进展和改变,日本的状况其实不太糟,日本企业和银行也还是不错的,就业率也非常好,那为什么还要采用这样的政策?大家往往以为目前经济衰落了,人们就会生活得很悲惨,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如此。
虽然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在这一轮新的经济周期当中,我们还是很年轻的,而日本比较成熟。中国像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跑得很快,但是日本如果已经50岁,或者60岁,就没必要跑那么快,如果跑那么快,年纪那么大了,反而会碰到麻烦。
所以我的观点是,日本和美国这样的国家真有必要跑那么快吗?我们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动态的平衡,哪怕日本跑得不那么快,我们仍然认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经济体。
关于货币宽松政策,所有的富裕国家都在这么做。我的感觉是,这些大的强国实际上通过发行过多的货币扭曲了全球经济。没有实力却要发这么多的钱,最后来付钱的,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
对此中国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们不发行货币的话,我们的货币就会升值,出口受到影响。如果我们也发行货币,但人民币不是国际可兑换的货币,也不是一个储备货币,最后国内就会产生通胀,我们最后要为这一切埋单。
日本认为现在可以采取宽松的政策,但是美国可能并不赞成,因为这种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会产生全球性影响,我觉得你们这次之所以能够得到美国的同意,采取这样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在这么做,所以美国同意日本来发行更多的日元。
我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这样公平吗?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在这样的国际环境当中应该怎么办呢?
吉泽德安: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量化宽松只会增加银行的存款,不会作为一个刺激经济的政策来进行使用。所以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都认识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面临着泡沫经济的问题时,正是美国人推进了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当时很不愿意采取这样的政策,但是因为美方施压,日本央行最后不得不逐渐采取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是自从这种经济衰落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之后,对于这种宽松货币政策的观点是非常负面的。基于货币的刺激政策又很难进行改变,这就是现实。其实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未来十年当中,让日本人民能够更积极地来看待世界的局势,这是他们的重要工作。
安倍经济学会改变当前供需曲线的平衡状态,也会影响到未来的平衡状态。也许我们对于这种供需状况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因为货币的量的关系,大家认为目前的这个政策是能够发挥作用的。我觉得您应该看到这种政策对于日本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正面的影响,尤其是要考虑到日本经济长期以来陷入这种衰退的状态。
债务货币化推动央行独立性下降
胡学好:应该说日本政府和央行的这些政策有它积极的一面,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作用。日本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重是230%,这个数字对其他国家都是不堪重负的。但是日本一直没有发生国债危机,我想可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日本的国内储蓄率很高,而且国债都是国内持有的,同时日本的经常贸易盈余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最近这一段时间,这两个因素都在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如国内储蓄率在下降,贸易盈余也在减少,这种情况对支撑日本债务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不太有利。
货币政策不治本,财政政策治本的,但是如果过度以货币政策来带动财政政策,治不治本也很难说。现在央行为大量发行国债开辟了一条渠道,而且没有制约,导致央行独立性不如以前,我们担心日本未来会不会走上债务货币化的道路,或者是出现财政的可持续和稳健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日本本来要进行财政整顿或者结构性改革的,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但这样激进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出来以后,有没有可能反而延误了这些改革?
江夏茜:日本央行法已经于1998年修订,规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他们的操作,然而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央行相对政府的独立性,还依然是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看一下美联储的例子,就会发现美联储在政府内部保持独立,却不是独立于政府。再看日本,最近安倍政府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共同宣布,他们希望携手应对经济。黑田东彦一直宣称采取量化和质化的措施只是一种货币政策,而不是为了对政府融资。他还极力主张财政准则的具体措施需要政府的证明。所以现在日本市场还在观望,看政府将如何回应黑田东彦的观点。
(实习生李超臻、孙倩男对此文亦有贡献)
日本政府财政规模与GDP比例已经从2012财年的236.6%,攀升到2013财年的245%。日本央行的购债计划也被称为质、量均宽松的政策。日本基础货币增量将由2012年的138万亿日元,增加到2013年底的200万亿日元,到2014年底将增加到270万亿日元。
如此大剂量、高强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否将日本经济从长期的低迷状态中解救出来?总量宽松政策能否解决日本真正的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日本的宽松政策将给亚洲尤其是中国带来什么影响?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召开“日本的财政现状及未来展望”专题研讨会,《第一财经日报》在此予以特别呈现。
日本如何避免主权债务危机?
主持人:如果日本希望通过通货膨胀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话,将付出更高的利息,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日本有多大可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
江夏茜:信用评级分析往往用于预测证券发行者在未来3~5年的信誉。基于信用评级分析的本质以及目前日本国债的信用评级,可以说日本至少在未来3~5年内能够避免出现主权债务危机。
主权信用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治基本面的分析,例如政府能否快速而恰当地执行政策。日本7月份会有众议院选举。基于现在的民众支持率,安倍晋三领导的日本自民党很有可能赢得选举。如果该党真的当选,它将在未来的3年执政,政府将有能力考虑中长期的战略,而不是受限于只能制定短期政策。若是这样,我相信从中期的视角来看,日本可以避免主权债务危机。
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些对冲基金似乎主要通过日本的主权信用违约掉期合约进行投机性交易。近年来,我们观察到在评级被下调后,日本的利差有所扩大(大约2~3个基点),但是这也都是暂时的影响。
魏本华:在中国,地方政府是不能直接发行债券来融资的,要向中央政府申请,由中央政府来代表地方政府来发行债券。那么日本对于地方政府举债是执行什么样的政策?
江夏茜:日本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地方金融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必须有除了地方政府债券以外的其他收入支撑它们的开销。但是,与此同时,这一法律也允许政府靠发行债券为公共设施、道路以及桥梁等的建设筹资,因为这些建设是惠及子孙后代的。这一原则亦被称为现收现付原则。
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政府进行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当时当地政府的债务水平大幅上升。该计划的确促进了地区的就业,但没有实现太多的经济增长。这是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在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持人: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帮助日本摆脱这个困境?
吉泽德安:我对日本的未来没有任何怀疑,但是日本的经济政策确实出现了一个问题。日本应该做得很好,日本应该更好地从出口拉动型经济转向由国内消费驱动的经济。日本的企业和中国、韩国的企业竞争,和这些国家相比很有竞争力。日本的出口做得很好,也就是说日本还是依赖于国际市场,所以日本的出口也会受到汇率变化的影响。
安倍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他也说要从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但是在过去的20年,日本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倍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这是非常难的,管理日本的经济确实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日方认为日元贬值到目前水平合理
主持人:怎么看待安倍经济学?中国如何避免日本犯的错误,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
莫万贵:安倍经济学现在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我们也看到日元和美元的汇率最近有了很大的贬值。安倍经济学是否会奏效,日本的经济是否会如期恢复取决于几个方面。
潜在的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于日本政府债券的信任。安倍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的金融政策,以及促进私营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但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场结构性的改革。
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就有可能带来经济震荡,因为在市场上的流动性很大。此外,日元贬值还增加了资源进口的成本。另外由于老龄化等结构性的问题,消费难以被刺激,所以一些经济学家担心日本经济会出现滞胀的情况。
关于中国,人民币已经对日元升值了,而且速度非常快,这可能会损伤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中国面临着和日本类似的挑战,比如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同时中国也是处于转型期,外部的需求疲软之后,需要更多地转向国内的需求,特别是由消费来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们认为中国比日本有更大的空间来完成结构转型,虽然在未来也会碰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另外政府也非常重视收入分配的问题,所以有了很多的政策措施。我相信有了这些措施,中国的消费会大大改善。
江夏茜:关于日本的汇率政策,我们看到雷曼兄弟倒闭后,日元升值巨大。这是安倍经济学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来衡量,那么许多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鉴于过去美国和日本的通胀率趋势,日元贬值到目前水平是相当合理的。
仲野徹:虽然我是日本人,但是我居住在上海,定期回日本,实际上我个人的真实工资是在减少的。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人常常说明天会更好,但是在日本,人们谈论的情况是明天会更糟。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不想买产品,不想买商品,他们想等明天、后天再去买。
我刚从日本回来,这次体会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去年11月,上一任首相下台之前,当时日元的汇率在80左右,现在大约是100,有25%的贬值,当时日经指数低于9000点,现在已经超过了13000点。
我访问了总部的销售部门,大家反映所有的客户都很高兴,大家开始买非常昂贵的商品了。如果明天会更糟的话,他们肯定不愿意花这个钱,但现在他们改变了消费的态度。我个人认为消费会越来越好,3~6个月之后会更好。
如何真正实现经济的提升
向松祚:对于很多外界人士来说,日本的经济、日本的货币金融体系的运作,的确是一个谜团。我们都知道日本模式非常不同于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甚至是中国模式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日本非常擅长出台一些非传统的货币和金融政策。
从1996年开始,日本银行就推出了超低息的政策,在当时还没有量化宽松这样的提法,但是日本其实已经这么做了。在1998、1999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又推出了高额的政府公债这样非传统型的货币政策。但是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面,根据日本的标准,日本的经济实际上不是那么理想。
不管是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还是从政策角度来讲,日本花20多年时间去做了一个实证性的检验。但看到这些非传统的货币金融政策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也没有像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那样发生作用,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应该记住经典的经济学,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增长,或者是生产率的增长,光靠这些量化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要考虑到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的投入等等。
如果大家50年后再来看这段时间,他们会去判断这些政策到底是不是一个灾难性的政策。我们应该回去看经济的基本面,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国债是不能够产生真正的任何的财富。根据最新数据,去年日本的经济增长是2.5%,考虑到日本经济这么大的基数,考虑到人均GDP这么高,还有人口老龄化的背景,2.5%的经济增长是很健康的。为什么安倍政府要采取这样激进的政策?
考虑到日本的人口、自然资源需求和国民的要求,究竟多高的一个经济增长率对于日本是合适的?如果我们并不需要那么高的经济增长率的话,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量化宽松政策,要引起国际市场的轰动呢?
安倍经济学的三个支柱,第一个是要加大投资,第二个是灵活的财政政策,第三个就是促进私有部门的经济转型。每个国家都在谈经济重组、经济转型,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取得真正的进展。那么安倍经济学和90年代采取的政策有何不一样呢?我认为唯一的差别,就是它的规模。
除此以外,安倍经济学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你们如何来评价安倍经济学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国债的影响?
吉泽德安:2.5%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但是我们担心的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以及劳动人口下降对于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现在日本所要求的是一个高质量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结构性的改变。这种结构性的改变和高质量的改变有什么区别?结构性的改变是因为条件所限的,而高质量的转变会让日本的经济变得更加强大。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东西。我们就算实现了2.5%的增长,我们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增长。
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的。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日本私有部门的需求急剧减少,所以政府必须加大投资。对于日本来讲,经济衰退的时间太长了,而日元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升值,给日本企业造成了很多的困难。
我们还需要有全球的一个视角,比如页岩气的变革就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它会对很多的产业产生影响。日本是依赖石油进口的,如果说这个变革实现的话,那么它就会造成石油价格的下降,就会带来更多的政治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在中东地区。我觉得现在我们要密切关注页岩气的变革。我们认为能源的变革,会对日本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日本也曾经是非常成功的,在1973年的时候,出现了石油危机,所以日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我们也因此进入了一段非常高速的发展期,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
美日宽松新兴市场怎么办?
赵海英:对日本而言,到底什么是良好的增长?对一个老龄化的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长放缓是很自然而然的,而且现在还有技术性的重大进展和改变,日本的状况其实不太糟,日本企业和银行也还是不错的,就业率也非常好,那为什么还要采用这样的政策?大家往往以为目前经济衰落了,人们就会生活得很悲惨,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如此。
虽然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在这一轮新的经济周期当中,我们还是很年轻的,而日本比较成熟。中国像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跑得很快,但是日本如果已经50岁,或者60岁,就没必要跑那么快,如果跑那么快,年纪那么大了,反而会碰到麻烦。
所以我的观点是,日本和美国这样的国家真有必要跑那么快吗?我们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动态的平衡,哪怕日本跑得不那么快,我们仍然认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经济体。
关于货币宽松政策,所有的富裕国家都在这么做。我的感觉是,这些大的强国实际上通过发行过多的货币扭曲了全球经济。没有实力却要发这么多的钱,最后来付钱的,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
对此中国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们不发行货币的话,我们的货币就会升值,出口受到影响。如果我们也发行货币,但人民币不是国际可兑换的货币,也不是一个储备货币,最后国内就会产生通胀,我们最后要为这一切埋单。
日本认为现在可以采取宽松的政策,但是美国可能并不赞成,因为这种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会产生全球性影响,我觉得你们这次之所以能够得到美国的同意,采取这样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在这么做,所以美国同意日本来发行更多的日元。
我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这样公平吗?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在这样的国际环境当中应该怎么办呢?
吉泽德安: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量化宽松只会增加银行的存款,不会作为一个刺激经济的政策来进行使用。所以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都认识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面临着泡沫经济的问题时,正是美国人推进了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当时很不愿意采取这样的政策,但是因为美方施压,日本央行最后不得不逐渐采取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是自从这种经济衰落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之后,对于这种宽松货币政策的观点是非常负面的。基于货币的刺激政策又很难进行改变,这就是现实。其实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在未来十年当中,让日本人民能够更积极地来看待世界的局势,这是他们的重要工作。
安倍经济学会改变当前供需曲线的平衡状态,也会影响到未来的平衡状态。也许我们对于这种供需状况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因为货币的量的关系,大家认为目前的这个政策是能够发挥作用的。我觉得您应该看到这种政策对于日本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正面的影响,尤其是要考虑到日本经济长期以来陷入这种衰退的状态。
债务货币化推动央行独立性下降
胡学好:应该说日本政府和央行的这些政策有它积极的一面,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作用。日本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重是230%,这个数字对其他国家都是不堪重负的。但是日本一直没有发生国债危机,我想可能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日本的国内储蓄率很高,而且国债都是国内持有的,同时日本的经常贸易盈余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最近这一段时间,这两个因素都在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如国内储蓄率在下降,贸易盈余也在减少,这种情况对支撑日本债务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不太有利。
货币政策不治本,财政政策治本的,但是如果过度以货币政策来带动财政政策,治不治本也很难说。现在央行为大量发行国债开辟了一条渠道,而且没有制约,导致央行独立性不如以前,我们担心日本未来会不会走上债务货币化的道路,或者是出现财政的可持续和稳健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日本本来要进行财政整顿或者结构性改革的,这是根本性的问题。但这样激进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出来以后,有没有可能反而延误了这些改革?
江夏茜:日本央行法已经于1998年修订,规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他们的操作,然而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央行相对政府的独立性,还依然是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看一下美联储的例子,就会发现美联储在政府内部保持独立,却不是独立于政府。再看日本,最近安倍政府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共同宣布,他们希望携手应对经济。黑田东彦一直宣称采取量化和质化的措施只是一种货币政策,而不是为了对政府融资。他还极力主张财政准则的具体措施需要政府的证明。所以现在日本市场还在观望,看政府将如何回应黑田东彦的观点。
(实习生李超臻、孙倩男对此文亦有贡献)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8858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地震五周年汶川寄哀思
下一篇:贵州突破资金瓶颈的成功探索
·欧盟征47%关税打不垮中国光伏业2013.05.13
·业界盼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2013.05.13
·外汇局简化FDI管理2013.05.13
·大金融将金融纳入宏观经济框架2013.05.13
·贵州突破资金瓶颈的成功探索2013.05.13
·中日学者交锋日本“安倍经济学”201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