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专栏是根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频道《早间第一资讯》财经子栏目的内容整理而成,节目主编为成亮、邱璧徽。该节目每天选取最具风向标价值的全球财经大事,第一时间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迅速周详地理清新闻事件的背景脉络。同时,连线顶尖经济学家,深入繁杂信息与不同观点的内部,为听众提供洞察超越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
节目于每天早上8:30播出,播出频率为:北京FM90.5,广东、香港、澳门均为FM107.1,天津FM90.6,重庆FM91.7,青岛、烟台FM89.8,芜湖FM89.4,合肥FM90.1。
时隔17个月央票发行重启 对冲热钱流入压力
时隔17个月后,人民银行昨天宣布重新启动央票发行,回收市场流动性。根据公告,央行今天将会发行3个月期央票,发行量为100亿元,而上一次央票发行是在2011年12月。从那时开始,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减缓,外资流入压力大幅消退,央行无需再通过发行央票回笼资金。
不过,在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以及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下,国际热钱流入国内的压力又重新增加。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的新增外汇占款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昨天也突破6.2元关口。
由于近期欧洲、印度和澳大利亚央行在5天内先后宣布降息,市场对于国内利率调整的预期也有所升温。央行重启央票发行的举动意味着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落空。
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9日在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早间第一资讯》节目中表示,目前经济复苏比较疲弱,通胀也处在低位,并不存在货币政策收紧的理由,中国央行重新发行央票更多是出于资金对冲压力。
他指出,除了今年前三个月1.2万亿元的新增外汇占款之外,5至8月还有将近8000亿元的央票到期,而目前央行实施正回购操作所依赖的是国债的滞留量,规模约为1.5万亿元,可能导致对冲工具不足,必须通过发行央票来对冲。因此,姜超认为,央行时隔17个月重启央票发行并不是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
针对热钱流入的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了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的有关文件,文件要求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加大外汇管理核查检查力度,以控制热钱涌入,抑制收支风险。
对此,姜超认为,从热钱的性质来看,过去热钱流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投入楼市,与目前情况不同。他指出,目前热钱的主要目标是以固定收益为代表的产品,主要目的是套息,因此热钱流入更多地属于金融市场流动性加强,对实体经济冲击比较有限。
巴菲特看好中国股市 对冲基金热衷债市
股神巴菲特在最新的股东大会上回答了全球股东的各种提问后,近期又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谈到了更多关于中国的话题。他表示,中国经济放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市场的经济发展都是高低起伏的,中国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从长期来看,他仍然看好中国股市的发展。
当然,巴菲特从来没有投资过A股,目前持有的唯一一只中国股票是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巴菲特表示,他相信比亚迪的管理者,也看好比亚迪正在经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不会卖出比亚迪的股份。在08年金融危机的低谷中,巴菲特以8港元的价格买入了比亚迪,该股票昨天的收盘价是29港元。
不过,巴菲特对于投资市场也不是盲目乐观的。尽管支持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他对债券市场却提出了警告,认为目前投资债券市场是危险的行为,未来美联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这可能引发债券市场的震荡。
确实,近几年美国债券市场的过度繁荣已经开始引发市场的担忧。债券基金的资金流入比其他领域更多,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年3月末,流入该类基金的资产达到6397亿美元,超越了股票型对冲基金的6387亿美元。
其中,又以信贷对冲基金对债市的热情最高,这些基金从2009年以来带着1080亿美元的资金冲入债市并且获得了高额回报。2012年,专注于固定收益的套利基金回报率激增51%,相比之下,美国9家大型银行的固定收益、货币以及大宗商品的收入仅增长14%。
由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大型投行禁止自营交易,并提升资本量以避免又一场金融危机的发生,这给对冲基金制造了一个好机会,投行的人才和大量的资金都开始流向对冲基金,原来大型投行的业务,包括受压资产交易和固定收益套利等,得以在这些基金旗下扩张。
美国财政赤字下降税入增长 波兰央行降息25个基点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周二报告称,美国过去七个月的财政赤字同比大降32%至4890亿美元,税入增长16%至2200亿美元。税入激增主要是因为工资上涨、过去两年的工资税削减政策年初到期、以及对高收入者的增税。收入超预期和开支减少使得国会必须提高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推迟到了10月末。
越来越多的央行加入全球降息浪潮。在欧洲央行、印度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等宣布下调利率之后,波兰央行周三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3%,挪威央行则于同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1.5%。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周三同意向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板征收47%的临时性惩罚关税,该决定公开后将于下月6日起生效,这起案件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不过,即便欧盟出台初裁决定,仍然留有与中方协商解决问题的余地,协商期限截至今年12月。(全景网/成亮、邱璧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