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在京老外欲走还留

发布时间:2013-5-8 4:30: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空气污染问题令许多外国人开始离开北京,为留人才,甚至有企业发放了艰苦津贴;但另一方面,发展机遇和可观的收入,又令许多外籍人才舍不得离开冯迪凡“我最好朋友4岁的儿子,这周刚刚出院。”法国作家何诺(Renaud de Spens)说这话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忧虑,“得的是肺感染,医生说是因为冬天的空气污染,虽然已经过去3个多月,但是好似账单一样,迟早都要付的。”
    自2006年定居北京的何诺,曾在法国外交系统任职,也曾浸淫商界。他对中国的着迷,促成了一本专著《中国另类词典》,并且刚刚获得了法国国会组织的“议员奖”。
    本来在研究中国的道路上,何诺的前途一片光明。但同样已为人父,在面对北京的空气污染时,他对未来也有点不太确定了。
    “虽然我在北京没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我知道最少有10个(对)人正在打算离开。”何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其中污染是一个重要原因。”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机构或者组织,统计了究竟有多少在华外国人主要因为空气污染问题,而选择离开中国。
    但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对本报表示,考虑到污染问题,有些企业已经开始给驻华员工发放艰苦津贴;中国欧盟商会甚至对媒体表示,污染问题是在华外企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一问题不仅是许多外籍员工选择离开的根本原因,还令许多人因此拒绝来华,这对许多跨国公司的人才战略构成了挑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政府驻华人士对记者透露,现在一些法国驻华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固然男性高管愿意来华升职加薪,但他们的夫人则不愿意带孩子过来冒险。
    “北京已经不是2008年时那个蓬勃向上、富有魅力的样子了。”何诺说,“外国人留京需要挣很高的薪水,在享受北京生活的时候,还要能保护自己。”
    “末日空气”下的迁移在2013年春节前夕,已经定居德国近20年、身居全球知名企业要职的黄伟(化名)正准备用年假回国探亲。当他在网上看到北京的外国人戴着防毒面具一样的专业口罩在三里屯附近活动时,不禁觉得有些太大惊小怪了。
    “虽然当时看到图片感到北京的天气质量差劲,但是想到自己本来就是中国人,哪会那么娇气?”谈到自己几个月前的遭遇,黄伟露出了一丝苦笑。
    事实上,在兴高采烈回国、飞机降落滑行时就给各位好友发短信求饭局的黄伟,在发完短信之后就断了音讯,直到一周后才群发邮件表示抱歉:自己在回家途中就直接去了医院上吊瓶,被“空气中刺喉咙的气味呛的,吐得昏天黑地”。
    “不服不行。”黄伟说,那时他终于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末日空气”(airpocalypse)这样的词语。他现在正在考虑的是,劝说自己还在北京的一部分家人,让他们去其他相对污染较小的城市,例如青岛、杭州等地居住。
    另外两位家中有2~3个小孩的在华德国专家,也对记者分别表达了共同的忧虑。他们都在为“下一代健康状况”发愁,虽然家里都购置了高档空气消毒机,其中一位专家的家庭还在客厅摆了两个大容量的空气消毒机,天天开着,但是这位在汽车行业工作的专家还是表示,这些也就是“花钱买一点心理安慰”。
    目前,关于今年前三个月的糟糕天气到底造成多少外国人员离京,还没有任何正式统计数字,但一些主要针对外国人进行服务的公司则指出,今年年中,当学校结束一个学期的课程时,有可能会出现一次“撤退”。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圣塔菲搬迁公司北中国区总经理福雷斯特(Chad Forrest)就认为,预计今年夏天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迁徙出北京的季节。
    “这似乎是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北京几年但家中孩子尚小的家庭正在重新考虑的事情,在衡量了成本效益之后,他们因健康原因决定离开。”福雷斯特表示。
    “特别是那些有小孩的家庭。”何诺则对记者说,“不过这个冬天我的很多朋友都得病了,也打算离开,所以也不仅仅是有小孩子的家庭。”
    亚历山大是一家德国媒体的高层人员,对中国的政治文化非常着迷。在中国度过了几个月的语言学习期后,他对记者表示,其实在他来北京之前,就在思考要不要跟公司申请做正式的驻华记者。
    “但是你说那种雾霾,怎么可能让人生活下去呢?”亚历山大对此也很遗憾,但是他在北京学习期间一直咳嗽,而且还是在相对安全的8月和9月。
    一方面,中国具有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经常在柏林郊外慢跑的亚历山大,的确不知道应该怎样在北京保持自己的爱好。在看到今年年初的雾霾报道后,原本已经鼓起勇气(申请驻华)的亚历山大,又陷入了纠结之中。
    薪水与健康的博弈根据《金融时报》的数据,在登记在册的约60万在华外国居民中,约20万居住在北京,其中为数众多的外国人集中在高收入专业岗位,为中国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
    “确实1月份过得比较艰难(由于空气污染)。”孟克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不过综合考虑到正负两方面因素,“我的看法是,你不会看到外籍管理人才在北京消失不见的。”
    他认为许多概念需要澄清,例如在外国工厂离开中国的问题上,实际上是因为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对于搞劳动密集型工厂的人而言,现在非常困难,很多厂商正在离开东海岸或者中国。”孟克文说。
    “这并不是坏事情。中国工人工资增长,消费将更多,意味着经济要做出调整。”孟克文对记者表示,当他1996年被派驻中国从事银行业时,他享受着15%的额外津贴,“因为那时候被派驻中国,被公认是十分艰苦的”。
    “5年之后没有人相信这个了,所以这个津贴就全部取消了。”孟克文表示,“现在又多多少少回来一些。”
    “对于污染认识的提高,所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企业又开始给派驻员工发艰苦津贴了。”孟克文说,在艰苦津贴这个问题上,他已经听到两个不同的猎头分别说过此事,但是并未提到具体的公司。
    近日有国内媒体援引在京外国人的说法称,最近一些外国人跟雇主商议续签合同时,会要求公司付给他们额外的“危险津贴”,作为在北京继续工作的前提,而这种津贴通常是派员工到非洲地区才有的。甚至有外企支付的危险津贴高达每年15万元人民币。
    “我对于环境的观点是,这肯定是一个负面因素。”孟克文对记者表示,“但是如果一个人考虑在北京工作的机会,有很多其他因素是需要考虑的。”
    “负面方面,有空气污染、交通等。”孟克文说,“在积极方面,北京是一个极其多元化而且非常有意思的大都市。医院和学校都很好。”
    “职业机会非常多,而且收入方面也更有吸引力,因为额外津贴也开始继续发放了。”孟克文表示,北京仍对外籍管理人才具有吸引力。
    何诺则认为,综合考虑在北京的去留,的确涉及到一个薪金的问题,“如果是中低收入,就不值得,因为虽然巴黎的物价也很贵,但是可以享受到高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成立了保尔森中心、旨在推动中美两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全球都有这样的规律——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民会要求更高的环境标准。
    中国经济的转变,在速度和规模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未来的难度会越来越高。保尔森表示,毫无疑问,对中国人和驻华外国人而言,环境问题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不过在他看来,中国领导人在此方面的表态和治理心愿很明确,只不过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在发展清洁能源及技术的同时,可能需要在市长和省长的业绩中,也要看到环境业绩。
    从官方到民间,中国正越来越意识到这一问题:经济增长不代表一切,同时需要科学发展。保尔森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惊人,但在投资新技术方面,是不可能立即取得成效的。
    但保尔森也表示,在他所遇到的中国领导人中,没有人装作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8616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