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受益是开发区的标尺
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组
在2011—2012年度央视的幸福城市大调查中,合肥当时名列第三,而在今年 3月 7日公布的2012—2013年度央视调查中,合肥跃居第一位,成为 “最幸福城市”。如果说合肥经开区的经济发展代表了合肥经济,那么经开区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是合肥百姓的最好代表。
在合肥经开区,居民就业、就医、托幼、上学、养老、购物、休闲、健身都在社区。用百姓的话说,“生活好了,环境好了,大家关系好了,现在的社区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幸福。
从1993年那个有点冷的春天,经开区在贫瘠的麦田里孕育而生,到今天的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从3万祖居贫穷农民到今天60万城市幸福百姓。这幸福背后凝聚了经开区人的智慧和付出,也寄托了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
回答一个问题——开发区为了谁
合肥经开区建区20年,从岗冲相间的贫瘠之地到产城一体化的现代新城。不管是建区之初的开拓者、创业者还是现在的继任者、守业者,一直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建设一个开发区的目的是什么?
国务院特区办曾经对国家级开发区提出过“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宗旨,即:以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企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显然这一宗旨关注点是经济发展层面,而社会事业怎么办,并没有明确要求。
合肥经开区在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进程中,从没有把自己的目的简单地归结于GDP。1999年,经开区还在全区干部中开展了“为什么要办开发区”的大讨论。 2000年提出“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带动农民致富是开发区的立身之本、改革创新是开发区的永恒主题”三个主旋律。
当全国其他开发区还在对农民感到头痛,想甩包袱甩不掉的时候,合肥经开区却说“农民不是包袱,是资源”。他们认为,农民第一层面是人力资源;第二层面是环境资源,农民不稳,投资环境就难以保证;第三层面是人文资源,农民安居乐业,素质提升,心跟开发区一起跳动,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地方的文明。
从早期解决失地农民住房和就业的两个安置,到之后建立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三大保障体系,经开区不仅实现了失地农民的“住有所居”,更实现了他们的“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为,病有所医”,从而推动了“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如果说经开区兴办之初,因为收回了农民的土地,需要解决的是失地农民的安居乐业、社会保障问题,那么随着经开区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多,从3万到60万,现在则是要带领60万开发区建设者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如果说经济发展比重占到51%,社会发展要占到49%。 ”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卫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正因为经开区管理者、服务者的这种认识,使得开发区始终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经济和社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合肥经开区还从整体性、前瞻性、长远性谋划出发,对全区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规划。2011年编制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作为重要篇章写入纲要。
合肥经开区的所有创新,都指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所有创新成果最终都落实在民生保障、人民幸福这一基点上。
面对一个挑战——百姓诉求多元化
“住有所居,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病有所医”等基本问题解决之后,合肥经开区的社会管理又面临新课题。
经开区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不设街道,改成社区管理委员会,目前已经建成莲花、锦绣、芙蓉、海恒、临湖五大社区。
随着产业、商业、文化等多个功能区的建立,居民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由原先单一的祖居居民逐渐演变为各类人群共存的综合型城区,不同文化背景共生于同一区域,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这里相互交织碰撞。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元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复杂。
如何尽快让还没适应城市生活的祖居居民和新居民共同融入城市生活中来,消除他们之间的文化隔阂,和谐共处;如何统筹兼顾多元利益,共创和谐社区成为社区管理的新课题。
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觉醒,个体性格、个体体验、个体权利的特别强调逐渐成为新特点。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市场意识加强,权利意识也加强,对政府的权力不再是无条件地服从。如何应对各种类型的风险也考验着政府和社会管理者。
随着经开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的逐步多元化,现代社会也是充满风险的,有产业的风险和突发事件,有公共卫生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公共安全的风险等等,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在转型变迁中容易激发或放大。给人足够的安全感也是人们对现代社会管理的要求。
另外网络化、数字化生存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传统上时空的内涵和形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社会关系与面对面的传统方式相分离,这种情况下一些难以察觉的迹象可以快速扩散蔓延,发展成为重大的社会事件,这一过程也是难以预料、捕捉和把握的,考验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
搭建一个社会管理系统——六大体系
面对新形势下存在的新课题,经开区探索构建一个社会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六大新体系组成。
首先是以精细化为支点,构建社会管理新体系。
“网格管家式管理”虽然不是经开区的首创,但却做得有声有色。他们将全区管辖区域划分为173个网格,每个网格面向社区居民公开选聘一名网格员。网格员承担了所在网格内的宣传政策、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民难等职责,为辖区企业、居民和单位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24小时全覆盖服务。
为从硬件技术上优化网格化管理,他们还着手打造电子信息化技术支撑,在部分社区先期进行试点,建立经开区社会综合服务电子信息平台。平台按“区——社区委——工作站——网格”四级构架搭建,通过网络技术应用,实现了社会管理一体化和信息畅通共享。
在全区28个居委会均设立社区工作站,实现了“一居一站”。较之以往,这种基层党支部、居委会与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更受到群众和驻区单位的欢迎。
“我们讲十句,不如居委会讲一句。 ”姚卫东说。
记者在锦绣社区方兴居委会(工作站)看到,工作站内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配有完善的电脑网络等办公设施,并辟有若干服务窗口。通过信息联网,诸如低保年审、老年证办理等一些代办性项目直接下放到工作站,居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第二是以特色化为依托,构建社会保障新体系。
实施“保姆式”就业工程。强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对区人才劳务中心进行扩建和改造。投入大量精力解决居民就业再就业问题,对18岁到40周岁的青壮年开展就业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每人1000元的培训费由区财政埋单。
加大财政投入,在养老补助、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方面大举创新。推进安民惠民项目。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以经开区首创的零租金幼儿园为例,他们对民办幼儿园采取零租金和委托管理的方式,由专业的机构来管理,按照公办幼儿园的标准提供服务和收费。为社区百姓提供优惠和便利。类似这样创新举措还有很多。
第三是以科技化为牵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
建设全天候治安监控网络。分别在区公安分局和经开交警大队打造两个指挥控制平台,在全区建立了覆盖要害部门、主要交通路口和治安复杂场所的视频监控传输网络。创新报警监控工作模式,织密街面防控网。
第四是以均等化为核心,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系。
强化保障,夯实服务基础。强化机构和人员保障,在区、社区、居委会(村)均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明确173名网格员和28个居委会工作人员为专管员,确保对流动人口的全覆盖管理服务。
第五是以多元化为载体,构建大调解工作新体系。
创新组织模式,设立三级调解网络。以构建“一纵三横”大调解工作格局为导向,创新人民调解组织模式,逐步形成以区联合接访中心为主导,以社区综治中心为重点,以居(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志愿者组织为基础,以行政、司法、人民调解互相对接为抓手,以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辅助的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立体型三级调解组织网络。
第六是以社会化为导向,构建志愿服务新体系。
注重品牌化培育。将重点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热点结合,以多项内涵深刻、生动形象的工作品牌为平台,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服务社会需求,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积极的品牌效应。近年来,区内各级团组织纷纷着眼于辖区各类服务需求,塑造出“社区之约”、“星火志愿服务”、“绿色卫士”等一系列亮丽品牌,引领青年志愿者勇开文明风气之先,服务社区建设。
记者在经开区锦绣社区看到,“小手拉大手认领绿地”志愿项目、大学生社区挂职网格员助理项目、大学生社区记者项目、“一助一”结对助老、助困、助孤、助学项目等运转良好,已成为志愿者日常化志愿服务活动。
锦绣社区还建立了合肥市首家“爱心银行”。爱心在这里能够实现“零存整取”,这里可以储蓄时间、金钱、实物;同样,以需求为导向,有需要的居民也可以到“银行”写下自己的心愿,支取自己心仪的物品。
“爱心银行”里有一面许愿墙,墙上画着一颗大大的许愿树:这是爱心需求方贴出自己愿望的地方。“我是血友病患者,妈妈每天陪我上学,烧饭都没时间,我想帮妈妈买一个电压力锅。 ”下方标注“愿望已实现”字样。“爱心银行”的实物储蓄客户大多是辖区居民,他们以“身边人帮身边人”的方式,积极在辖区内传播爱心。对很多有一技之长的人们来说,他们更愿意开展“时间储蓄”,通过提供志愿服务传递爱心。
1993年那片麦田里的春天有点冷,20年后的今天,蓝天白云下的这座城市,阳光温暖。
(采访组成员:车海刚 王彧孟歌 王永群;本文执笔:王彧)
在2011—2012年度央视的幸福城市大调查中,合肥当时名列第三,而在今年 3月 7日公布的2012—2013年度央视调查中,合肥跃居第一位,成为 “最幸福城市”。如果说合肥经开区的经济发展代表了合肥经济,那么经开区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是合肥百姓的最好代表。
在合肥经开区,居民就业、就医、托幼、上学、养老、购物、休闲、健身都在社区。用百姓的话说,“生活好了,环境好了,大家关系好了,现在的社区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幸福。
从1993年那个有点冷的春天,经开区在贫瘠的麦田里孕育而生,到今天的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从3万祖居贫穷农民到今天60万城市幸福百姓。这幸福背后凝聚了经开区人的智慧和付出,也寄托了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
回答一个问题——开发区为了谁
合肥经开区建区20年,从岗冲相间的贫瘠之地到产城一体化的现代新城。不管是建区之初的开拓者、创业者还是现在的继任者、守业者,一直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建设一个开发区的目的是什么?
国务院特区办曾经对国家级开发区提出过“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宗旨,即:以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企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显然这一宗旨关注点是经济发展层面,而社会事业怎么办,并没有明确要求。
合肥经开区在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进程中,从没有把自己的目的简单地归结于GDP。1999年,经开区还在全区干部中开展了“为什么要办开发区”的大讨论。 2000年提出“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带动农民致富是开发区的立身之本、改革创新是开发区的永恒主题”三个主旋律。
当全国其他开发区还在对农民感到头痛,想甩包袱甩不掉的时候,合肥经开区却说“农民不是包袱,是资源”。他们认为,农民第一层面是人力资源;第二层面是环境资源,农民不稳,投资环境就难以保证;第三层面是人文资源,农民安居乐业,素质提升,心跟开发区一起跳动,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地方的文明。
从早期解决失地农民住房和就业的两个安置,到之后建立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三大保障体系,经开区不仅实现了失地农民的“住有所居”,更实现了他们的“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为,病有所医”,从而推动了“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如果说经开区兴办之初,因为收回了农民的土地,需要解决的是失地农民的安居乐业、社会保障问题,那么随着经开区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多,从3万到60万,现在则是要带领60万开发区建设者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如果说经济发展比重占到51%,社会发展要占到49%。 ”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卫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正因为经开区管理者、服务者的这种认识,使得开发区始终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经济和社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合肥经开区还从整体性、前瞻性、长远性谋划出发,对全区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规划。2011年编制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作为重要篇章写入纲要。
合肥经开区的所有创新,都指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所有创新成果最终都落实在民生保障、人民幸福这一基点上。
面对一个挑战——百姓诉求多元化
“住有所居,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病有所医”等基本问题解决之后,合肥经开区的社会管理又面临新课题。
经开区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不设街道,改成社区管理委员会,目前已经建成莲花、锦绣、芙蓉、海恒、临湖五大社区。
随着产业、商业、文化等多个功能区的建立,居民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由原先单一的祖居居民逐渐演变为各类人群共存的综合型城区,不同文化背景共生于同一区域,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这里相互交织碰撞。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元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复杂。
如何尽快让还没适应城市生活的祖居居民和新居民共同融入城市生活中来,消除他们之间的文化隔阂,和谐共处;如何统筹兼顾多元利益,共创和谐社区成为社区管理的新课题。
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觉醒,个体性格、个体体验、个体权利的特别强调逐渐成为新特点。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市场意识加强,权利意识也加强,对政府的权力不再是无条件地服从。如何应对各种类型的风险也考验着政府和社会管理者。
随着经开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的逐步多元化,现代社会也是充满风险的,有产业的风险和突发事件,有公共卫生的风险,食品安全的风险,公共安全的风险等等,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在转型变迁中容易激发或放大。给人足够的安全感也是人们对现代社会管理的要求。
另外网络化、数字化生存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传统上时空的内涵和形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社会关系与面对面的传统方式相分离,这种情况下一些难以察觉的迹象可以快速扩散蔓延,发展成为重大的社会事件,这一过程也是难以预料、捕捉和把握的,考验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
搭建一个社会管理系统——六大体系
面对新形势下存在的新课题,经开区探索构建一个社会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六大新体系组成。
首先是以精细化为支点,构建社会管理新体系。
“网格管家式管理”虽然不是经开区的首创,但却做得有声有色。他们将全区管辖区域划分为173个网格,每个网格面向社区居民公开选聘一名网格员。网格员承担了所在网格内的宣传政策、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民难等职责,为辖区企业、居民和单位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24小时全覆盖服务。
为从硬件技术上优化网格化管理,他们还着手打造电子信息化技术支撑,在部分社区先期进行试点,建立经开区社会综合服务电子信息平台。平台按“区——社区委——工作站——网格”四级构架搭建,通过网络技术应用,实现了社会管理一体化和信息畅通共享。
在全区28个居委会均设立社区工作站,实现了“一居一站”。较之以往,这种基层党支部、居委会与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更受到群众和驻区单位的欢迎。
“我们讲十句,不如居委会讲一句。 ”姚卫东说。
记者在锦绣社区方兴居委会(工作站)看到,工作站内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配有完善的电脑网络等办公设施,并辟有若干服务窗口。通过信息联网,诸如低保年审、老年证办理等一些代办性项目直接下放到工作站,居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第二是以特色化为依托,构建社会保障新体系。
实施“保姆式”就业工程。强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对区人才劳务中心进行扩建和改造。投入大量精力解决居民就业再就业问题,对18岁到40周岁的青壮年开展就业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每人1000元的培训费由区财政埋单。
加大财政投入,在养老补助、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方面大举创新。推进安民惠民项目。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以经开区首创的零租金幼儿园为例,他们对民办幼儿园采取零租金和委托管理的方式,由专业的机构来管理,按照公办幼儿园的标准提供服务和收费。为社区百姓提供优惠和便利。类似这样创新举措还有很多。
第三是以科技化为牵动,构建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
建设全天候治安监控网络。分别在区公安分局和经开交警大队打造两个指挥控制平台,在全区建立了覆盖要害部门、主要交通路口和治安复杂场所的视频监控传输网络。创新报警监控工作模式,织密街面防控网。
第四是以均等化为核心,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体系。
强化保障,夯实服务基础。强化机构和人员保障,在区、社区、居委会(村)均成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明确173名网格员和28个居委会工作人员为专管员,确保对流动人口的全覆盖管理服务。
第五是以多元化为载体,构建大调解工作新体系。
创新组织模式,设立三级调解网络。以构建“一纵三横”大调解工作格局为导向,创新人民调解组织模式,逐步形成以区联合接访中心为主导,以社区综治中心为重点,以居(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志愿者组织为基础,以行政、司法、人民调解互相对接为抓手,以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辅助的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立体型三级调解组织网络。
第六是以社会化为导向,构建志愿服务新体系。
注重品牌化培育。将重点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热点结合,以多项内涵深刻、生动形象的工作品牌为平台,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服务社会需求,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积极的品牌效应。近年来,区内各级团组织纷纷着眼于辖区各类服务需求,塑造出“社区之约”、“星火志愿服务”、“绿色卫士”等一系列亮丽品牌,引领青年志愿者勇开文明风气之先,服务社区建设。
记者在经开区锦绣社区看到,“小手拉大手认领绿地”志愿项目、大学生社区挂职网格员助理项目、大学生社区记者项目、“一助一”结对助老、助困、助孤、助学项目等运转良好,已成为志愿者日常化志愿服务活动。
锦绣社区还建立了合肥市首家“爱心银行”。爱心在这里能够实现“零存整取”,这里可以储蓄时间、金钱、实物;同样,以需求为导向,有需要的居民也可以到“银行”写下自己的心愿,支取自己心仪的物品。
“爱心银行”里有一面许愿墙,墙上画着一颗大大的许愿树:这是爱心需求方贴出自己愿望的地方。“我是血友病患者,妈妈每天陪我上学,烧饭都没时间,我想帮妈妈买一个电压力锅。 ”下方标注“愿望已实现”字样。“爱心银行”的实物储蓄客户大多是辖区居民,他们以“身边人帮身边人”的方式,积极在辖区内传播爱心。对很多有一技之长的人们来说,他们更愿意开展“时间储蓄”,通过提供志愿服务传递爱心。
1993年那片麦田里的春天有点冷,20年后的今天,蓝天白云下的这座城市,阳光温暖。
(采访组成员:车海刚 王彧孟歌 王永群;本文执笔:王彧)
标签:开发区
上一篇: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微调
下一篇:快讯3月份70大中城市仅1个新房价格环比下降
·餐饮旅游业遭遇“倒春寒”2013.04.18
·安防设备海外需求或回升2013.04.18
·美的电器机构狂抛为哪般2013.04.18
·文化传媒股早盘涨势明显 营改增促使行业整体减负2013.04.18
·生物制药股早盘走弱 H7N9病毒尚未形成有效人传人2013.04.18
·午评仍面临大量套牢盘和均线压力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