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一季度中国经济迎难而上

发布时间:2013-4-16 10:12:00 来源:上海金融报 【字体:
  昨天,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一季度GDP数据。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去年四季度GDP增速为7.9%,对于这个比上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评价:小幅回落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好,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来说是开局平稳,稳中有进。 

  1 回落原因:“内生动力不足” 

  昨天中国经济增速数据发布后,亚洲股市普遍走低。一季度7.7%的经济增速,不但低于去年同期的8.1%,也低于去年四季度的7.9%和全年的7.8%。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恢复不足是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虽然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一季度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动力相比去年全年是有所加快的,只有消费增速有所回落。但从反映实体经济活力的系列数据来看,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才是经济增速回落的关键。” 

  唐建伟具体分析到,3月份PMI指数虽然比上月有所回升,但这种回升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其回升幅度相比历史同期明显偏弱,“从经济先行指标来看,微观主体对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事实上,从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显示了工业生产和需求不旺。“物价中的PPI数据也显示工业需求的不足,PPI已经连续一年负增长,近期回升仍显乏力。”唐建伟说。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至3月累计同比增长4.3%。3月份用电量增速仍创下自2009年6月份以来46个月的次低,1至3月累计同比增速也较1至2月继续放缓。用电量增速的持续放缓说明当前制造业回暖势头疲弱。“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只有18.7%,这一增速是近十年以来的季度最低增速。”唐建伟表示。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也表示,从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看,最近三个月先行指数保持平稳,并有轻微回落;今年以来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未表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未能延续上涨势头,其中购进价格环比出现下跌,均预示着未来经济加快回升的动力不强,更可能呈现的是温和的平稳走势。 

  国泰君安的汪进也对记者表示,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7%显著低于预期,消费减速、价格回落导致库存去化拖累经济增长。但是,汪进表示,3月投资增速20.7%超出预期,其中地产、制造业投资偏低,基建投资激增至25.7%,政府稳投资力度显现,“一季度融资总量增长,服务业持续增长,全年经济复苏趋势未变。”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我国GDP的增速明显低于预期,主要是由于经济复苏仍处于弱复苏阶段,出口和投资的增加很有限,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较弱,因为虽然一季度消费有节日因素的推动,但同期“三公”消费的缩减幅很大。他认为,二季度GDP的增速有望提高,因为政府的“换届效应”将使投资对各地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且民生政策的逐步落实将有利于推动消费的增加。 

  2 二三季度经济增速将回升 

  采访中记者发现,舆论普遍认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未变,未来,中国经济仍将温和回升。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认为,“政策支持”和“需求恢复”这两大理由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连平表示,今年政策对增长的支撑力度在增强。如在金融政策方面,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信贷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全年新增信贷9万亿元左右应该能够实现。同时社会融资规模继续快速增长,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是有数据以来季度最高。以上数据显示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增强。 

  而在财政政策方面,今年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为1.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4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将逐步扩大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据测算,全部试点地区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企业税负减轻对于激发企业活力,不断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以上表明2013年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力度也在增强。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也表示,由于一季度的信贷数据较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将在第二季度有所复苏。 

  刘利刚预测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8.1%和8.0%,全年经济增速约为7.8%。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表示,有四大因素决定了消费将保持更加稳定的增长。一是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二是第三产业发展,供给改善提升消费水平;三是非劳动人口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消费;四是消费环境的改善也将带动消费增长。 

  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有利条件依然很多。盛来运就表示,从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看,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还是有比较多的有利条件。一是中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还有国际化、市场化进程都没有完成,将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市场的潜力。二是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三是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的阶段,除了车和房子卖得比较好,教育和旅游的消费增速也较快。四是通过加大改革开放,可以释放源源不断的制度红利。这些条件说明,中国仍然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的持续健康发展,“当然对全年完成GDP7.5%的增长目标也有比较乐观的预期。” 

  星展中国财资市场部主管兼董事总经理戴敏峰对记者说,“我们相信2013年中国的经济复苏将带来惊喜。”星展香港大中华区投资顾问主管王良享也表示,“我们看好中国经济,对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在内的资本市场充满信心。” 

  3 中国经济要“爬坡过坎”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政府首次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建议。李克强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远近结合,在有效应对好短期问题、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力气更多地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放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来。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超高速增长,1982年至2011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0.23%。未来从长期角度看,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已经不可能,而且还面临较为明显的减速压力。如,出口增幅上升的可能性很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面临多重因素压制,未来几年随着制造业产能过剩进一步显露,该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抑制等等。而从目前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风险,这主要是因为禽流感的爆发,房地产需求在第一季度被快速消化,同时投资增长势头也出现减弱的迹象。”刘利刚说。 

  改革才是重启经济新周期的关键。“最近两三年中国经济运行状态已经明确的提醒我们: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不是短期如何稳增长,而是在中长期内如何应对潜在增速放缓的趋势性问题。政策刺激虽可能稳一时之增长,却对提升中长期经济潜在增速有百害无一利。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应从原来粗放型的依赖投资和出口趋动,转向未来的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方面。而要实现这一转变,惟一的方法是改革。惟有通过逐步放开要素价格、放松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是重启中国经济新增长周期的关键。”连平如是表示。 

  “我们认为,中国相对僵化的金融体系,加上资本账户开放的速度较快,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风险,同时也使货币政策操作更加复杂。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而非过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刘利刚说。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增长大致经历了三个周期:1979—1990年、1991—2001年以及2002—2011年。这三个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分别由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以及加入WTO的制度改革推动。“我们也期待新一届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决心能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红利’,从而开启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唐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