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巴曙松人的城镇化是首要任务

发布时间:2013-4-16 10:13:00 来源:上海金融报 【字体:
  近日,“华侨银行(中国)春天论坛”在沪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就未来城镇化的方向、人的城镇化等话题作了主题演讲。 
  最近金融人士都在传一篇文章,索罗斯谈中国的方法论(刊载于新加坡《南华早报》)。他说中国城镇化也会发展,但中国有一个很强的规划,和美国这种市场化成长起来的城市化是不同的路线。所以我想,最终中国城镇化的格局可能是政策、规划的引导以及市场的力量交集形成的合力。 

  过去20年中国的城镇化,重点的进展实际上表现在生产结构,就是第一产业农业的产值贡献降低了(目前已经在10%以下),但是就业结构没有转变。很多农民工兄弟姐妹实际上已经变成产业工人了,但在统计结构口径上还是第一产业农业的人口,比例占35%。这一部分人群没有被城市所接纳,导致消费模式和居住方式的转变没有跟进。所以我们未来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人的城镇化,通过某种方式吸收、接纳2.6亿在城市里的人群。 

  东京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进入城镇化加速的后期阶段,人口突破1000万,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污染问题,比现在的北京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当时提出了著名的“东京疏散计划”,要把人从东京疏散到周边的城市,建立一个城市的集群,就跟现在我们讨论的一样。疏散有一定的效果,大学迁出去了,医院也迁出去了。然而,疏散之后,更大规模的人群在中心城市集聚,东京人口依旧在不断地上升,最近的数字是4000万。所以,城市群的建设,便捷的公路、城际交通这些网络的建设,实际的结果和预期的效果之间的差异有可能会很大。东京当时制定的政策希望把核心人群疏导出去,产生的实际效果却是更大规模的人利用交通网络挤进到中心城区。 

  现在政府提新型城镇化,也就说明原有的城镇化道路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体现在哪方面呢?首先,第一产业产值下降的速度远远快于就业下降的速度,这说到底还是农民工的生存问题。过去20年中国城镇化的成功,只能说是一部分沿海城市和少数中部城市的成功,大量的三四线城市的城镇化还处于极低的水平,所以未来城镇化推进的空间还很大。 

  其次,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中国本来是一个非常缺地的国家,结果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当中,土地使用的效率反而在降低。从数据上看,中西部地区的这一现象更加突出,其城市土地扩张速度比人口增长速度快3-5倍。这个问题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用地占比过高,这也跟中国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相关,地方政府要GDP和税收,只好拿工业项目,就是拿地来吸引,2011年底工业用地占城市用地的比例高达51%。 

  在工业用地过快扩张的条件下,居民用地和设施用地扩张受到挤压。上海属于国内环境比较好、规划还不错的城市,但跟国际主要都市一比较,还是会发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绿地的占比明显较低。以东京为例,它52.8%是居住用地,15.4%是公共用地。如此一来,即使是最为发达的上海、深圳和北京,其单位建成用地的产出水平和国际大都市差距依然很大。所以,虽然过去城镇化发展的成绩是明显的,但问题也是突出的。 

  在新的城镇化阶段,除了原有这些因素要考虑外,我们还有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是过去的城镇化所不具备的。 

  首先是流动人口的老龄化。随着2008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的迁移,已经有相当比例的人口开始从沿海向中西部回流,特别是安徽、四川、重庆、河南、河北这些劳动力输出大省,会出现很明显的人口回流。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年龄结构的变化。现在40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占比还在40%以下,再过10年之后,就会上升到60%以上,所以未来10年中国如果顺利完成城镇化,将成为唯一一个在人口迅速老龄化阶段推进和接近完成城镇化的大国。 

  其次是土地扩张速度的回落。过去20多年,很多城市在人口没有增长或者负增长的情况下,城市面积大幅度扩张,土地的使用效率依然很低,提高现有土地的使用效率成为一个主要的任务。沿海城市已经走过了发展中低端制造业用地的阶段,所以这些城市的用地策略在变化:一是减少农业用地;二是工业用地集中在高科技制造业和物流服务业;三是把存量的工业用地再开发、盘整之后用于商业,因而住宅基础设施用地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最后,资金的相对稀缺程度会发生变化。在沿海发达城市,人口和土地相对稀缺,资金可能相对宽松,但中西部地区的情况恰恰相反。在不同城市,人、地、资金有着不同的组合,这就决定了在新城镇化阶段,不同城市的战略着力点会发生显著变化,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化过程。 

  那么,未来城镇化的方向是什么样的呢?在此我提供三条线索。第一,从农业转移出来的人口加上回流的人口,围绕农业的深加工、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小城镇。第二,在交通枢纽城市周围形成城市群。第三,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为服务业聚集地。 

  (记者陈文宇根据巴曙松当天演讲内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