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治霾要先还欠账

发布时间:2013-4-8 14:10: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张一鸣 王彩娜

    2013年1月,全国多地爆发雾霾天气,能源产业被认为是导致形成雾霾天气的“罪魁”。历时两个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大量研究机构、相关政府部门、能源生产和使用企业、脱硫脱硝设备生产商以及工程承包商,试图梳理出能源活动与雾霾天气的关系,并寻找解决之道。但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在治理“雾霾”天气的过程中欠账太多,不仅缺少基础的科研数据,在监管和法律上都存在亟待还清的欠账。
    我们从寻找最基础的数据——空气污染物的成分入手,希望以此为基础,客观地梳理出各个能源子行业与雾霾天气的关系。但是,采访的过程颇多曲折,在最初的数据收集环节便遭遇难题,难以从中国的政府机构中获得权威的信息来源。
    调查初期,我们查阅大量公开的文献资料,发现学术界对雾霾天气的研究严重滞后。我们联系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曾经发布过雾霾天气分析报告的科研机构和院校,并辗转联系上了上述机构的相关课题负责人,但无一例外,几乎所有人都婉言拒绝采访。最终,记者不得不转而求助于与学校联合发布报告的环保机构——绿色和平的相关负责人,梳理出一些基础性的方向。
    后期随着采访的深入,中国科研机构和院校不愿意对PM2.5进行深入解读的原因逐渐浮出水面。有曾经长期关注PM2.5成因的人士告诉记者,PM2.5成分非常复杂,各个城市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非常费时费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再加之雾霾天气最近这两年才引起公众关注,之前并不是在相关课题研究经费的投入上受青睐的项目,也影响到研究的进展。
    而今,随着PM2.5的关注度骤然上升,各种研究机构纷纷将之视为会引来政府关注的重点课题,争先抢后地发布研究报告,吸引公众的眼球,但是这些报告大多由于出台时间仓促,不容易获得业内的认可,发布方陆续在进行修改完善。
    虽然没有切实的数据来源,但是中国的能源产业生产方式和利用方式确实相对落后,相关生产者应承认,由于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不当,已经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其中包括成品油、火电、煤炭等多个行业。各个能源子行业之间没有必要互相推诿,而是应当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于是,我们决定转变思路,不再拘泥于哪个能源子行业对PM2.5的“贡献”最大,而是关注各个能源子行业在改善中国雾霾天气中所做的努力,通过分析各个行业在节能减排上的进展,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寻找到促进能源产业加速节能减排的路径。
    我们注意到,能源产业中各个行业已经在着手于更清洁的生产和利用方式,但是他们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比如产业迈入不景气周期与环保投入巨大的矛盾,这种现实的经济困境影响到一些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的投资热情,所以火电脱硝时间过半任务却仅完成了三成。而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依然习惯于钻政策的空子,想方设法偷工减料,比如火电企业在进行脱硫脱硝改造时更多地考虑改造成本报价的高低,而非工程承包商的资质。
    短期,我们认为在企业自发“变绿”的内生动力不足时,相关部门应设定出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行业监管,奖惩分明地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加速能源产业节能减排的进程;在研究层面上,相关研究机构要加快对PM2.5成分的基础科学研究,明确相关各个行业的“贡献”度,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避免在治理效果不佳时无从追责;在政府管理上,要尽快明确各个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尽快理清楚一些存在交叉权力的地方,避免在监管不力时出现扯皮现象。
    长期,加强立法并做到有法可依才是破解PM2.5治理难题的根本。 “雾都”伦敦现在的晴好天气与国家下大力气治理密不可分,其中最主要经验之一就是强化立法。伦敦相继发布 《清洁空气法案》、《空气污染控制法案》、《空气质量战略草案》,控制工业生产和机动车的排污情况,并严格按照法律实施。而中国迫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博弈以及部门职责权利的重新分配,新版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迟迟没有出台。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诸多环保人士呼吁,应加快修订进程,做到有法可依才能执法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