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未来发展面临五大战略任务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城镇化未来发展面临五大战略任务
■本报记者 夏青
在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日益加剧,主要依靠资源粗放式的消耗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随着新老城镇居民输入发展的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凸现,主要依靠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城镇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他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是:
第一,要有序推进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通过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居民,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落户限制。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要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合理规划未来城镇人口空间布局,要以城镇化为主体形态,用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化网络,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起来,促进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方,要培育壮大新的城市群。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的中心镇、中西部的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预防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绿色低碳、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要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中心城市功能,规划新城新区建设。要把人均的城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作为重要控制指标,避免走摊大饼式的老路,要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城互动,增强城市就业、创业、创新的活力,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水平,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建设,完善城市的治理结构,提升城市内在平衡。
第四,要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推进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牢牢守住十八亩耕地红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第五,创新体制机制,理清政府和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加快消除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城镇化的潜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持久的动力。要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和大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区划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专业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的政策。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和投融资机制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本报记者 夏青
在2013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表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续。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日益加剧,主要依靠资源粗放式的消耗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随着新老城镇居民输入发展的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凸现,主要依靠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城镇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他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战略任务是:
第一,要有序推进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通过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居民,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落户限制。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第二,要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合理规划未来城镇人口空间布局,要以城镇化为主体形态,用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化网络,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起来,促进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三大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方,要培育壮大新的城市群。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的中心镇、中西部的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第三,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预防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绿色低碳、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要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中心城市功能,规划新城新区建设。要把人均的城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作为重要控制指标,避免走摊大饼式的老路,要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城互动,增强城市就业、创业、创新的活力,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水平,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建设,完善城市的治理结构,提升城市内在平衡。
第四,要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推进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牢牢守住十八亩耕地红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第五,创新体制机制,理清政府和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加快消除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城镇化的潜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持久的动力。要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和大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区划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福利待遇,健全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专业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的政策。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和投融资机制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标签:城镇化
上一篇:北京楼市调控国五条细则全文
下一篇:财政部去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 增长12.8%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加强环保产业政策扶持2013.04.01
·苗圩行政审批机制造成产能过剩2013.04.01
·全国城镇化规划有望上半年出台2013.04.01
·上海虹口将打造国际性对冲基金高地2013.04.01
·第三届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在上海虹口举行2013.04.01
·景区再迎涨价潮最高涨幅150%20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