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到关键位置上

发布时间:2013-3-18 14:08: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本报记者 韩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增强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注意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力度、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就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发展目标等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来,政府经济工作最主要的亮点是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到一个关键的位置上。宏观调控实际就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调结构、稳定物价。今年更多是要调整经济结构,更着眼于中长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挑战将长期存在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体现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何种走势和变化?
    冯飞:中国经济总体处于转型发展当中,从中长期来看,主要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比较优势处于转变当中。从当前经济增长来看,虽然从去年四季度看有了趋稳趋势,但这种趋势并不容乐观,挑战将长期存在。
    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还是靠投资拉动,但靠投资拉动带来的风险也已经显现出来,比如金融风险、财政风险以及政府投资能力下降等方面的风险。
    另一方面,从驱动因素角度看,亟待形成一些新的驱动因素,比如靠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真正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从比较优势转换角度看,主要问题集中于各种生产要素生产成本较快或者全面上涨,比如劳动力成本、土地、能源资源成本,以及环境监管的加强带来的成本上涨等。在上述上涨因素中,劳动力成本的涨幅尤其明显,应该说是快于劳动力生产改善的幅度,长期下去将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
    总体而言,要解决上述长期问题,短期是稳增长,长期是实现转换形成新的驱动力和比较优势。宏观的增速是表象,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背后的真正影响因素。
警惕换届效应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CPI则控制在3.5%,政府经济工作将出现何种变化?
    冯飞:第一,中国经济的增长正从高增长阶段转向中速增长阶段,这就意味着今年政府经济工作并不是把速度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第二,是把经济发展的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特别是关注经济增长因素和比较优势转换上来。第三,要警惕政府换届带来的换届效应。换届通常会引起投资冲动,而中国经济增长需要适当投资,过度的投资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进一步恶化产能过剩问题,再有投资效率也将出现下降特征,投资效率下降将会引发一系列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和地方财政风险。在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前提下,强调投资就有问题。从中央政府释放的信号来讲,不希望地方政府有过强的投资冲动。
    从CPI3.5%的预期来看,有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压力,一个是输入性通胀因素,一个是国内驱动型导致物价上涨的压力,两个因素叠加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还会较大。3.5%目标的相对执行空间比去年还大了一些,实际调控目标也比去年要高。
调结构、转方式
    中国经济时报:要实现上述目标,该如何摆正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
    冯飞:实际上就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调结构、稳定物价,长期以来的问题也是怎么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今年将更多地调整结构,着眼于中长期经济转换的新特点,把政策的重心放到调结构、转方式上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有必要适度扩大债务规模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在2013将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年度赤字将达2%,比去年增加4000亿元,这对中国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
    冯飞:总体来看,中国的国际债务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财政收入与前些年相比下降还是比较快的。中国的经济是典型的速度效益型增长,不论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很高的速度才会有效益。
    另外,中国财政的刚性支出压力较大,包括社保等关乎民生经费的投入需要进一步增长,再加上经济增长还有一定投资率,某些领域还需要政府投资来带动社会投资,有些基础设施也需要政府投资来支撑。所以,这些因素叠加需要政府扩大债务规模。
    特别是地方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出来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也出现很多问题,不能再像往常那样走下去,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仍需要很多财政支持。综上,适度扩大债务规模是有必要的。